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惠
我的童年是在七八十年代一个小村庄里度过的,那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盼着过年。
一进腊月,每天和小伙伴掰着指头数,还有几天就到了?一旁的母亲总会停下手里纳鞋底子的针轻轻挠挠头笑着说:“快了,快了,一过腊八就是年。”
年味渐渐浓起来了,扫房、洗被、擦玻璃、贴窗花、炸丸子……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用红枣、红豆、梳子、剪刀捏蛇盘兔花馍,家里折腾得红红火火、干干净净,满满的仪式感。
到除夕这一天,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收压岁钱、走亲戚……那叫一个热闹,父母也会好脾气地满脸堆笑不轻易责骂,我们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不出正月十六,每天都是神仙日子。
母亲总会在一入秋就开始提前给我们兄妹三人扯布做新衣,谁家媳妇在集会上买了一件新衣服,或者做了新样子,母亲必会里外研究一番,不出一个月在母亲踩着缝纫机哒哒的响声中,新衣服一定会整整齐齐放在炕头。我的泡泡袖、蝴蝶边,哥哥们的绿警服,三个孩子从头到脚一身新,连袜子都是村里供销社新进回来的,那可是村里最靓的崽哦!
“过年不会做鞋,跟着邻居大婶学,不会使巧劲把指头也勒歪了,别人给娃做两对,俺的孩儿们也是两对鞋。”母亲伸出右手看着五个弯曲粗糙的手指头絮絮叨叨地说着。三个娃六双鞋,打发我们睡了的母亲还要在昏暗的灯下连夜做,直让邻居大娘们刮目相看,“照光家的媳妇子是个巧手,有股劲啊!”
过了腊月二十三,街上鞭炮陆陆续续不断响,母亲给我们吃上糖瓜瓜,就有了过年的味道。父亲是村里唯一会写的大学生,那几天忙得团团转,左邻右舍拿着红纸围着父亲写春联,猪圈、厨房、粮仓、果树都要写,连外面路上的黄土墙上都要贴“出门见喜”。
忙忙碌碌到了年三十,听着左邻右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年就来了。兴奋了一天的小孩子终究是熬不住的,找个地方迷迷糊糊睡了,许是三四点就被母亲悄悄叫起穿上新衣服,用手指比划着不让说话,黑夜中朦朦胧胧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只见家里的小方桌摆在院中,满满摆着肉、水果等贡品,几炷香缥缥缈缈中,奶奶一脸虔诚地烧着半刀黄表纸念念叨叨,跪下焚烧完毕,再将饺子汤淋一些在纸灰上,然后父亲喊着我们一起磕头谢恩,以此来祭奠祖先。仿佛一瞬间天也快亮了,鸡也打鸣了,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这时全家老老少少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好不热闹,好不欢喜。
小孩子过年就盼着走亲戚,父亲骑着加重车子,前面横梁上挤着两个哥哥,后面母亲抱着我轻巧一跳,坐在后座上,一家五口人整整齐齐、喜气洋洋走亲戚。记得有一年去灵石马和的三姨家,慷慨的三姨父拿出了平常舍不得吃,专门待客的猪头肉、合碗子、酥肉丸子……专门又杀了一只鸡,碗碗碟碟能摆上一桌,而且都是有油水的,平时不大能吃到的菜,散发着朴实的泥土芳香味,让我们两眼冒光。这时负责招呼我们小孩這桌的表哥不知从哪弄来一壶酒,精明地说:“想吃肉必须喝三杯,不喝不给吃肉!”结果憨厚的二哥,当真喝了三杯,先抢了一个鸡腿啃起来。待大家看见后,七岁的二哥已是面红耳赤、摇摇晃晃酒劲上来了,父母又好气又好笑,在三姨家住下,一夜无眠。第二天早上二哥清醒过来,母亲才长长吁出一口气:“醒来了狗儿,可把妈吓坏了,以后再不敢喝了!”
如今,人到中年的我们,物质不再匮乏,吃穿行用样样俱全,可这种年的味道越来越淡,更缺少童年时的年味。而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常常回忆起那个带给我们快乐的朴素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