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在诊断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07 09:47王科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辐射量低剂量螺旋

王科星

(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545)

肺部小结节是指在肺部组织上长出的单一、边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 的结节样病变,在CT 影像上可能表现出磨玻璃样,也可能呈现出实性结节样,是胸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症[1]。在临床中,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和胸疼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大多患者都属于良性结节,但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治干预,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化,很可能发展为恶性结节,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目前,肺CT 是该病的常用检查方式之一,通过CT 扫查可以发现小结节的具体分布情况和形态变化。为研究采用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鉴定作用和应用价值,本文特选取62 例患者展开分组扫描诊断探讨,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基本能够达到常规剂量扫描的效果,但所受辐射伤害更小,安全性更高。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62 例肺部有小结节的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展开两种不同剂量扫描的分组诊断探讨。两组患者的基本病例资料如下:对照组(31 例,常规剂量扫描)患者中,男性18 例,女性13 例,年龄22 ~75岁,平均年龄(45.73±8.29)岁;观察组(31 例,低规剂量扫描)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12 例,年龄25 ~78 岁,平均年龄(46.11±8.32)岁。两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研究结果具有临床探讨价值。

纳入标准:(1)符合肺部小结节临床诊断标准[4],具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和胸疼等症状的患者;(2)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3)家属知情且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2)患有其他严重合并症和器官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2)精神疾病史患者;(3)免疫系统障碍疾病患者;(4)不符合扫描诊断条件和不配合诊断的患者;(5)此前半年内有过多层螺旋CT 扫查诊断经历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 T 常规剂量扫描,选择仪器为美国GE 公司生产的Optima CT520 16 层螺旋CT 扫描系统作为本次扫描检查系统,在检查前先调整好系统参数,电压设置为120 k V,电流设置为160 m A,层厚距设置为5 m m,螺距设置为1。之后知道患者呈仰卧位,按照头先脚后的顺序进行扫描,扫描的范围从肺底部至肺顶部,扫描后的数据上传至后台数据处理器中逐渐生成CT 影像。

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同样选择飞利浦生产的64 排多层螺旋CT 扫描仪作为本次扫描检查系统,在检查前重新调整系统参数,除电流重新设置为1530 mA 之外,其他参数如常规剂量扫描一致,扫描过程也如对照组患者一致,但图像由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三维技术进行处理。

最后生成的CT 影像,由至少2 名具有丰富肺部病变知识并有丰富读片经验的医师共同诊断,若读片过程出现意见分歧,需反复讨论,必要情况可再次扫描诊断,直至诊断结果一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式下对应患者的不同大小结节检出数量、不同形态结节检出数量与不同剂量扫查方式所受辐射量伤害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纳入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具体分析,计量资料(年龄、辐射量)和计数资料(性别、结节检出数)对比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χ2检验,分别以均数和标准差(± s)、频数和率[n(%)]来表示,所得数据统计对比(P<0.05)表示研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研究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反之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式对应患者不同大小结节检出数量对比

在不同大小结节数量对比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扫描结果经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式对应患者不同大小结节检出数量对比[n(%)](个)

2.2 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式对应患者不同形态结节检出数量对比

在不同形态结节检出率对比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结果经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2。

表2 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式对应患者不同形态结节检出数量对比[n(%)](个)

2.3 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式的辐射量对比

在辐射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所受辐射伤害远低于对照组,辐射量数据经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显示(P<0.05),有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3。

表3 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式的辐射量对比( ± s)

表3 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式的辐射量对比( ± s)

组别 扫查方式 例数 辐射量(mGary)观察组 低规剂量扫描 31 87.02±12.85对照组 常规剂量扫描 31 397.31±68.94 t--27.636 P--<0.01

3 讨论

肺部小结节属于常见的肺部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吸烟者、既往癌症患者、既往慢性炎症或肺结核患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5]。目前,该病的具体发病因素尚不确切,但根据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大致与肿瘤、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或肿瘤肺结核病史等相关,而诱发因素除了肺结核之外,还有肺真菌,在被感染后就会导致肺部组织出现小结节状包裹[6]。一般情况下,只要及时诊断并做好早期治疗干预,该病可获得较高的治愈概率。

在临床中,有效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可靠的诊断基础上,而只有正确的诊断方式才能获得准确的诊断数据[7]。由此可见,研究出安全有效的诊断肺部小结节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前针对肺部小结节患者,肺部CT 是主要的检查诊断方式,通过CT 扫描往往可以清晰的看到结节形态,可以确认结节的大小和数量,观察到结节的变化,但检查过程中会受到辐射影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8]。而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低剂量的扫描能够获得和常规剂量扫描相似的诊断结果,但辐射量却更低,对人体的损伤更小。依据诊断数据显示,在不同大小结节数量和结节形态检出率对比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扫描结果对比(P>0.05);在辐射量的对比中,观察组的辐射量明显更低,数据经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显示(P<0.05)。

综上,肺部小结节的诊断鉴定中采用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基本能够达到常规剂量扫描的效果,但所受辐射伤害更小,安全性更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于肺部临床诊断。

猜你喜欢
辐射量低剂量螺旋
双面光伏组件安装特点的模拟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奇妙的螺旋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