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飞
清朝末年,朝廷昏庸,顾头顾不上尾,天下乱糟槽的。
杨士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那时,民间人人习武,不全是为了强身,多为了防身。
杨士的父亲尤擅耍刀,一把大刀护身,一盆水都泼不进去。
方圆几十里一提大刀杨,无人不服。
杨士自幼随父习武,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刀法,而且气功了得,任人拳打脚踢,毫无疼痛之感。
父子俩虽有一身好武艺,但在乱世求生存也蛮难的。田单地薄,总得想法子养家糊口。
好在父子俩有的是力气,便发挥所长,开了个铁匠铺,专门打制大刀。
那时,人们出门有个习惯,都喜欢带刀。一有风吹草动,有个铁家伙在手,心里定多了。
父子俩正是瞅准了这个商机,才开了个铁匠铺。
刀打了一大堆,就是没人买。
只听說杨家父子功夫了得,没听说还能打刀。
早上,附近的集市熙熙攘攘,卖早点的、耍杂技的、卖当的、要饭的,煞是热闹。
杨士用牛车拉了一车刀,找了个空地,脱了上衣,随意取一把刀,耍了起来。
喜欢看热闹的,纷纷围了过来。
但见其挥刀如风,动作利落,左突右腾,虎虎生威,人群中一片叫好。
叫好归叫好,就是不买刀。
杨士收刀,气定神闲,不慌不忙从头上拔了根头发,放在刀刃上一吹,头发断为两截,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飘然而下。
杨士又取出一把刀,又拔了一根头发,又一吹,头发又断为两截。
反正杨士刀多头发更多。
“好刀!宝刀!”杨士拔到第九根头发时,一车的刀在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呼声中被抢光了。
就有后生买了刀,拿回去当着一众乡亲面炫耀,拔了根头发,无论怎么吹,头发像钢丝一样坚挺,就是不断。
后生一急,试了好多根头发,脑壳痛得牙直呲也没用。
好在刀切头发不行,砍个木头什么的,倒比一般刀锋利,价格也合理,也就作罢了。
杨士之刀至此出名,杨家很富裕地度过了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
人们很奇怪,杨士虽打刀卖刀,生意火爆,却不让子承父业,而让儿子去读了私塾,另谋他途。
百年之时,杨士将儿子唤至床榻前,吐出了心中的秘密:吹刀断发靠的是气功而不是刀快,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