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冀,陈 丽,谷有坤
(1 济南市莱芜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山东 济南 271199)
(2 济南市莱芜人民医院口腔科 山东 济南 271199)
(3 济南市莱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济南 271199)
在临床骨科中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以股骨头坏死为代表性疾病,具体的发病原因相对比较复发,当患者出现关节不适的时候,应该主动去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股骨头坏死疾病一旦发生之后,其病情进展相对比较快,若是不加以治疗,轻则关节发生疼痛,重则使患者残疾,不但会增加治疗难度,也会影响其日常工作与生活[1-2]。当代社会中医疗研究和器械均取得了较大的改变与提升,其对疾病的诊断方式也更多,常见的可以通过X 线检查、核素扫描以及CT、MRI等进行检查,以此对疾病进行确诊,并对日后的治疗提供了影像学依据[3-4]。鉴于此,本研究则是抽选时间范围在2019年1月—2020年9月份期间,于我院进行检查的患者187 例为对象,分析其疾病情况,对CT 及MRI 的准确率做出了评价,具体的检查内容作如下分析。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9 月中进行骨科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187 例为对象,根据检查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研究组合计94 例,男性例数50,女性例数44,年龄30 ~77 岁,中位数是(52.89±3.74)岁,病程时间0.5 ~5.0 年,均值(2.25±0.50)年;疾病分类:33 例髋关节外伤发病患者,28 例长时间应用激素药物发病的患者,21 例酗酒发病患者,12 例原因不明发病患者。对照组合计93 例,男性例数45,女性例数48,年龄28 ~73 岁,中位数是(53.00±2.87)岁,病程1 ~6.2 年,均值(2.50±1.00)年;疾病分类:45 例髋关节外伤发病患者,25 例长时间应用激素药物发病的患者,19 例酗酒发病患者,4 例原因不明发病患者。全部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数据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临床比较的意义。
纳入对照组的患者借助CT 技术展开检查,帮助患者将体位进行调整,最佳位置为仰卧位,告知患者放松心情,配合医生和护士实施检查操作;之后则需调整CT扫描仪层厚,最佳为5 mm,同时控制相邻层间距离为4~6 mm 范围内,相应的电压调整为120 kV,对于管电流而言,则是需要调整到300 mA,再次检查参数是否调整正确,随后便能够实施病变位置平扫工作,进而得到患者患肢股骨头部位的横断面。
纳入研究组的患者则是实施CT+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查,主要选用仪器为:SIEMENSSkyra3.0T 型的MRI 扫描仪,告知患者需要处于仰卧位才能够便于检查,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帮助其完成体位调整工作,随后借助腹部线圈实施扫描工作,扫描序列包含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等,另外部分患者需要依照自身病情展开冠状面扫描,得出更加准确的影像学图片。187 例患者在检查完成之后需要实施手术探查,同时得到的影像学资料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最少2 名参与其中进行分析,通过盲法读片展开诊断同时核对结果,若是出现不同意见则需要共同商讨,确认之后方可以进行确诊。
对组间的总诊断率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其分期情况,即Ⅰ期:股骨头处于正常状态,CT 检查之后肉眼能够见到骨小梁稀疏、变形和斑片状疏松,磁共振检查则表现为斑点状、线条状异常信号。Ⅱ期:股骨头形态、关节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CT 检查下多以骨小梁变形和增粗为主,磁共振检查则多以股骨头上缘处楔形、条状等混杂信号。Ⅲ期:通过CT 诊断之后,患者的股骨头多呈现塌陷情况,在磁共振诊断下则是片状低信号,且骨皮质呈现大片状、不规则形低信号。Ⅳ期:CT 检查可见股骨头显著变形,且关节软骨出现损坏、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磁共振检查以Ⅲ期症状病变为主,同时可出现关节畸形、肥大等现象,即该阶段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呈现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把CT 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涉及到的数据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确诊率为82.80%,其中囊括了Ⅰ期0 例、Ⅱ期35 例、Ⅲ期42 例、Ⅳ期0 例。然而研究组确诊率为100.00%,其中囊括了Ⅰ期18 例、Ⅱ期30 例、Ⅲ期46 例、Ⅳ期0 例。即对照组间的临床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诊断有效率与分期情况研究(例)
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更高,优势更佳。见表2。
表2 分析组间数据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的数据[n/分]
所谓的股骨头坏死疾病,也叫做特发性股骨头坏死,作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生同骨组织缺血具有密切的关联。早期症状可见血管受损,伴随病情进展,可转化为骨质受损,如循环供血不足、骨细胞正常供血障碍等,若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多演变为骨细胞坏死[5]。通常情况下,股骨头坏死疾病的发生同人体凝血机能障碍,免疫性疾病,酗酒,长期服用激素以及感染等有一定的联系[6]。有关研究证实80% 的患者在患病两年后股骨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情况,严重时会使患者失去劳动能力,对其生活产生较多不利影响,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因为股骨头坏死疾病实施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不佳,临床症状反反复复,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使得患者延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造成患者疾病加重的现象[7-8]。在现阶段为了更好的实施临床诊断工作,则是借助CT、磁共振技术展开检查,经过CT 检查之后,能够将患者骨小梁形态显示出来,同时可以将细微骨折、关节面是否发生凹陷等情况显示,可以为病变位置、坏死的大小及形态等提供准确的依据,然而此检查方法存在一定辐射性,且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变情况不能全部的显示清晰;与核磁共振进行对比之后,其检查效果较弱,核磁共振的应用是将人体置入磁场之中,通过电磁波的影响将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加以激发,在激发后会对电磁波的能量进行吸收产生核磁共振,在不发射电磁波后氢原子会释放出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能量、电信号,在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后使用电脑图像处理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形成三维图像;同时此检查方法对机体无任何的损伤,更加便于获取多方位数据图像,尤其是软组织成像更清晰,更加的明确,当影像学图片出来后便可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对患者病变位置进行观察[9-10]。
综上所述,给予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 与磁共振检查之后,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对坏死部位定位也更为准确,能够尽快实现临床诊断,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