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在线
同学们,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每位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班里每周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一本书;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读一本书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读的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遇到以上情况,需要我们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这本书。
(配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
梗概是用简洁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书的大致内容,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原著的魅力,可以吸引读者去阅读原著。为了让别人通过简短梗概了解故事的精彩和奇妙,大家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精读原文,把握脉络。
想要给别人推荐一本书,首先作者应该精读整本书,了解这本书的整体内容,把握全书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删减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更方便理清脉络,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分别用简短的词句概括整本书骨架。例如在读《童年》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把全书的十二章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可以选用目录的内容,也可以自己概括本章的内容。完成思维导图,相当于理清了整本书的骨架,整本书的内容就一目了然。
其次是删繁就简,保留主干。
梗概不能涵盖全部的内容,要求大家弄清楚主要人物以及主要事件,文中出现的小人物,或者与故事情节关系不大的内容和人物,我们都可以通通删掉或者一笔略过,但是关键性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内容要和原文保持一致。对精彩的事件,或者主要的事件,我们用简洁的语言,讲清楚事件即可,少用或者不用修饰性的词语。《西游记》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例如,三打白骨精、巧借芭蕉扇、大闹黑风山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几个事例概括地写出来就可以。
最后是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理清脉络,保留主干后,就需要润色习作,让习作连贯,要注意故事和故事之间,要用上一定的过渡性语言,例如“然后、再后来、最后、却不料”等连接性词语,在过渡语的帮助下,习作才能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内容表达清楚。这样就更符合梗概的要求,既要有简洁凝练的语言,还要有描述清晰的脉络,同时要兼顾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情的发展过程。故事梗概与原著有较大的差别,特别要注意故事梗概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述,不能和原著相违背。
为了巧妙地写好梗概,大家可以牢记以下顺口溜:
推荐书目要记好,
故事梗概不可少。
精读原文把脉络,
删繁就简摘要点。
重点环节简单说,
次要环节勇舍弃。
连段成篇再推敲,
梗概成文闪亮眼。
小手练笔一
英子的痛苦童年
◎刘芸秀
20世纪20年代,《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在北京城南的一条胡同居住。
在那儿,英子认识了“疯子”秀贞和苦命的妞儿。她老聽秀贞说起小桂子,聊天中得知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一块青色的胎记。她答应秀贞要帮她找到小桂子。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有一次她俩玩闹时,英子竟然发现妞儿脖子后面有一块青色的胎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寻找爸爸,结果妞儿和秀贞母女连夜赶火车,却被火车轧死……
后来,英子一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在这里认识了一个“坏”叔叔,他们约定要一起看海去。那个“坏”叔叔为了供弟弟念书而不得不去偷东西,而英子并不知道他是坏还是好,只是觉得他很善良。直到最后“坏”叔叔被抓,英子才明白她失去了一个朋友,非常难过。
后来,英子又认识了兰姨娘。英子觉得爸爸似乎喜欢兰姨娘,于是在暗中撮合兰姨娘和她的邻居德先叔,最后成功了。还有宋妈,是她们家的一位女仆。因为家境贫寒,还有一对儿女,所以她才出来挣钱的。后来宋妈才得知,黄板牙儿(宋妈丈夫)早把姑娘送人了,她的儿子也淹死了。知道真相后的宋妈失魂落魄,后悔莫及,可惜事已至此,她也只能认命,后来被丈夫用小毛驴接走了。
再后来,英子小学快要毕业时,她的叔叔被日本侵略者杀死了,她的爸爸气到吐血。毕业的那一天,她的爸爸去世了,英子感觉自己长大了。
英子就这样度过了一个痛苦而又充满回忆的童年。
小手练笔二
《童年》故事梗概
◎李雨灿
《童年》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三岁至十岁时期的生活。
阿廖沙三岁时不幸染上霍乱,父亲为了照顾他,也被染上霍乱,不幸去世。阿廖沙大病初愈,母亲因生活所迫,带着他来到了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并且把阿廖沙寄养在外祖父家。
从此,阿廖沙的生活变得浑浑噩噩。他的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整日争吵,有时会因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甚至教唆对方的孩子去做坏事。兄弟俩整天钩心斗角,母亲无法再承受这些,不久后便离家出走。外祖父喜怒无常,脾气又暴躁,还爱打孩子。把孩子打得失去知觉,这更是常有的事儿。
在黑暗无光而又危险的生活中,敏感的阿廖沙找到了生活中的闪光点:活泼外向的“小茨冈”、刚正不阿的格里戈里老师傅、经常给阿廖沙讲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的外祖母……他们使阿廖沙深受感动,在激流中逆流而上。可惜最后“小茨冈”被两个舅舅合谋压死在十字架下;格里戈里老师傅的眼睛瞎了,只得沿街讨饭;外祖母也因外祖父破产而不得不去给富人家当纺织工……
后来母亲迫于生活只得改嫁,可是阿廖沙的继父虚伪无赖。后来因为他在赌场把钱全输光了,不得不靠敲诈工人的购粮证来赚钱。不久后,他被工厂开除了。
阿廖沙上小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可是一件又一件不幸的事情降临了:外祖父破产了,母亲也在不久后因肺结核去世……他只能被迫流落社会,独立谋生。
《童年》真实地描述了19世纪俄国小市民的自私、无聊和空虚,反映了当时俄皇统治的黑暗。
总评
两位同学都能够按照故事梗概的要求来写,这是在熟读原文后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凸显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刘芸秀同学笔下的“英子”经历了一次次痛苦的回忆,在一次次的失去中度过自己的童年。李雨灿同学通过介绍阿廖沙命运中的一个个转折点,通过一个个性格特点鲜明的人物,描绘出阿廖沙苦难的童年。两个同学的故事梗概都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冲动,想去探究在主人公身上发生的故事。
【作者系山东邹平市第一实验小学六·2班学生,指导并置评: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