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荣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放射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胸部外伤是临床外科中一种常见的急诊,常伴有肋骨骨折,病情复杂且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尽早对症治疗,将会使得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临床上以往多采取X 线拍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但大量的临床实践数据表明,该诊断方式对患者的骨折检出率较低,尤其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漏诊率极高,极易耽误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最佳诊治时机,因而难以满足患者对于临床的诊断需要[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 T 技术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对于疾病的诊断效果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可。基于此,本次研究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128 层螺旋CT 诊断的价值,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于2015 年7 月—2020 年6 月期间在收治的外伤性肋骨骨折手术患者200 例,均进行X 线拍片检查(DR组)和128 层螺旋CT 扫描(CT 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28 例、72 例,年龄17 ~72 岁,骨折原因:摔伤骨折52 例、击打伤骨折21 例、交通事故骨折94 例,砸伤骨折23 例、其他原因骨折10 例。患者均同意研究并签字确认,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1)均为我院收治确诊并予以手术治疗的患者,就诊时存在胸部压痛、呼吸困难、休克、咳血、行动受限等表现;(2)手术前均接受DR、128 层螺旋CT 两种检查诊断;(3)精神正常、意识清醒,检查过程中配合良好;(4)临床资料完整。
1.2.1 DR 组 对200 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均进行DR检查。仪器型号:飞利浦:Dig ⅰtal D ⅰagnost 3,电压值设置在56KV-85KV,电流值设置在200 mA,胸部斜位与正位片摄取,必要时对切线位片加照,对局部症状明显的部位要重点观察。
1.2.2 CT 组 对200 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128 层螺旋CT 扫描,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并上举手臂,仪器型号东芝Aqu ⅰ|ion128 层CT,层间隔设置在0.325 mm,层厚设置为0.5 mm,管电压值设置在120 KV,管电流值设置为240 mA。从颈7 椎体上缘部位开始,连续扫描至第12 肋下缘位置,让患者屏气,在4 ~5 s 内一次性常规扫描完成,对局部症状明显的部位要重点观察。一系列检查完成后,通过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图像重组(MPR)、曲面图像重组(CPR)进行图像后处理,以显示观察整根肋骨全貌。
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完全肋骨骨折:患者整根肋骨皮质的骨折线被完全贯通,并且骨折断端还具有嵌插、成角或者错位的表现;隐匿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患者肋骨骨皮质有断裂、凸起、凹陷,断端上下缘弧线无明显错位,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软组织水肿、胸膜反应。所有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图像处理、病情诊断相关的工作均由2名及以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审阅、分析,并达成一致。
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200 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应用128 层CT 轴位扫描后图像后处理诊断,查出肋骨骨折573 处,其中肋骨完全骨折465 处,隐匿性肋骨骨折108 处。而隐匿性骨折当中线性骨折32 例,边缘皮质裂65 例,肋软骨骨折11 例。
CT 组对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完全骨折诊断率、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DR 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DR 组与CT 组对外伤性肋骨骨折检出率比较[n(%)]
DR 组诊断出线性骨折、边缘皮质裂、肋软骨骨折各18 例、5 例、2 例,其余均漏诊。
本次研究中,使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三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诊断均不存在误诊情况,VR 诊断时线性骨折、边缘皮质裂、肋软骨骨折各漏诊17 例、26 例、10 例,MPR 诊断时线性骨折、边缘皮质裂、肋软骨骨折各漏诊4 例、18 例、3 例,CPR 诊断时边缘皮质裂、肋软骨骨折各漏诊2 例、1 例。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三种图像处理方法对患者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时,以CPR 检出率最高,MPR 检出率次之,VR 检出率最低,详见表2。
表2 CT 组三种图像处理方法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结果比较[n(%)]
胸部X 线拍片检查由于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势,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外伤性骨折的常用手段。但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X 线拍片检查用于多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时漏诊率较高,因而极易耽误到对患者的及时诊治,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目前在对外伤性肋骨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多采用多层螺旋CT 诊断[2-3]。128 层螺旋CT 诊断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后期处理能力强等特征,其通过各向同性容积扫描技术、强大的图像后处理软件,能够实现对图像进行任意方位的旋转、切割,因而可以很好的展示患者骨折空间解剖结构,对于外伤性骨折检出率,尤其是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的提升而言作用显著[4-5]。128 层螺旋CT 利用VR 技术,可以发现肋骨骨折线索,整体评价患者骨性轮廓,再用MPR 技术对骨折部位细节予以显示[6]。此外,因为正常人体肋骨为弧形结构,并且骨折线大多不会和肋骨弓形成切线相交,会让骨折图像难以准确显示,此时就可利用CPR 技术把弧线变直,清晰的显示骨折线,CPR 也能够很好的观察出患者的骨折部位、形态、数量以及移位方向,同时对患者骨折周围的软组织、胸膜变化也能够进行较为清晰的观察。所以应用128 层螺旋CT 诊断过程中,结合三种强大的后期处理技术,能够对患者骨折位置、数量、形态进行准确的判断,比Ⅹ线片和常规CT 诊断更具绝对优势,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本次研究的的结果的结果可以发现,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128 层螺旋CT 诊断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相较于使用X 线拍片检查的DR 组而言,CT 组对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完全骨折检出率、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均明显更高,尤其是对隐匿性骨折的检查,128 层螺旋CT 诊断的检出率高达98.15%,而X 线片检出率仅为24.07%,组间骨折检出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本次还对128 层螺旋CT 诊断常用到的三种图像后处理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重组法(MPR)、曲面重组法(CPR)三种图像方法诊断均不存在误诊情况。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三种图像处理方法对患者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时,以CPR 检出率最高,MPR 检出率次之,VR 检出率最低。
综上所述,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128 层螺旋CT 诊断具有较理想实用价值,完全骨折检出率、隐匿性骨折检出率都非常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