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文,袁 磊,韦庆华,冯莲崧,李 子(通讯作者)
(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骨三科 广东 佛山 528222)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之一,手术治疗是其理想型治疗措施[1-2]。由于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及多变性,往往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低年资医生在部分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手术中,容易发生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甚至最终导致患者不应发生、不可逆转的医源性伤害[3]。肌肉骨骼超声是一种运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的超声诊断及辅助治疗方法。伴随肌骨超声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在骨科诊断以及手术治疗中的辅助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具有操作便捷性、安全无创性、可重复性强、敏感性强、价格低廉性、实时动态性等诸多特点。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证实肌肉骨骼超声在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积极效果[4-5],拟选取60 例患者分组,以探究肌肉骨骼超声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本次肌骨超声引导下进行手术安全通道规划,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术中软组织、血管及神经的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大大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成效。具体如下。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4 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0 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 例,年龄22 ~60 岁;研究组30 例,年龄23 ~60 岁。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有血管、神经性器质性病变病史;②患者有心血管、肝肾功能等先天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③血常规示WBC <3×10ⁿ/L 或WBC >10×10ⁿ/L,血小板<50×10ⁿ/L(注:n=9);④患者既往有精神病史且依从性差。
两组术前均常规禁食、禁水,手术开始前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采取硬外麻/腰麻麻醉方法,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并标记,常规麻醉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研究组术前采取半卧位状态,充分暴露胫腓骨骨折下肢。患肢在伸直或者是30°屈曲状态下,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诊断。对胫腓骨骨折患肢的骨折断端位置、骨折间隙、骨折断端处血流情况、观察骨折部位有无嵌顿软组织,并于体表标记骨折线、血管以及神经走行体表投影等。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及入路。肌肉骨骼超声定位引导后,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处理,肌肉骨骼超声引导下进行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指标、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
1.3.1 疗效指标:超声检查两组术后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及管壁厚度变化情况。
1.3.2 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术后神经血管损伤、异常水肿、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对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6 ~60 岁,性别不限;②患者为胫腓骨干部骨折;③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功能大致正常;④心脏彩超示左室收缩功能在正常范围。
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30 例患者术后合并神经、血管损伤8 例,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为26.67%(8/30);研究组术后合并神经、血管损伤1 例,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为3.33%(1/30),研究组术后神经、血管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管壁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管壁厚度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两组术后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管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壁厚度变化情况比对( ± s,mm)
表2 两组管壁厚度变化情况比对( ± s,mm)
组别 对照组(n=30) 研究组(n=30)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胫前动脉 2.31±0.12 0.57±0.08 2.35±0.10 0.56±0.07胫后动脉 1.52±0.27 0.48±0.07 1.53±0.30 0.46±0.06腓动脉 1.32±0.18 0.35±0.09 1.35±0.16 0.34±0.08
研究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n(%)]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技术是近年兴起的一类超声检查技术,其采用高频超声诊断以及辅助治疗肌肉骨骼系统性疾病。肌肉骨骼超声技术的应用可使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进行清晰显影,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辅助。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引导下开展手术,可对骨皮质及其周边的软组织病变位置情况进行实时动态显像,此外,可清楚显示肌肉、骨骼、肌腱等结构及相关走行关系[6-7]。通过肌肉骨骼超声引导,可客观、精准的评估骨折病变部位、范围、类型以及其病变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辅助。自20 世纪70 年代初肌肉骨骼首次应用于临床,肌肉骨骼超声迅速成为肌肉、软组织及骨骼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而且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肌肉骨骼超声用于骨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此外,肌肉骨骼超声技术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检查时间较短、无明显禁忌症、无痛苦、患者经济负担小以及患者接受度高等明显的优势[8-9]。
我院为进一步提高骨科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以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肌肉骨骼超声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合并神经、血管损伤1 例,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管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P<0.05),骨骼肌肉超声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定位图像属于多角度的断面图像,与常规的X 线等影像学检查定位相比较,其可扩大检查角度,清晰显示骨折断端最大间隙,有利于手术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制定。同时,肌肉骨骼超声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肌肉软组织结构,提示骨皮质的细微改变及软组织厚度信息,此外骨骼肌肉超声还能够发现MRI 不能鉴别的外周神经损伤,而且能够准确提供神经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与类型,因此对于骨科手术通路的选择、肌肉神经损伤的评估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肌肉骨骼超声用于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中,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开路时间、降低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通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