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芝 庞雪儿 周士理
[摘 要]自我国各地区积极推行“一村一品”发展建设及农业产业化以来,“一村一品”目前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工作。目前广西各地市“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因产业发展多以农副产品为主导,产品单一贫乏、附加值低等问题十分突出。文章通过对广西“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广西“一村一品”发展瓶颈,探讨促进“一村一品”模式健康发展的突破路径,提出将传统工艺品、民谣等农村文化内涵产品发展为“一村一品”,以期达到优化乡村经济发展结构、推动乡村振兴和广西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广西;“一村一品”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2.028
1 引言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一村一品”发展始终坚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土资源优势,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的建设。广西作为农业大省,重视本土“一村一品”发展建设,农业品牌建设位列全国建立品牌目录制度省(区)前三强[1]。据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在评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八批名单中,全区前后共有81个村镇入选,其中,有41个示范村镇获认证。广西全区独具农产品特色专业村达1100个以上,专业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0%,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是提升农民经营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对广西区内“一村一品”建设发展阶段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专业知识,借鉴国内外“一村一品”建设经验,提出突破现有“一村一品”局限于农副产品为“品”,应呈现多元化、更丰富更具有乡风特色中国文化内涵的“品”的新观点。综合分析挖掘广西各地区发展丰富多元的品牌产品进而优化升级乡村经济结构的潜力,为我国乡村地区通过“一村一品”发展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借鉴。
2 广西“一村一品”发展现状
2.1 “一村一品”地区分布
广西区域资源丰富,全区专业村达1100个以上。从地区分布看,百色市、桂林市、玉林市和贺州市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证数量最多,北海市和南宁市数量相对靠后,贵港最少,仅有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地域分布不均,专业乡镇的积极成效对提高全县或全市综合成效作用减弱。“一村一品”整体的地域发展规划对提高广西全区整体综合经济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2.2 “一村一品”产业类型分布
广西“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品牌产业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国家级八批示范镇认证名单中种植业品牌产业有71个,休闲农业和手工业各仅有1个(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产业类型分布不均,第一产业结构偏重,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充足,作物生长周期长,农作物极易在夏季扎堆生长扎堆上市,因其品种大众普遍,深加工规模小,附加值低,和外省作物同时上市,市场竞争力弱。
2.3 “一村一品”优势明显
广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全区各地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农特优产品。在稳定发展甘蔗、水果、水稻等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加快发展优质稻、蚕茧、食用菌、中草药、水产畜牧等新兴优势产业,打造了一批以特色闻名的专业村镇,建设众多农产品品牌。以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宁海村为例,按农业部的“一村一品”标准,截至2010年,全区已形成430个专业村和39个专业乡镇,而正在发展起来的专业村镇则更多。2008—2011年,全区已有80个“一村一品”村镇获自治区政府命名。据自治区农业厅统计,2010年,已获命名的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6000元,比所在乡(镇)、县(市)高出30%~40%;專业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区高450元[2]。由实践证明可知,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镇能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优势明显。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一村一品”发展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尽管广西的“一村一品”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是目前广西“一村一品”的发展仍相对落后,处在探索发展时期,“一村一品”发展规模较小,广西的“一村一品”发展还存在着较多问题。现将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3.1 广西“一村一品”发展的问题
3.1.1 成本高利润少
申报“一村一品”立项的从业人员最根本的持续经营动力就是盈利,但是农户往往具有一定的小农意识。小农意识是指为满足个人的利益,在自家土地上耕作,自给自足,没有约束、没有团队协作意识、没有交换概念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3]。通过销售自己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小,在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投入建设厂房、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情况下,农户几乎是以小农经济模式发展“一村一品”事业,因此在此环境下,农户几乎是依靠销售初级农产品获得微薄利润。
3.1.2 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广西“一村一品”发展相对缓慢且落后,广西集“老、少、边、穷”四大特征为一体,严重阻碍了广西“一村一品”的发展。因为农村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有知识的青壮年外出创业打工,高知识水平文化的农村大学生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走出大山到城市发展,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农村落后的公共服务和糟糕的生活环境,无法吸引从业人员返回农村发展。
3.1.3 品牌化滞后
广西农产品多分散生产,效率低下,同质化严重,影响农产品生产者的持续性投入发展。品牌化滞后,没有形成在市场上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是导致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加工率达40%,与全国65%的平均水平相距甚大。地市“一村一品”主要通过合作社、当地的小企业进行组织合作,资源的分散和小规模生产是制约产品品牌发展的因素之一。“一村一品”管理者对产品核心竞争力内涵理解不到位,对产品缺乏科学的销售和管理,产品的优势和特色知名度不高,专业村产品品牌出现数量多、管理论、品牌杂的现象[4]。
3.2 广西“一村一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小农经济制约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广西一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的小农经济模式制约了广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广西农产品种类丰富,大部分以小农生产模式为主,单一农产品种植规模较小,集约化生产落后,难以形成标准化生产,产量小、产业链短小,难以支撑长时间的销售周期。在无特色特点、规模小、品牌化建设落后的多种因素下,难以促进产品热销。
3.2.2 交通路网落后
广西交通网络密度较低,交通网络建设相对其他省份较为落后,全区尚未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甚至部分县、村没有完整的水泥公路。除此之外,广西现有的道路建设质量较差,公路设计等级较低,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2.3 投入成本高
从事“一村一品”农户前期需投入店铺厂房或土地租金等支出制约了行动力。首先,广西农产品主要以蔬菜、瓜果为主,季节性强,保鲜期短,对物流、倉储要求高,成本大。其次,广西主要以小农经济为生产模式,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落后,无法形成长期性、商品化提供货源,难以支撑“一村一品”优质产品的销售稳定发展。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一村一品”发展对策研究
4.1 多方位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增加“一村一品”经济效益的收益要从全方位多方面降低成本,实现薄利多销。其一,立足“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建议政府设立“一村一品”专项资金,鼓励专业村镇地区发展村办企业,对企业进行支持奖励。对农村蔬菜个体户减免税费、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鼓励企业走在前想在前,支持申报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创新发展,研发新技术新专利,对经济发展有较大贡献或符合条件的企业或农户享受免征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4.2 引进人才留下人才
广西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一村一品”要增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知识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也要增强其对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成归来反哺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设立专项人才资金,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农业人才来广西指导、就业,对于985、211院校优秀毕业生返乡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人才给予一定水平薪酬,按学历高低给予人才阶梯补贴,给予落户政策、安家费等优惠支持。
4.3 加快培育品牌
完善品牌认证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品牌附加值。提高农户对产品品牌的意识,加快品牌培育,赋予品牌更多优质内涵。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工作,推进特色商标的注册工作,鼓励具有广西区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民俗品牌注册商标[5]。扶持广西龙头企业品牌,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能力,对精深加工强、业绩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龙头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优化合理配置,集中力量打造树立“一村一品”典型。
5 结语
本研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一村一品”瓶颈突破及路径研究而开展。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发展“一村一品”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强化农业产业兴旺,促进乡村经济振兴。“一村一品”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十分重视“一村一品”发展,注重农业品牌建设。本文对广西获评的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对广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村一品”瓶颈突破,寻找路径方法解决问题,探索广西“一村一品”发展新模式,优化“一村一品”结构,以期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补充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静,邓蕾雅,陈强.广西农业品牌按下“快捷”键[N].广西日报,2019-02-14.
[2]覃宇扬,韦继川,贺亮军,等.广西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明显 一村一品百业兴旺[N].广西日报,2012-02-22.
[3]徐天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服务站发展现状的田野调查[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9.
[4]冯炜.陕西省“一村一品”品牌建设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高海清.实施“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J].西大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基金项目]广西财经学院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立项(项目编号:20181154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