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水西看村容

2021-04-06 08:12黄建林
青年文学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溪沟村道西村

黄建林

离开水口十余年了,再到水口走进水西,不觉眼前一亮,感觉就是好。进村的道路开阔了。当年只有三米五宽的水泥村路,已经变成了眼前六米宽的大道。当年修建水南至水西村口的水圳旁边的小滩洲,已经被一圈万年青包围起来,当中有小花圃,也有青石板镶砌的花间小道,小道成网格状,从村道延伸进入花圃,再铺展成一片小广场。小广场上安装着单杠、双杠、臂力器、脚踏圆盘健腰器、卧式踏脚健腿器……散布的各式健身器具告诉我,水西村已经不是十年前的那个被冰雪压得电线杆东倒西歪,农田被山洪袭得一片狼藉的旧村子了!

穿出健身广场,回到宽阔的村道上,迎面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碧瓦白柱、重檐飞角,檐下镂空花格板装饰,正中央坊额板上镶嵌着三个行书大字“水西村”。牌坊跨骑在村道上,四柱三孔,正中央一个大孔恰好是村道的通道。牌坊南瞰著一座村道石拱桥,桥下自西而东流淌的是村头西山水垄沟的溪水。这条看着轻灵小巧的溪流,在十年前的那场夏雨中,却变得像一条发了狂的恶龙。那天,山洪漫山漫谷、铺天盖地地从山谷间咆哮而出,溪沟不见了,溪岸两坡的稻田变成了一片喧嚣、浑浊的汪洋。刚刚封行的早稻禾苗,全部不见踪影。等到山洪剩下一袭残流,逐渐回落溪沟,两岸山坡上的层层梯田都只剩下一片裸露着灰泥的巨大“台阶”,禾苗不见了,田畻也不见了。看在人们眼睛里的只有孱弱的沙沙洪流和夏收作物的绝收……为了抗洪救灾,就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来到了水西村。在村干部们的陪同下,我和镇长实地勘查了灾情,一面组织村民生产自救,一面紧急挤出镇政府的财政资金,维修溪沟两岸的塌方和稻田的引水水圳,并调度铲车和挖机清理村道石拱桥上下的溪沟河道。

尔后,我们又迅速顺着不到四米宽的沙石村道,继续进入水西村的腹地。到了郭家垅,那条山溪和它的两岸也是一片狼藉——村道跨溪而过的石拱桥被冲垮了,溪岸砌的石堤全垮塌了,岸边两户农家的房屋也被掏空了一角房基。我们找到水西扶贫工作队的后盾单位——县信用联社,请求他们帮助解决这条溪沟抗洪救灾恢复堤坝和路桥的资金。第二天上午,冒着夏日的炎热,县信用联社的负责人便在现场表态,答应郭家垅的救灾施工全额报销账单。

这之后又过了两年,为了“村村通”硬化村道,我再一次来到水西村核查村道的长度,硬化三米五宽的路面,二十厘米厚,每两百米加筑一个会车点。当时上面的指标一公里给十五万元资金,不足部分由乡镇和村组自筹。水西村镇里便只给了一点五公里的指标,硬化路程刚好到郭家垅拱桥桥头。

这一次相隔十年了,我再到水西村,走过村口的牌坊,旁边靠西山的水垄沟北岸的大片稻田上,整整齐齐地俯卧着三四排巨大的香菇大棚。

走过香菇基地,沿着水口泥水(下村河)河西岸的村道往北行走,仿佛走进了江南水乡的一个江边小镇。原来逼仄的村道开阔得像一条临江镇街,一边是边墙整齐的临街屋垣、门洞和院墙,院墙下村道旁是一条引水灌溉的小水圳,清泠泠的流水为村街吟哦着不停不息的农家灵气;一边是被街沿石阻隔起来的防护林地,林地当中有古老苍虬的柳树、樟树,还有新栽种的杨树、芙蓉、银杏和罗汉松。一到稍开阔的地段,那里没有古木,便被开辟成一个个小花圃,地面有菊花、麦冬、青草,草间有铁树、冬青、五月葵、万年青。

经过村委会,再往北行走一里路,路的一边是一片收割了晚稻,零星辟着小片蔬菜园畦的稻田。小菜园里的青菜、萝卜、白菜、芹菜和香菜、大蒜,油油地泛着绿光,偶尔一两枝白菜薹绽开两三朵金黄的小花,映衬着村路另一侧的农家小楼房愈加显得白净亮敞。十年前剩下的半村泥土夯筑的老房子都不见了身影,一栋挨一栋的钢筋混凝土砖房,墙面镶贴着洁白的瓷砖,显得富丽堂皇。门前的小庭院,枇杷树叶丰厚、黄桃虬枝横斜、柑橘枝叶婆娑、柰李老干青黛;田间的鸡鸭白鹅寻虫觅食;屋前村道上三五个老人小孩聚在一起,或闲谈或嬉戏,把村舍和田园衬托得十分祥和恬静,让人不由想起陶渊明的话:“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由衷地感慨十年之后的水西村,变化确实大了,变得很有世外桃源的韵味了。

猜你喜欢
溪沟村道西村
“一元的多样性的音乐”——西村朗《雅歌》中Heterophony技法研究
报你“哎呀”之恩
报你“哎呀”之恩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村道弯弯
游览龙溪沟
游览龙溪沟
美南村干群齐心协力开山筑路
南京尹西村东晋家族墓
村道养护管理体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