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博士
我觉得,生活中还是善良的人多,婆婆也一样,多数都很善良。
有一位婆婆平时与儿子、儿媳分居两地,每年到儿子家一起生活3个月。她是一个勤快、爱干净的人,总是主动帮晚辈承担一些家务,毕竟年轻人职场压力很大,照顾家庭孩子的时间有限。
婆婆是出于一片好心,但是儿媳却很头疼,因为她一来,自己就找不到东西了。大到工作文件,小到一瓶酱油,婆婆都会按照她的生活习惯重新收纳摆放,家里的所有东西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不仅像客厅、厨卫这种公共空间,连儿子儿媳的卧室婆婆也一并收拾了。这让儿媳很不舒服:“我父母都不会动我的东西。”更令儿媳头疼的是婆婆自作主张重新布置房间,喜欢买一些塑料盆、花桌布摆上,两代人的审美完全不同。
在热播电视剧《这就是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叶小白和管一鹤結婚后,管一鹤的母亲对她无微不至。为了不让怀孕的儿媳受累,婆婆主动收拾东西搬家,但各种东西的不同摆放方式,让叶小白感到很不习惯。尤其是发现自己心爱的毕业礼物,被婆婆当作没用的玩具随手送人,心里更是非常别扭。
结婚后,因为想拥有独处空间,叶小白没有退掉婚前的出租房。婆婆认为把这套房子出租给知根知底的人既放心又可以省钱,就把小白的住房租给了自家的外地亲戚,还让儿子把租金转交给儿媳。从这些细节都可见婆婆的善良走心。可正巧叶小白回家,突然发现家里住进陌生人,自己倒成了不速之客。
叶小白试图解释,“不是钱的问题,那是我的家啊!”
婆婆诧异地说:“这里就是你家啊!都结婚了,还要什么独处空间啊?”
与奇葩婆婆相比,善良婆婆往往让儿媳有苦说不出。因为她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一片慈母心肠,发自内心地想对儿媳好,不在乎自己付出多少辛苦。婆媳关系又是那么重要而微妙的关系,儿媳即使不开心,也说不得,恼不得。
叶小白对妹妹感慨地说:“从我的角度,婆婆是侵犯了我的人权;从婆婆的角度,她把我真的当一家人。”
其实,儿媳想保有自己的空间、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甚至把它们看成自己隐私的一部分,都是希望获得一份尊重和心理安全感。儿媳看透这些深层需要,心就会轻盈很多;当她还会为自己的这些心理需要做点儿什么,那就是宝贵的成长了。
我们可以学习的是,在以上描述的日常行为事件中,婆媳二人的内心世界都有更人性化的需要,开不开心是由这些需要决定的,日常事件只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
当我们发现了心理渴望—儿媳要被尊重和获得安全感,婆婆要被认可和获得价值感,婆媳的相处就可以有更深度的联结,这就是婆媳相处之道。
儿媳与其生硬地要求婆婆尊重自己、和婆婆立界限,不如多表达对婆婆的欣赏和感谢。婆婆受到这些心理滋养,内心可以留有空间容纳儿媳的不同观点,理解晚辈的心理需要,时间长了,就会更在意儿媳的习惯和感受;儿媳也会感受到被尊重,获得安全感。
而这样的过程,是需要反反复复练习表达,用有营养的沟通一点点添加彼此滋养和联结的。婆媳俩的内在需要被满足时,外在的行为习惯就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婆媳关系自然会渐渐缓和。
相信,善良的人加上有智慧有深度的交流,会碰撞出更加温馨幸福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