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区块链去中心化、可追溯性、全网共识、智能合约等技术特征对保险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区块链在保险领域的应用落地案例不断涌现。文章通过梳理分析保险公司、互联网企业、区块链科技公司发布的区块链创新应用构想和白皮书,结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对我国互联网保险领域区块链创新应用现状、模式形态进行了研究,对阻碍应用落地的性能、安全、监管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进应用落地的战略、技术、场景、生态等方面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区块链;应用现状;难点问题;措施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2.170
1 引言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账本技术,通过全体参与方使用共识机制进行数据维护,使用密码算法对上链的数据块进行保护,可以实现上链数据的一致性、无法篡改和防抵赖。自2008年区块链随中本聪提出的比特币诞生后,其技术重要性逐渐受到各国重视,我国政府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也持积极鼓励态度,《“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就将区块链确定为前沿创新技术,随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并规范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及其行业应用意义很早就受到了保险从业者的重视。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2016)认为,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解决保险领域的信用问题和安全问题,互联网保险公司使用区块链可以解决传统保险经营活动中的保险承保、运营信息传送、防止理赔欺诈等问题,同时可为互联网条件下保险销售新模式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将给保险行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
周雷等(2018)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互联网保险的信息安全水平,构建网络互助保险的监督与互信机制,降低成本并提升互联网保险理赔效率,对构建互联网保险科技新生态、解决互联网保险行业“痛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2]。
宫舒等(2019)认为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应用中可能存在共享合作深度有限、不确定性风险等问题,提出了下一步要转换中心化思维模式,完善基于区块链技术互联网保险的监管制度,加快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等发展建议[3]。
周雷等(2020)从瞄准构建保险科技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要高度重视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可能出现的风险,构建鼓励创新与风险防范的监管体系,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底层技术研发力度,为科技赋能保险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主要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应用价值、应用场景,提出了使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互联网保险业创新发展的建议,但是现有研究对我国当前互联网保险领域中区块链应用案例还缺乏实际分析,没有对存在的难点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本文对我国互联网保险领域区块链创新应用现状、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对阻碍应用落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进互联网保险领域区块链应用的发展建议。
2 当前我国互联网保险领域区块链的应用情况
2.1 区块链在互联网保险中的应用现状
2014年以来,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0年3月发布的《2014—2019年互联网财险市场分析报告》[5],从2014年至今,我国已批准成立了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财险和易安财险四家专门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同时各大传统保险公司也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开拓互联网业务,成为互联网保险市场上的又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9年年底,已有70余家保险公司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务。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保险线下销售方式,通过场景化、平台化、生态化等商业模式创新,满足了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但也存在保险销售行为不规范、投保流程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全面、信息安全有隐患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和权益保障。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19年上半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统计数据,在亿元保费投诉量和涉嫌违法违规投诉量排名中,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都处于前列。
为加强市场监管,银保监会2019年12月出台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行业机构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保险业务和服务新模式,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改善保险消费者的体验。
当前各保险公司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对于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传统保险公司、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巨头和区块链科技创新企业纷纷在区块链保险领域布局,不断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2018年11月,中国人寿运用区块链技术,让客户实时上传保单,缩短了投保生效时间。2019年1月,中国人寿财险浙江分公司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承保、理赔数据实时上传,实现了保险同精准扶贫的有效结合。2019年6月,万达信息与中国人寿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全业务流程风控体系。中国平安保险在金融、医疗、汽车、房产、智慧城市领域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应用,部署区块链节点超过4万个。中国太平洋保险利用区块链技术,落地实施区块链技术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的应用。中国人保2018年4月发布“智·惠人保”数字化战略,计划通过使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推动金融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互联网保险公司更是积极依靠区块链技术构建保险科技新生态。2018年10月,众安保险旗下众安科技发布《基于区块链资产协议的保险通证》白皮书,推出了保险通证新概念,以此实现保险资产的通证化和流通化。众安保险的航旅出行综合保障“飞享e生”成为首个使用保险资产通证的产品。互联网巨头公司和区块链科技创新企业专注区块链、大数据、深度学习、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研发和输出,助力保险公司的信息化运营、智能化改造和场景化渗透,全方位赋能财险、寿险、健康险等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腾讯2019年10月发布《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推出腾讯TrustSQL区块链底层平台与腾讯云TBaaS区块链解决方案,旨在为行业用户提供企业级的区块链服务,同时考虑到不同用户场景需求,在解决方案中提供了权限管理、安全控制、隐私保护等增值功能,并详细展示了医疗保险区塊链等多个行业应用场景。平安集团旗下的金融壹账通作为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在银行、保险、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推出了区块链BNaaS云平台,支持离线部署,使行业客户能更迅捷地开放他们自己的区块链网络,上线网上保险产品,并在第三方网络渠道销售。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3月、2019年10月和2020年4月发布的三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6-8],在730个备案项目中,属于保险行业的为17项,占比为2.3%,具体项目如表1所示。
虽然中国再保险、平安保险、上海保险交易所、蚂蚁金服、众安科技都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应用项目,阿里巴巴、腾讯也推出了提供保险应用的区块链云服务平台,但从三批备案清单整体情况看,当前真正能够面向保险客户提供服务的应用案例数量要明显少于产品溯源、电子存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区块链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模式还不丰富,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现,离大规模商业应用还需不少的时间。
2.2 区块链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2.2.1 保险行业主体区块链应用落地能力弱
应用落地能力不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保险公司在从保险业务向区块链扩展过程中,要通过保险业务基础设施的升级来实现,而自身对区块链新技术把握能力不足限制了转型升级进程,转型升级成本极其巨大,而且保险客户对于新的技术应用需要一段适应期,短期内市场规模有限;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巨头和区块链科技创新企业虽然具备区块链核心技术优势,通过区块链云平台可为保险行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快速开发、快速部署、快速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但对于保险这种传统的行业,大型保险公司一般都不会愿意将核心业务建立在第三方的区块链云平台上, 因为这样做除了成本考虑之外,还会减弱其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控制能力。
2.2.2 区块链技术性能难以满足大规模应用的要求
各大保险公司在使用区块链进行保险新场景技术验证时,一般来说由于节点规模有限,用户对实时性的要求不高,都能取得比较好的应用效果,一旦用户规模向商业规模提升时,区块链节点指标(每秒交易数TPS等)、P2P子系统指标(P2P流量、时延等)、系统节点指标(CPU占用、内存规模、网络吞吐等)等关键技术指标就难以满足大规模业务处理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这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在本质上是通过分布式冗余存储和网络共识传输来建立信任的,其实时性能和资源的耗费是与生俱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块链在实时交易场景下的大规模应用。当前已有解决方案主要通过采用联盟链、减少区块链大小、改进共识算法等来提高区块链技术性能,但是离大规模商业应用的要求,还有不少技术障碍需要解决。
2.2.3 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之间难以平衡
保险公司在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时,不但非常重视业务参与各方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同时也非常注重客户隐私的保护。区块链通过分布式记账存储、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只解决了不可篡改、可追溯等信任建立问题,但并没有比较好的上链数据隐私保护方案,目前虽然提出了一些基于数据加密后再上链的方案,由于涉及商用密码的应用和监管,在目前绝大多数落地的区块链应用中还没有得到支持和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公司将数据上链进行信息共享的积极性。另外,从区块链自身的安全来看,尽管区块链从底层安全技术上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但攻击者仍能从区块链系统中找到漏洞并进行攻击,区块链在共识机制、私钥管理、智能合约等方面还存在技术局限性和工程实现上的漏洞,针对区块链平台应用的攻击事件正不断出现[9]。
2.2.4 监管难的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
区块链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领域,引起了全球科技、经济、法律和政府人士的广泛关注,其具有在全球范圍提供一般信任服务的潜力。然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也为当前的法律和监管提出了新的问题。区块链因去中心化、难篡改、自激励的特性,使其成为一个由技术驱动但深刻影响着经济、金融、社会、组织形态及治理的综合课题。
但区块链社区及其产业并非法外之地,“代码即法律”的激进法律和社会实验也必须要与社会法律体系相适配。我国现行的银保监监管法律制度也受到了来自区块链技术的冲击,存在弱化金融监管主体、模糊金融监管对象以及加大金融消费者保护难度等问题。
3 推进区块链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应用的对策建议
3.1 尽早制定合适的区块链应用发展战略
区块链技术开源、开放特征使区块链能与其他保险科技新技术深度融合,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售前营销、售中投保和售后理赔等各环节,促进数据可信共享,优化保险业务流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服务效率,契合新时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互联网保险公司应充分认清区块链技术对保险行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尽早制定本公司区块链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具体的发展路线图,互联网巨头和保险科技创新公司应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和动态,制定以技术发展为主的发展战略,在隐私保护、共识机制、信息交互、安全管理等关系到区块链核心性能的关键技术上加大投入,不断推进产品开发、集成测试、标准规范制定。
3.2 慎重选择区块链转型发展技术路线和方案
当前区块链技术还不成熟,区块链系统架构中基础设施、核心功能服务层、操作运维、系统管理和上层行业应用都在快速演化,新技术不断涌现。互联网保险行业主体要慎重评估、选择区块链技术路线和方案,综合考虑自己在技术成熟度、投入成本、安全、管理监控等方面的能力和需求。大型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传统的区块链系统架构,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应用系统,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管理监控能力的目的;中小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更适合采用当前迅速发展的区块链即服务(BaaS)技术架构[9],其把云平台计算与区块链结合起来,系统扩展性、易用性、安全性、运维管理等方面更有优势,中小型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借助BaaS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平台,快速开发、灵活部署及运维区块链应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3.3 积极探索拓展区块链落地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保险公司应充分发挥自己在保险行业的经验优势,并将这种行业优势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以升级和拓展,重点是针对保险经营过程中的前端销售、客户运营、核保理赔等多个环节中的“痛点”,提供分布式电子保单存储、精细化风险管理、智能合约自动理赔等区块链解决方案。
互联网巨头和区块链科技创新企业则要充分尊重技术成长规律,在加大技术投入的同时,重视应用场景培育上的投入,努力在现有产品溯源、电子存证、供应链协同的基础上,将区块链应用场景向金融、保险领域拓展,通过深入、准确理解保险行业的业务发展需求,为互联网保险业务创新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
3.4 注重培养构建区块链数字生态系统
银保监会2019年12月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保险机构应注重培养和构建涵盖从保险产品研发、销售到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以及从风险管理到资产管理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政府监管部门、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巨头、区块链科技创新公司和保险消费者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区块链在内的保险科技新技术是这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支撑。
生态系统中的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行业上游和下游、保险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要积极推动生态系统建设,通过相互沟通交流,相互支撑,形成共识,为生态系统注入活力,最终受益于区块链数字生态系统的不断成熟,迎来互联网保险区块链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和.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中国金融, 2016(10):74-76.
[2]周雷.区块链技术助力互联网保险高质量发展[J].金融理论探索, 2018(6):61-69.
[3]宫舒.区块链技术下互联网保险发展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9(6):9-12.
[4]周雷.新时代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 2020(2):57-67.
[5]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14—2019年互联网财险市场分析报告[EB/OL].(2020-03-16). http://www.iachina.cn/art/2020/3/16/art_22_104412.html.
[6]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布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 [EB/OL].(2019-03-30).http://www.cac.gov.cn/2019-03/30/c_1124305122.htm.
[7]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布第二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務备案编号的公告 [EB/OL].(2019-10-18). http://www.cac.gov.cn/2019-10/18/c_1572931934637684.htm.
[8]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布第三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 [EB/OL].(2020-04-24). http://www.cac.gov.cn/2020-04/24/c_1589274590776431.htm.
[9]魏凯,张启东,杨白雪,等.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区块链安全白皮书[R].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
[作者简介]陈宇欣(1999—),女,汉族,北京人,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