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赫《a小调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之《庄板》

2021-04-06 19:20陈桂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音奏鸣曲巴赫

陈桂华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巴赫与《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被誉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他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后来成为著名的宫廷乐长,其作品主要是服务于宗教礼拜。巴赫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庞大,几乎包含所有的音乐形式,主要分为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在器乐作品中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被誉为“小提琴演奏的圣经”。

《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由三首奏鸣曲和三首组曲组成,三首奏鸣曲分别是g小调、a小调、C大调奏鸣曲,组曲分别是b小调、d小调和E大调组曲。奏鸣曲是专为教会或是教堂而写的,组曲则是世俗音乐。三首奏鸣曲严格遵循奏鸣曲形式,以“慢——快——慢——快”四乐章组成,以a小调奏鸣曲为例,则是“庄板——赋格——行板——快板”;赋格即第二乐章,是整首奏鸣曲的轴心,第一乐章像是一首曲子的前奏,第三乐章是间奏,第四乐章通篇的单音,像是一个乐曲的结尾。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把复调音乐推向巅峰的作曲家;复调作品意味着不止一个声部,而是由双声部及以上声部组成的作品,这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十分困难,虽然没有跟帕格尼尼或是其他炫技性作曲家的作品那样的高把位,或是十分快速的速度要求,但却能很好地呈现一位小提琴手在演奏技术上的掌握程度及其个人的音乐修养。

二、《庄板》的演奏方法分析

《庄板》是《a小调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它与第一首奏鸣曲(《g小调奏鸣曲》)的柔板有所不同,庄板的速度比柔板更缓慢,且作品更是多了庄严的气氛,节奏更为复杂,但旋律线条没有那样《柔板》的朗朗上口,因此《庄板》在技巧上稍微难一些;在演奏《庄板》的过程中,我们要同时兼顾左手的准确性和右手的流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作品表现出来。

(一)左手音准的准确性

音准是表现音乐的首要条件,也是每位小提琴或是弦乐器演奏者的终生追求。如上文所提到,此奏鸣曲是一首复调作品,因此在《庄板》中许多双音或是和弦的演奏,都需要我们细致的分开练习。

《庄板》中第一个和弦便是“噩梦”的开始。第一个和弦由一个纯八度(a-a)和两个大三度(a-c、c-e)组成,在练习时我们先用空弦对准三弦上的四指a,然后再去找底下g弦低八度a,这时g弦上一指的a会比平常我们习惯演奏的要稍稍高一些,那么我们在演奏时要有意识的去调整一四指的关系,然后再从低到高依次去找后两个大三度的手指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演奏最后一个大三度(c-e)的时候,c即二指需要往前挪动一些,由于小提琴在演奏双音或和弦的时候使用的是纯律,而定弦中使用的是五度相生律,而五度相生律得到的大三和弦中的三音是不协和的,在纯律中这个大三度的关系要近一些,因此c在演奏是为了音程的协和要稍高一些。

在练习这个八度抑或是诸类双音或和弦时,我们在练习时候要把演奏单音时候起落指运用起来,每个音都敲在指板上,然后感受手指间的关系、距离;而不要用手在指板上摸音,这样练习只会事倍功半。

在同一小节的第二拍的f使用四指伸指可以减少右手的跨弦压力。伸指中同样可以使用起落指来练习,而会出现的问题是在f-e的交替中出现的滑音痕迹,因此在交替的时候,左手需要先放松然后再挪动,若是直接挪动,则会出现明显的滑音痕迹。

(二)双音的练习

双音演奏是小提琴手必备的硬功夫,但也是许多小提琴手的噩梦。从本科到研究生的演奏练习中,我慢慢摸索到一些练习双音与和弦的心得。一开始笔者进入一个误区:用手指去调整音准,这里的“用手指调整”意思是首先想用肌肉的记忆去调整双音中出现的音准问题,这是一个有点自欺欺人的办法。在小提琴的学习中,若要提高手上的技能,首先要解决的不是手上的问题,而是先提高耳朵的监管能力;同样,我们在双音练习中,通常会在拉不准的时候,第一时间说自己耳朵差,这是一个逃避问题的借口,这么说似乎所有拉不准的音都可以归结到耳朵不好,我认为我们应该理性的、积极的去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经常对双音的敏感度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双音的熟悉度过低,甚至在拉一些音程或和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样一个效果,但若把它换成单音,那么这个音准问题就会好很多。当然从中有手指框架的稳定问题,但是意识的转变更为重要。当我们去说一个音准与否或找一个音的时候,通常是从我们的经验或是记忆中去找到音、辨别这个音准不准。其实,可以得出音的准度是比较而来的,我们首先要建立这个音程协和的音响效果的记忆、感觉,在练习中感受手指间的关系、距离,以耳朵做把控,调整音准。

双音出来的声音效果与单音是不同的,双音是两个声音碰撞出来的感觉,协和的双音碰撞会产生两个音外之音,如庄板中的f-a这个小三度,若是协和,它会碰撞出f-a外的音,若演奏时旁边有大提琴,当演奏f-a这个音程足够协和时,大提琴的D弦也会振动。在练习时,我们先不急着去找双音的感觉,我们先听清两个音,同时脑袋也要清楚两个手指头应该要干什么,若是音程的连接,我们不妨先按着双音的手型,但右手分开拉上下声部的旋律,熟练后再进行双声部的练习;这样不仅能清楚上下声部的旋律走动,而且能让自己清楚两个手指应该干什么。我们常常在拉一些双音的时候,稀里糊涂的就拉过去了,相信通过分开练习会让手指和脑袋更加清晰。

同样是两个音的碰撞,协和的碰撞像是石头扔进大海里,会掀起同心圆般的涟漪;而不协和的碰撞则是如石头扔进小溪,波澜不动;在练习双音时要仔细听清和辨别两种不同碰撞的效果。现在我以为,在双音的练习中,意识的调整,声音效果的记忆,比手上的练习更重要,且音准的准度是没有极限,需要终生追寻,因此:听到比拉准更为重要。

(三)特殊节奏型

在练习《庄板》或巴赫无伴奏的作品时,我们通常会采用小拍子来练习,即以16分音符为一拍。由于以16分音符为一拍,在中间便会出现一个二对三的特殊节奏型。练习时可以先把三连音分为六个音,即FF-EE-DD,每一拍有三个音,也就是在第二个E打第二拍,找到感觉后便能去掉多余的音,直接按照谱面演奏。

(四)跨弦

在《庄板》中,我认为跨弦是一大难点:单音间的跨弦、单音接和弦的跨弦。单音后接和弦的跨弦需要左右手紧密配合,在练习时可以先放慢速度,先作单音和和弦低音的连接,左手要先行于右手;由于我在演奏中常常会把和弦前一个音拉短,因此笔者会有意识地拉长一点;这样才能做到干净无痕迹的跨弦和换弦。

在接和弦的跨弦中还有一个难点,在笔者演奏《柔板》的时候常常出现。在跨弦时,常常为了声音的干净和乐句间的连接,过于关注右手纵向的运动,以及平面间的转换,而忽略了弓子横向的运动,加上常急于去转到旋律声部,因此低音经常都不清楚或是根本没有;那么在练习的时候,如上文提到的意识的重要性,在演奏时有意识的去考虑横向的运动,在拉音程或和弦时弓速可稍快一些,尽可能地多用一些弓子,从而使整个旋律走动起来。

(五)和弦的演奏

在巴赫的作品中,和弦的演奏也有所讲究,演奏时弓杆稍往外侧,同时要注意演奏平面;而在学习巴赫作品前可以先练习《克莱采尔42课》的第13课分解和弦的练习,有助于演奏平面的把握以及平面间的转换。

三、作品风格及其演奏法分析

当代演奏巴赫风格和派别主要有三种:浪漫主义、原样主义、新古典主义,而本文谈及的是新古典主义的演奏风格,新古典主义的演奏风格朴素、自然、有节制,在现代弓琴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实现巴洛克时期的演奏效果。

(一)运弓

在演奏《庄板》的和弦及一些长音时,不能像演奏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一样弓子一直持续;在《庄板》中这些和弦和长音需要收一下,跟钟声一样,发出的声音是一种类似减弱的音响效果。在演奏时开始要稍微冲一下,但不能有音头,而后弓速减慢,出来的声音是有弧度的,而不是一条直线。

这是由于巴洛克的弓与现在的弓不一样,当时的弓子弓尾比弓头轻,自然出来的声音便是有收的效果;且当时用的是裸羊肠弦,裸羊肠弦不像现代的尼龙弦反应一样快,要稍微给点力才能发出声音。弓子走动中要放在琴弦上,换弓尽量不出现痕迹,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和弦或双音的换弓,更是需要注意;练习时可以先找到旋律声部的感觉,再加上伴奏声部。

(二)颤音

在《庄板》中颤音(tr)与平常演奏不同,平常会采用正打,而此作品要采用反打。F这个音上的颤音演奏出来的效果应是g-f-g-f-g-f;这是因为反打颤音才能回到本音上,而颤音不宜太快或太密,颤音的头g音要稍微撑一下。

(三)揉弦

演奏巴赫的作品要十分注意揉弦的使用,当时的揉弦起到的只是一个装饰的作用,因为当时小提琴没有腮托或是肩垫,持琴的方法也不可能像现在的揉弦一样的大幅度和高频率,因此每个长音后稍稍加一些便可以。

(四)强调低音声部旋律

演奏巴赫作品时许多人会忽略低音的走动,光想着高声部的旋律。《庄板》是复调作品,每个声部各司其职,都有各自的旋律,因此在演奏时需要平衡、分配好每个声部,注意低音声部旋律化。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二重奏的作品,我们不妨加入另一把小提琴,一把小提琴演奏旋律声部,另一把小提琴只演奏低音或伴奏声部,这样能更好地抓住低音声部的旋律,在独奏时不断模仿或是在再现双提琴演奏的感觉。这个办法不仅在《庄板》中可以使用,在《赋格》的练习中也是一个妙计。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巴赫《庄板》这首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巴赫小提琴无伴奏作品中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发现、学习、把握。帕尔曼曾说过:“从技术和音乐的深度来讲,巴赫《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都比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还要艰难。”因此,这些作品值得我们不断去练习、思考与研究。

以上仅是我在笔者浅薄的小提琴知识基础上对《庄板》及其演奏方法的理解与练习心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演奏还是要寄望于今后不断的练习与研究。

猜你喜欢
双音奏鸣曲巴赫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手机上的奏鸣曲
巴赫
郑樵“双音并义不为假借”平议
春天的奏鸣曲
曾侯乙编钟双音原理解析
西夏语人称呼应类动词的双音化
OEHLBACH(奥勒巴赫)MATRIX EVOLUTION
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