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文化休克中的应用

2021-04-06 03:23万梅胡蓉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手术患者循证护理

万梅 胡蓉

[摘要] 目的 探討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文化休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6—10月本院在手术室实施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常规等,观察组针对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所有入组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手术室相关文化休克指标,统计围术期观察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及两组术前准备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相关文化休克指标中文化环境的陌生、文化沟通障碍、文化适应能力障碍、个人支持系统、孤独感和态度改变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观察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如沮丧、恐惧、焦虑和绝望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手术室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文化休克发生率,调整患者心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 循证护理;手术患者;文化休克;负面心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04-0162-03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reventing cultural shock of surgical patients

WAN Mei   HU Rong

Hemodialysis Room, Ji′an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Ji′an   34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cultural shock in surgical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the operating room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such as general nursing,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postoperative nursing routine, etc.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surgical patients, and conducted telephone follow-ups on all the patients during their hospitalization and within 1 month after discharge. The related cultural shock indicators in the operating room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unted, as well as th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 and total hospital sta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unfamiliar cul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cultural adaptation ability obstacles, personal support systems, loneliness and attitude changes of the operating room related cultural shock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roportion of advers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such as depression, fear, anxiety and despai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ultural shock, adjust the mentality of patients, and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Surgical patients; Cultural shock; Negative psychology

循证护理最先于上世纪末引入中国,具有慎重、准确且明智的特点,能有效的适用于当前医疗现状,且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实施上主要通过将护士的个人技能与临床经验有机结合,综合判断患者个体化病情[1],以价值观念、治疗愿望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制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2]。医疗过程中的文化休克,主要是指患者对于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迷离、排斥、恐惧、焦虑及抑郁感觉[3]。该概念最先于美国人类学博士奥波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4]。目前国内针对文化休克的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主要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文化休克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10月本院在手术室实施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所有入组者均签署入组同意书同时申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年龄18~50岁,排除严重全身感染者、急诊者、化脓性胆管炎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18~50岁,平均(39.3±1.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16例,初中及以下者24例,手術耗时15~60 min,平均(31.3±1.6)min;观察组男9例,女31例,年龄18~50岁,平均(39.4±1.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15例,初中及以下者25例,手术耗时15~60 min,平均(31.4±1.5)min。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耗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常规等。

1.2.2 观察组护理干预  观察组针对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首先提出手术相关患者文化休克的问题,针对其进行大量文献查阅,并根据所提出的手术相关患者文化休克相关问题,找出针对性资料,取得循证医学支持,通过专业的技能操作与临床实践,制定更好解决手术相关患者文化休克问题的方法并付诸实施。具体实施上首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进行准确评估,护士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民族、信仰、医疗费用来源、文化程度等进行综合了解,为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打基础,尽量将患者可能发生的文化休克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及精确评估;随后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做到举止得体、衣着大方、平看对方、神情专一、眼神坚定等,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其尊重,提高治疗信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尤其对于清醒患者,同时关注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疼痛情况等,减少其因疼感而诱发的紧张、焦虑与惧怕心理。同时应注重护理人员整体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纯熟的操作、认真的工作、积极的态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度。最后建立良好的社会协调气氛,提高患者家属对其支持度,对患者的相关背景,如家庭状况、公司背景等有一定了解,并与患者家庭成员及公司成员进行相关沟通,加强其对患者疾病的支持,以更好的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所有入组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手术室相关文化休克指标中文化环境的陌生、文化沟通障碍、文化适应能力障碍、个人支持系统、孤独感和态度改变的发生比例,统计围术期观察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如沮丧、恐惧、焦虑和绝望的发生情况,并针对两组术前准备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相关文化休克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室相关文化休克指标中文化环境的陌生、文化沟通障碍、文化适应能力障碍、个人支持系统、孤独感和态度改变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围术期两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比较

围术期观察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如沮丧、恐惧、焦虑和绝望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前准备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手术室内的文化休克主要是因患者所接受的治疗场所、环境及治疗过程所产生,具有一定的条件复杂性,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便会产生一定条件不适感,严重者将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悲观的想法,对患者的手术治疗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5]。对于手术室内患者造成文化休克的因素有多种,如日常生活活动、风俗习惯、信仰、文化程度等,加之手术过程中的复杂环境、患者对自身疾病所缺乏的医学相关知识,进一步加重患者文化休克的发生,继而导致患者生命健康的负面影响[6]。故针对手术患者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救治患者能力最强中心,针对患者实施手术麻醉、抢救等多种医学干预的重要场所。任何手术及麻醉刺激对患者而言均是一种极为强烈的应激源,无论何种手术,患者术前多存在明显的担忧、恐惧等负面心理,另外进入手术室的陌生环境因文化环境的变化,患者的社会角色发生显著改变,导致其思想压力增大而出现较大不适感。本研究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下文化休克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相关文化休克指标发现,观察组手术室相关文化休克指标中文化环境的陌生、文化沟通障碍、文化适应能力障碍、个人支持系统、孤独感和态度改变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针对手术室患者实施文化休克相关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文化休克相关指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比较围术期两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发现,围术期观察组患者存在不良心理状况,如沮丧、恐惧、焦虑和绝望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针对手术室文化休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调整患者心态有重要价值。最后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针对手术患者的文化休克现象实施循证护理,对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积极意义。

针对手术患者护理干预上,需要把握客观与主观两大影响因素[7]。护理人员应通过积极主动的态度了解患者情况[8],帮助患者减少或减轻文化休克带来的负面影响[9],搜集患者各方面材料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处于文化休克状态[10],进而进行快速有效的干预,缩短患者文化休克时间[11-13],对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14]、改善患者预后均有重要意义[15-17]。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室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文化休克发生率,调整患者心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冯冰,时忠丽,朱荔芳,等.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管理策略探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8,41(6):445-448.

[2] 李玉銀,刘彩.手术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心理月刊,2018(10):106.

[3] 王敬阳,马榕,宋真.品管圈在降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文化休克发生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8):116-118.

[4] 樊明明.食管癌手术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34-235.

[5] 李春艳,王国力,董博.冠脉造影病人文化休克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4):121-122,124.

[6] 刘健.住院患者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8):2351-2352.

[7] 闫敏.护理部干事文化休克的原因分析及干预[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2):183-184.

[8] 吴爱玲,王小桃,钟卉卉,等.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后患者文化休克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2):99-102.

[9] 赵迎春.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手术后患者文化休克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6):103-106.

[10] 张洁,丁艳琼,李娜.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病人术后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14):1716-1718.

[11] 陈巧仪.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121,125.

[12] 郭小花,沈琦,刘玉姣.以循证护理为基础音乐放松疗法在择期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9):134.

[13] 胡丽萍,谢红玲,王嫔.预见性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8):20,22.

[14] 张立.探究循证护理对手术室患者的护理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3):56-57.

[15] 肖瑶,杨慧,胡娟娟,等.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循证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9):1302-1307.

[16] 陈韵琪.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J].中外医学研究,2015,(2):154-155.

[17] 肖慧艳,赵桂萍,李淑梅.48例直肠肿瘤患者文化休克现象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7):114.

(收稿日期:2020-07-06)

猜你喜欢
手术患者循证护理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关于术前心理护理减轻术日紧张的研究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