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台风”被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

2021-04-06 03:50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低层扰动极光

低层大气中会出现强烈热带气旋台风,高层大气中是否也会出现“台风”?近日,我国空间物理学家、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张清和教授率领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在北极上空发现了类似台风的“太空台风”。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被《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并被《自然》选为研究亮点。

“太空台风”是如何被发现的?这一发现有何科学价值?对人类有何影响?记者3月4日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张清和教授。

记者:你们是如何找到“太空台风”踪迹的?

张清和:我们团队长期从事极区空间物理学研究,在极光等空间物理现象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并熟练掌握了如何利用众多“利器”,其中包括月球轨道卫星、电离层卫星和我国南北极地面台站等。发生在2014年8月20日北极磁极点附近类似台风气旋状、宽度超过1000公里的极光亮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众所周知,极光大都发生在纬度较低的极光椭圆内,磁极点附近的极盖区通常不会有明显的极光。而这次亮度比极光椭圆内的极光还强,可以肯定不是人们日常见到的极光。

对此,我们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利用先进的观测设备和计算机数值模拟展开了系统研究。我们发现这一现象具有与台风非常类似的特征,包括圆形的等离子体对流和速度为零的“台风眼”、圆形的磁场扰动、强电子“雨”等。因此,我们将这一新观察到的现象命名为“太空台风”。

记者:“太空台风”与低层大气的台风在形成上有何不同?

张清和:低层大气的台风现象源于下方的驱动(热带海洋上方潮湿空气上升造成的潜热通量),“太空台风”则源于极端平静的星际条件下太阳风与磁层的相互作用,它可能是宇宙中有等离子体和固有磁场星体的普遍现象。

记者:发现“太空台风”有哪些科学意义?

张清和:这一研究表明,在极端平静地磁条件下,极区仍可能存在堪比超级磁暴活动时的局地剧烈地磁扰动和能量注入现象,这更新了人们对太阳风-磁层-电离層耦合过程的认识。

记者:“太空台风”对人类有何影响?

张清和:一方面,“太空台风”造成的极端空间天气环境,可能直接影响相关区域的卫星和火箭的正常运行,也能给相关航线的飞机乘客带来较大辐射剂量。

另一方面,“太空台风”也将直接影响相关区域的卫星通信、导航和超视距雷达探测等,造成信号的剧烈扰动,甚至丢失。

(据新华社3.4讯)

猜你喜欢
低层扰动极光
一类五次哈密顿系统在四次扰动下的极限环分支(英文)
唯美极光
神奇的极光
关于低层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探索
极光是怎么产生的?
住宅楼层影响寿命
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研究
神奇的极光
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探讨
天津大神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生境修复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