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们的教学更多趋向于模式化,训练学生无限接近标准答案,以至于很多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很难达到激起他们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一些固化理解,教师应着力营造新的情境,鼓励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让学生的旧知识与新发現产生激烈的冲突,从而对文本产生新奇感,使得理解能够更深入。正如语文新课标在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思辨”这个词来源已久,《中庸》中就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应如此,需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愿意深入思考探究,勇于质疑批判,让他们学会思辨。笔者在思辨性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鼓励学生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后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有效延伸与拓展,让学生主动深入文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首先要想学生有自己的观点,需鼓励学生跳出各种参考资料的解读以及固化理解的思维,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引导他们用合乎逻辑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其中还需强调理性阅读,强调客观性。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约定俗成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历史人物,在这样的思维影响下,学生的答案也都偏于单一性。在《苏武传》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们总结苏武的人物形象时,抛出了一个问题,“苏武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家吗”,并让学生用文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多次的思辨性练习中,学生很快就能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如苏武在得知副中郎将张胜参与劫取单于母亲阏氏失败这件事时,最先说到是“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他深知自己负国,惭愧至极而准备自杀,作为一国使者,遇到这样的危急情形时,他没有想着怎么去解决危机,维护大局,慌乱中只想着自杀谢罪。如果真的自杀成功了,岂不坐实自己参与谋反活动而畏罪自杀了吗?这时置使团其他人于何地,置国家利益于何处?不得不说此时的他处事不周,不算个合格的外交家。确实,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苏武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关乎两国之间的关系,一名合格的外交家应该有处变不惊,随机应变的能力,并时刻保持大局观念。另外他对自己的手下参与政治阴谋毫无察觉,没有政治敏感度,对属下看管不力,不能洞悉周边人物,这样的苏武在这千变万化的复杂外交活动中是注定失败的。
在对人物的评价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性格的形成以及其所作所为都是事出有因的,善于寻找原因也是思辨教学训练的一个重要过程。如苏武外交的失败并不能完全怪罪他,历史记载苏武“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一个管理马厩以及宫内园中鹰犬等涉猎之具的人,在没有任何外交经验的基础之上突然被任命出使匈奴,对于苏武来说,这项任务本就超出能力范围。而且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外交家是需要不断打磨的,需要多次的实战经验的。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认为苏武是具有成为优秀外交家潜质的,如果历史多给苏武几次外交经验,那么流芳百世的不仅是他忠贞不二的爱国精神,还会有他优秀的外交能力。
另外教学中适时的延伸与拓展,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认知,还能拓展其阅读视野和知识范围,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当学生养成一定的阅读与思考习惯时,就能更好地让他们形成思辨性思维,促进形成新的学习体验与感受,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文本的延伸与拓展有很多方式,如从文本的内容入手,或是主题、亦或是文体都行。
在这里笔者选取了对李清照的《声声慢》文本内容的延伸。在诗歌的教学中,诗歌中意象对于学生来说总是很难像作者那样注入情感,那对诗中“愁”的感受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李清照,笔者便布置了一份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李清照诗词中有关“大雁”“黄花”的句子,并介绍词句写作的背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去阅读,不仅能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懂得人物,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果然第二天课堂上学生积极展现自己搜索的诗句,畅谈句子的背景及人物情感。最后我将学生所说的诗句归纳到一起做总结,关于“大雁”,李清照在“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以及“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诗句中表达的是对远在异地的丈夫赵明诚的思念。如今,大雁仍在,想借信传递自己的思念,可是收信的人却已不在,内心如何不愁!而“花”这个意象,是李清照格外偏爱的,在她的诗词中有很多咏花的诗。“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表达的是对梅花的喜爱与赞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之“瘦”,比人之瘦,由花到人,寄托了自己对身处外地的丈夫思念。而如今斯人已逝,喜欢的黄花也是满地消损,如此景象怎能不悲伤欲绝呢?在对这两个意象的延伸中,学生对“大雁” “黄花”有了深一层的理解,对这份“愁”的浓厚也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拓展能力等。
关于课堂的拓展,笔者认为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是非判断标准,教师可在学生个性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设置拓展题目,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世界,梳理是非标准。
如学习《苏武传》,可拓展为:“你认为苏武持节牧羊19年是一种愚忠吗?” 又如《将进酒》的拓展题目可以是:“如果你是唐玄宗,你会重用李白为官吗?为什么?”这些题充满着思辨性,学生往往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更深邃的层次去探究、质疑,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激发学生各抒已见,只要言之成理,都给予肯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个性认知能力、思辨能力。
当然,课堂的延伸拓展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在把握准确性和适度性上立足文本和学生的学情,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延伸与拓展,忌喧宾夺主,脱离文本,漫无边际。在这样的思辨性教学下,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指日可待,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也能真正实现。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