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应丹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188-01
患者,男,2+小时,因“面色青紫、呻吟2+小时”入院,胎龄38+5周,外院剖宫产出生,Apgar评分1分钟8分,5分钟8分,出生体重2850g。生后有面色青紫,呻吟,予吸氧处理,SPO2维持在90%以上,脱氧后SPO2下降至60%。体查: R75次/分SPO2 68%,呻吟,吐沫,口周发绀,呼吸急促,可见三凹征及鼻扇,双肺呼吸音稍低,可闻及少量粗中湿啰音。胸片示:双肺弥漫斑点状、小斑片状密度增高影,阅片考虑肺透眀膜病III级。入院诊断:1.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新生儿肺炎。入院后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生后6小时内予牛肺磷脂280mg气管内给药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生后第12小时经皮氧饱和度不能维持,右上肢波动在84%-89%,下肢经皮氧饱和度比右上肢低5%-7%左右,复查血气分析:PH 7.38,PCO2 33mmHg,PO2 42mmHg,LAC 3.0mmol/l,ABE -5.6mmol/L,HCO3- 19.5mmol/l,提示低氧血症,复查胸片示:与前片比较,现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双肺弥漫斑点状、小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较前吸收,临床诊断肺动脉高压,予调整呼吸机为(HFOV,Amp 25cmH2O,P均压 10cmH2O,FiO2 100%,HF 10赫兹),并加用西地那非鼻饲降低肺动脉高压,患儿经皮氧饱和度维持在88%-92%,予调整为俯卧位通气处理后约10分钟患儿经皮氧饱和上升至95%-98%,之后继续给予俯卧位通气方案(间隔1-2小时根据患儿平卧位氧饱和度维持情况更换为俯卧位通气,每次持续1-2小时),监测在相同呼吸机参数下俯卧通气时经皮氧饱和度比平卧位通气时高5%-8%,俯卧位下潮气量增加20%-30%,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呼吸情况明显好转,根据血气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生后72小时患儿呼吸机模式调整为SIMV模式,参数:PiP 22cmH2O、PEEP 5cmH2O、FiO2 45%、RR40次/分,患儿生后第6天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SIMV,PiP 18mH2O,PEEP 5cmH2O,FiO2 30%,RR35次/分,Ti 0.45s)下经皮氧饱和度波动在90%-96%之間,无呼吸困难,予停呼吸机,改为混合吸氧(FiO2 30%)经皮氧饱和度维持可,复查血气分析正常,顺利下机。
讨论
俯卧位通气(PPV)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性通气策略,指在行机械通气时,将患儿置于俯卧位式体位,以增加患儿背侧的肺泡膨胀,从而更好的改善患儿氧合状态。从解剖学以及生理学的角度看大部分的肺组织位于胸腔的背侧,仰卧位时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心脏将下面的肺垂直向背侧胸壁压迫,使背侧的肺组织的通气及血流都受影响,以左肺更为明显,俯卧位通气时减轻心脏对背部肺的压迫,使背部尾端肺的通气量降低;同时腹腔脏器重量向腹侧或尾端移动,可减少对胸腔及背侧肺的压力,从而改善双肺后部的通气。早在1974年,俯卧位通气就开始被用于成人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结果显示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压分压及氧合指数等生理指标。多项研究显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俯卧位通气,肺内通气改善,潮气量增加,气体在肺内的分流也显著减少,可以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和新生儿死亡率。本例患儿采用俯卧位通气(患儿头偏向一侧,四肢轻度屈曲,在翻身过程中确保气管导管的固定及其他管道的通畅)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压分压、潮气量及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呼吸机辅助通气5天后成功下机,未发生气胸、颅内出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证明俯卧位通气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盘州市人民医院 贵州盘州 56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