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雨
[摘 要]文章通过三则新闻反映地摊的问题、韧性以及重回。在分析地摊经济的优点和不足时,引发了对地摊经济的新思考:地摊和大中企业、小微企业一样,都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地摊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形式之一,封杀和放任都不可取,应该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并由此说明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时,遵从市场规律、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思路的重要性。
[关键词]三则新闻;地摊经济;市场经济;城市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4.014
1 两则与地摊有关的新闻
(1)2015年10月12日,凤凰安徽新闻《肥西县城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杨桂塘市场整治》全文如下:
城关地区杨桂塘菜市场一直以来存在整治反复、反复整治的突出问题。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乱搭乱建摊棚、乱拉乱挂篷布、私拉乱接电线、乱堆乱放杂物;随意摆摊设点、出店占道经营,等等,严重影响了市场经营秩序和县城形象,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尤其是商贩们挤占了安全消防通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颗“定时炸弹”。
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和安排,10月11日早晨4时起,县城管局联合上派镇、县文明办、县公安局、县商务局、县市监局等多家单位对杨桂塘菜市场、金鸣街、圆通商厦片区内乱搭乱建、出店经营等各类乱象开展集中整治,县城管局由一名副局长牵头组织30名执法队员披星戴月,自早晨4点,至晚上7点,以三河路杨桂塘菜市口和建三路兩个巷道为切入点,封闭入口,对杨桂塘消防通道及建三巷内的菜摊予以取缔,劝离菜农、商贩及群众,拆除乱搭乱建和遮雨棚;取缔占道经营、倚门设摊,切断私拉乱接电源,连续工作15个小时,克服各种阻力,整治行动迅速,整体有序推进,消防通道被打通,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使周边环境恢复干净。
截至10月12日下午2点,此次整治已清除杨桂塘市场内各类乱拉挂现象70余起,拆除乱搭建的构筑物、建筑物40余处,取缔流动摊点、店外经营95处。目前,该项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2)2020年 5月11日肥西城管微信公众号新闻《县城管局专项整治杨桂塘市场口部“老大难”问题 》全文如下:
5月10日上午,肥西县城管局再次对杨桂塘市场周边的建三巷、农行巷开展集中整治,重点清理商户的出店经营行为,整治中对多次不听劝告的商户予以暂扣物品,在暂扣过程中,一商户暴力阻碍执法,对现场执法的城管队员进行人身攻击,现已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该次整治共出动执法队员25人,清理出店经营18处、流动摊点15处,暂扣各类物品20余件,清理杂物两车。
下一步,肥西县城管局将在市场周边的重要点位安排专人定岗、定责,对重点、难点问题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确保市场周边保持良好的市容秩序。
2 对两则新闻的解读
这两则跨度近5年的新闻其实说的是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同一件事:肥西县城中心地段杨桂塘市场等处环境整治,取缔地摊,规范市场的问题。
事实上有了杨桂塘市场就有了地摊,每年相关管理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整治、清理地摊,却屡禁不止,大有越清理越兴旺之势。这是什么原因?杨桂塘市场的地摊具有怎样的韧性?
2.1 就业的“蓄水池”
调查发现,杨桂塘市场的摊贩主体是下岗失业人员、待业人员和进城农民。在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和城镇化进程中,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大量涌入城镇,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低、没技术、没资本,成为生活在城镇中的弱势群体,这些人为了在城市取得一席之地,获得必要的生存空间和经济来源,不得不选择起点低、获利相对较大的地摊作为其生存方式。
2.2 解决生计快
根据调查,有 80%的被调查者表示摆地摊实为无奈之举,谁都不想过这种日晒雨淋、“摆”无定所、东躲西藏的生活。但自己没有工作,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很少甚至根本就享受不到。没有经济来源,在城市生活寸步难行。在普通百姓解决燃眉之急的生计大事的选项中,地摊成为不少人优先的选择。
2.3 地摊利润可观
众所周知,摆地摊相比于固定店铺、正规商店,不用购置固定资产,不用交房租,运输费用和簿记费用也非常少,自己给自己干活,不用雇用劳动力,成本低,挣得的钱基本归为己有,利润空间可观。笔者私下问一对熟悉的长年在杨桂塘市场靠流动卖自产蔬菜的夫妇的收入情况,他们说一年在10万元左右。虽然很辛苦,但收入比普通打工要强得多。总之摆地摊是起点低,又有利可图,这样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很多没有工作的下岗或待业人员,甚至上班族或大学生在空闲时间摆摊。这也是各大城市地摊交易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2.4 消费者欢迎
杨桂塘市场位于城镇中心地段,居民区多、人流大,对于消费者可以说是触手可及之地。尤其是早晚的菜市,周边农民出售自产的蔬菜、瓜果、粮油以及各种小吃等。新鲜、新奇,交易简单,不用像超市那样要你楼上楼下走个遍,付款还要排长队。晨练结束或下班时顺道逛一下菜市场,已成为城关不少居民一天生活的必选内容。此外,由于经济加速发展,收入的不平衡带来了贫富差距,城市中存在相当部分低收入群体,他们对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买东西时对价格斤斤计较,更希望买到便宜又实用的东西,地摊商品则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正好适应了他们的要求,这也是地摊生意红火的一个重要原因。
2.5 市民的情结
杨桂塘市场已成为县城老居民心中的情结。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当地的特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虽然多年来市场中小摊小贩是城管严令禁止的对象,但是老百姓却暗地里帮助地摊主。比如,帮忙望风、提供交易场地、声援摊主等。一些离开了县城的人,再遇到当地人总是会聊到曾在市场中发生的趣事,它们已成为这些人对故乡情结记忆的重要内容。
当然在城市管理中取缔地摊不是没有原因的,一辆小推车,一块地摊布,就地开张,四处游走,人多手杂又素质不一,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上面两则新闻中反映出的杨桂塘市场问题,也说明了地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阻碍交通,影响交通安全。地摊摆放的主要地点在热闹街段、学校门口、小区门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放的时间又是车流、人流高峰期,很容易阻碍交通,使交通更加拥挤,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2)污染环境,影响市容。摊贩的文明意识一般比较差,不注意保持地摊周边的环境卫生,塑料袋、包装纸随处可见,尤其是瓜蔬菜的果皮、烂菜叶随意丢弃,遍地狼藉,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市容。
(3)商品质量没有保证,食品类商品存在健康隐患。地摊上的商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往往是一些质量低劣的商品,尤其是出售的食品未经检疫,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没有保证,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最佳途径,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4)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流动摊贩不交税、无营业执照,所售商品往往是“三无”商品,严重扰乱合法经营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为假冒伪劣提供了市场,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5)摊贩周边的相关矛盾,给社会维稳造成不利。摊贩间争夺摆卖地盘,摊贩与城管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周边商铺对商贩的敌意与无可奈何,都造成不少的社会矛盾,还容易诱发城市暴力事件。
3 特殊时期地摊经济重回人们视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有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在各行各业都受到今年疫情不同程度的冲击,很多人感到就业迷茫之时,这个真实的数字让人们感到需要重新审视地摊经济的应有作用。紧接着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全国各地迅速积极探索地摊管理的新模式,地摊经济立即红火起来。
4 第三则与地摊有关的新闻
2020年 6月4日肥西城管微信公众号新闻《注重民生为要,设置便民地摊》全文如下:
增进民生福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民意为导向,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6月3日,肥西县城管局将便民举措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经过前期考察,在城关杨桂塘建三巷內划定区域范围,为入市农民和摊贩摆摊售卖农副产品免费提供场地。此次在建三巷共划定摊位约350个,每个摊位深1.8米,宽1米,占地面积1.8平方米。肥西县城管局要求商户在划定区域内规范有序售卖农副产品,做到规范有序、不越线摆摊,杜绝一人多位。严格执行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确保摊位整洁干净,垃圾日产日清。
建三巷有序开放地摊市场解决了下岗无业人员流动摆摊和周边农民阶段性进城摆摊的问题,共计吸纳下岗无业人员200余人,农民进城摆摊人员150人。对于建三巷有序开放地摊市场这一举措,围观路人皆拍手称赞。下岗无业的老王说:“现在开放了地摊,我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售卖玉米了。”“今后我可以把家里种的蔬菜拉进城里售卖,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啦!”农户李大姐说。
下一步,肥西县城管局将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将老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在保障地摊经济的同时,打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市容环境,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供坚强保障。
5 对重提地摊经济的进一步思考
5.1 地摊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形式之一
地摊和大中企业、小微企业一样,都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地摊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形式之一,市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扼杀是做不到的。地摊经济从限制、禁止,到鼓励、提倡,是社会的进步,是人们对城市管理、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
5.2 管理地摊经济靠封杀是行不通的
地摊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市容”问题,而另一方面则是更重要的“民生”问题[1],需要以人为本,科学引导,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从5月28日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到6月4日肥西县城管局改变地摊管理模式,仅仅几天,杨桂塘地摊市场迎来二重天。说明决策者、管理者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思路是多么的重要。也说明平时我们需多深入实际,多听听群众的声音,把眼界放宽一点,从不同阶层公众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地换位思考,才能在工作中育新机,开新局。
5.3 放任地摊并不可取
繁荣地摊经济需要谋思长远之治。这次重提地摊经济决不能当成是疫情下恢复经济的权宜之计。今后既要解决阻碍“地摊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也要切实解决地摊影响卫生和交通等各种问题。让地摊经济做到“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2],要探索出更多的“一街一策、一点一策”地摊经济管理办法,不断升级地摊经济。要制定出一个合适的规划,把“地摊经济”改造为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群众休闲文化产业,把“地摊经济”整编成“正规军”,让“地摊经济”不仅规范有序,而且走上特色化、规模化发展之路,避免“自己砸自己饭碗”,使地摊经济常态化地长存下去。
参考文献:
[1]于春,崔懿林.论民生建设视野下的地摊经济[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31-32.
[2]蓝田县政府.便民不扰民 放开不放任 蓝田“地摊经济”热起来[EB/OL].(2020-06-03).http://www.xa.gov. cn/.
[3]安博生.利益平衡者——和谐社会背景下政府经济管理中的新角色[J].中国市场,2009(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