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方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成了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推动了各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使得全球进入了大融合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景象,尤其是音乐艺术百花争艳,无论古今艺术,都有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中国,古筝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表演艺术,令人百听不厌,优秀的古筝演奏人员更能向听众展现出这种乐器的魅力,吸引更多后继者,为其传承奠定基础。但当前古筝演奏过程比较粗放,许多演奏人员的技艺不到位,有的缺乏对音乐作品的深入剖析,无法充分表达出作品所要传达的真正思想,主要原因在于情感表现力的缺乏。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古筝演奏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及其表现,以推动我国古筝演奏表演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古筝是一种乐器,也是音乐表演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演奏不能枯燥无味,而要向观众传递出丰富的情感,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见,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的好坏影响着表演效果,其作用不可低估,首先表现为情感表达有助于增强表演活力,提升艺术感染力。当古筝演奏人员的专业知识丰富,善于把控情感表达,就能让整个古筝表演过程变得绘声绘色,以情动人,从而赋予音乐作品较强的感召力,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更为重要的是,古筝演奏人员如果能以恰当的情感表达来进行二度创作,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将之与音乐作品原有思想情感进行融合,则会让古筝演奏效果更加勃勃生机,活力无限。
任何艺术活动的成功表演,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而且与表演人员的演艺功底息息相关。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演奏人员若是机械地弹奏作品,肯定不会弹出动人的乐曲,也难以让整个古筝演奏曲变得光彩夺目,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情感表达。那么,在古筝演奏中,若要充分体现曲目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演奏人员必然要融入内涵丰富的情感表达,确保表演效果能打动观众。也就是说,将情感表达贯穿于整个古筝演奏的始终,且要合情合理,不夸夸其谈,必定能让听众感受到真情实意,从而产生艺术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审美享受”。不管怎么讲,古筝演奏要以情动人,表演效果要能凝心聚力,一旦弹奏出发自内心的个人情感,则会实现“琴音合一”的演奏效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表演境界。
中国古筝是一种传统乐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产生、发展与民间民族音乐紧密相关,可以说古筝演奏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来讲,它非常注重“气韵美”,其中“气”代表着“生动的形象”,“韵”代表着“含蓄的意味”,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共同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古筝曲。实际上,“气韵美”的形成,也是情感表达在古筝演奏中的表现,演奏人员只有将“民族情感”传达到位,将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挖出来,才能以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弹奏古筝曲,让整个演奏变得音质美妙,气韵十足,更能打动听众。一句话,将情感表达合理地渗入古筝演奏过程中,有助于表现演奏的气韵,烘托演奏效果。
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人员的古筝演奏的效果也不一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情感表达效果有高有低。大体上讲,影响古筝演奏情感表达效果的因素较多,而最突出的一个因素则是演奏人员是否具有极高超的演奏技巧。由于古筝是一个独特的乐器,它对演奏技巧的要求较高,若是不懂古筝的演奏技巧,凭借感觉去弹奏,自然不会弹出优质的古筝曲,甚至会让整个古筝演奏曲难以吸引公众。一方面,只有极其高超出众的演奏技巧,才能充分表达音乐作品的深层内涵,为增强音乐表现力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当演奏人员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时,自己也会更加自信地弹奏乐曲,并能展开想象力,创新古筝音阶,进一步提升古筝演奏的情感表达效果。
古筝一开始来自民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尤其是传统古筝演奏的技艺独特,是其他一切乐器所无法企及的。与此同时,传统古筝演奏技艺是否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筝演奏情感表达效果,传统古筝奏技艺强调了古筝的音色、韵律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古筝演奏风格的平衡,令整个古筝曲更加抑扬顿挫,美妙宜人。从技术上分析,传统古筝演奏注重手法的动作,比如:左手“润饰”,右手“取音”,核心的演奏技巧则是“左手的韵、右手的音”。其中,单音技法是古筝演奏曲的基础,左手用来改变弦音,右手技法控制着“单音”、“多音”、“持续音”等,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左手与右手的相结合,才能展示出优美的古筝曲,并将作品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古筝演奏也不例外,其从古至今也随着“改朝换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现代古筝演奏既沿袭了传统古筝演奏的一些技巧,也吸收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当然,不同的演奏技巧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演奏效果,在情感表达效果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即现代古筝演奏技巧也是影响古筝演奏情感表达效果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例如: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赵玉斋采用了“双手交替演奏和弦”的方法,打破了传统古筝的“单手古筝演奏”的方法,赋予了古筝演奏的现代演奏技法,丰富了古筝演奏的情感内容,让情感表达效果更加耐人寻味。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很早就产生了一大批音乐艺术乐器,像古筝就是一种倍受世人欢迎的民族乐器。在不同的地方,古筝的演奏风格也不尽相同,主要受当地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经济水平等种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也就出现了各类流派的古筝乐器。正因为如此,古筝演奏人员必须了解不同民族乐器的演奏风格、音色呈现、情感表现形式等,做好因地而异,才能演奏出特征鲜明的古筝曲。为此,提升古筝演奏的情感表现力,必须培养演奏人员的古筝演奏理论。
例如:在平时的古筝演奏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不同古筝流派的理论知识,展示相互之间的风格差异,最终让学生在古筝演奏中有效把控民族情感的表达。
在审美情趣日益提升的今天,增强古筝演奏过程的情感表现力,演奏人员一定要深入剖析创作背景,了解音乐作品创作意图,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其中的情感内涵。例如:在演奏古筝曲之前,演奏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熟悉古筝曲目的创作背景,反复练习,深入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以及作者的思想变化情况,然后才能在正式的演奏中轻松自如地发挥个人的演奏水平,同时传达出古筝曲目的真情实感。更为重要的是,古筝演奏一般都比较含蓄,既包括了文化特色,又有特定的艺术形式,这就要求演奏人员深挖潜藏在曲调背后的情感因素,对其进行二度创作,从而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情感共鸣。
不论演奏人员的技艺有多高,都需要以音乐作品内容为基础进行演奏,充分把握古筝曲目特色,否则只会是空谈琴音,难以感动观众。在我国,古筝艺术的发展已经千年历史,门派众多,曲目各有特色,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依然受到现代人的追捧,尤其是古筝曲表达的情感细腻,引人入胜。为了更好地传承古筝艺术,有必要提升古筝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力,把握古筝曲目特色,做好演奏效果恰到好处。
例如:在古筝流派中,“山东筝派”的曲调灵活,跳动性强,演奏风格以左右演奏技法为主,美妙动听;“河南筝派”注重“上下滑音”的运用,让人感觉不到任何“过度感”,古筝曲调似行云流水,情感表达特色十足。
艺术语言不仅包括演员的歌唱、琴音等,还包括肢体语言,良好好肢体语言运用往往会起到升华情感的表演效果。所以,古筝演奏过程中情感表现力的提升,需要演奏人员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反复训练个人的肢体语言,比如:肢体、身体、表情、眼神、手势等的身势语的合理配合,可以更好地向观众传达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古筝曲目内容为“秀丽山河”时,演奏人员就可以采用符合情感表达的“表情”,应当呈现出“欢快”、“愉悦”的表情。当然,在此过程中,古筝演奏人员还可以融入个人对曲目的感悟,不断实现二度创作,增强肢体语言的情感表现力,可以让古筝乐曲的演奏效果更上一层楼。
总之,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情感因素的地位至关重要,充足的情感表达可以大幅度提升古筝演奏效果,并且可以赋予音乐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古筝演奏人员必须展示出这门古老乐器的独特艺术魅力,既要拥有一定的训练技能,又要恰当地渗入情感,确保古筝演奏曲富于感染力。不管怎么讲,古筝演奏要以情动人,整个过程都要渗入饱满的情感,尤其是融入演奏者本人的情感表现力,让古筝演奏效果更加生动,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会更加意味深长。作为演奏人员,平时要积累知识,学习优秀的古筝音乐作品,理解其中内涵,并在生活中增强自己的情感感知能力,优化个人的情感表达技巧,以便从根本上将古筝演奏曲演绎得形象逼真,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