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路历史的见证

2021-04-06 06:41文|
中国公路 2021年4期
关键词:养路工养路戈壁

文|

老一辈养路工人扎根戈壁、积极向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祖国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甘肃乃至全国一代代交通人奋勇前进的时代精神。

周恩来总理赠送给甘肃省酒泉公路总段安西公路段十工道班(以下简称“十工道班”)的“东方红”牌推土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路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机械设备、测量器具、施工与养护技术规范、手绘图纸、西北公路建设者使用过的最简单简陋的生产生活用具,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关怀甘肃乃至西北交通发展的各种珍贵历史图片资料,秦汉以来反映道路发展的历史资料、碑刻拓片……这些珍藏在甘肃公路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都见证了中国公路发展的艰难历程,映射着一代代养路工人为中国公路建设付出的艰辛劳动。

发展史源远流长

“吾念甘肃公路,史绩昭昭,鸿烈煌煌。华夏先祖辟玉石之路,汉武雄才凿空‘丝绸之路’,后乃有甘凉大道及甘新公路”。甘肃公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形成于夏商时期,后来周人祖先在迁徙过程中,又开拓了泾、渭间的交通。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时期,甘肃通往西部的道路已经成熟,当时秦朝修筑了秦直道,该线路起于关中,通往河套平原,连通内蒙古、甘肃省和陕西省三地,全长750余公里,其中在甘肃境内的路段长约160余公里,是当时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

原交通部副部长刘锷为甘肃公路人题词

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经甘肃到亚欧各国的商贸道路,作为国际贸易通道的“丝绸之路”横贯全境,其中甘肃段沿线“列置邮亭”,设立了80多处邮驿,形成了“列邮置至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荣局面。

养路工人在漫天黄沙中作业。

毛驴刮路车

站班之间开展劳动竞赛,用秤称铁锨头重

周恩来总理赠送给十工道班的“东方红”牌推土机陈列

养路工人御寒衣物

宋元以后,随着政治中心逐渐东移,海路开通,陆上国际贸易趋于衰退。清末时期,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重新整修了陕甘新大驿道,这也为近代公路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神秘的“1079部队”

“1079部队”是20世纪40至50年代养路工人的代称,“1”代表扁担,“0”代表箩筐,“7”表示洋镐,“9”表示铁锨,养路工人带着“1079”生产工具,肩扛、筐抬,架桥修路。为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他们赶着毛驴刮路车(养护工具)不间断地在路上巡视养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作期间,渴了他们就喝凉水,饿了啃硬馍馍,困了睡麦草堆;路刮到哪里,人就住到哪里,不论寒暑、风雨无阻。当时在民间流传有一句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走到跟前才知道是公路段的”,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开展养路工作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程度。

为抵御大漠戈壁的严寒,养路工人穿着用羊毛擀制成的毡靴,白天披着羊皮袄,晚上睡觉盖着羊毛线编织的“合被子”。在道班上,用铜锅、铁锅做饭。作业时,用芨芨草编制的抬筐和抬笆子转运砂料,木制生产用具大轱辘车在当时已经是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目前,博物馆内收藏了不同时期用于养路的多种生产工具,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公路建设养护机械的历史变迁,由肩扛、筐抬到木轮车、独轮车,从木轱辘车到轮胎大马车,从手扶拖拉机到二八拖拉机,从原始的算盘、手摇计算机到经纬仪、全站仪。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这是20世纪60至70年代养路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最流行的标语。众所周知,公路易出现翻浆、水毁等病害,因此提前开展预防性养护尤为重要,在那个物力、财力和技术十分匮乏的年代,为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各单位、站班之间经常互相开展劳动竞赛,激发职工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热情,每隔一段时间,就用秤称铁锨头的重量,并依据铁锨磨损程度来衡量每个人的工效,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

脏苦换得众人甜

1971年5月,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十工道班被评为“先进集体”,班长张富贵代表全班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李先念在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厅接见了参会代表。李先念向周总理介绍了十工道班的总体情况:“十工那地方我走过,生活条件和生产环境比较艰苦”。周总理听后,忙叫人把坐在后排的张富贵调换到前排,关切地问道:“你们道班16个人养护了39公里公路?”张富贵不停地点头。当周总理详细询问了十工道班的工作生产情况,了解到十工道班在没有先进生产机械,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对在场的记者说:“像这样的好典型,你们要好好总结,好好宣传”。往后的第三天,周总理亲自安排并赠送给十工道班一台“东方红”牌75型推土机,张富贵得知后,兴奋得一夜都没睡着。

养路工人用“抬把子”运送砂石。

据张富贵回忆,20世纪60年代中期,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过后不久,生活生产条件艰苦,十工道班也面临着粮食紧缺问题。1966年的冬天,根据上级号召,他带领养路工人,在十工六队以西的荒滩上开荒种地,每天天不亮就去垦荒,工人们呼出的气在胡子上结成了冰晶,饿了拿点干柴攒个火堆把馒头烤一下,虽然外面已经烤焦,可中间仍是冻块,啃都啃不动,使劲儿用牙咬,只留下几个白印。尽管这样,没有任何人叫过苦、喊过累,16名工人硬是靠双手开垦出了270多亩田地。来年春耕时,工人们向附近的村民借用农具播种,到了秋天,收获的粮食和蔬菜多达6万余公斤。到了次年,大家的干劲更足了,生产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上交给国家一些。在种地的同时,十工道班养护的39公里砂路,好路率接连保持上升。在全国工业交通会议闭幕时,李先念特别表扬了十工道班“亦工亦农,艰苦创业”的精神。

地窝子是养路工人们在戈壁上曾经最温暖的家,也是一代养路人艰苦创业建设公路的历史见证。安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天气变化莫测,有时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便漫天飞沙走石,工人每天身上、床上布满沙子,饭后碗底、锅底也总会沉淀一层细细的黄沙。后来大家集思广益,从平地向下挖一个深2.5米、长6米至8米、宽3米至4米的土坑,上面用粗树干做檩条,用细树干做椽子,铺上树枝条或红柳枝,撒上一层麦草,盖上一层砂土,再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正中间留出天窗用来透气,形成了地窝子,这样既可抵御戈壁风沙,又可在严冬保暖御寒。

七十年来,穿行大漠的砂砾路早已被宽阔平坦的沥青公路所代替。横贯戈壁的国道、省道已经建设成为高等级公路,当年在这块戈壁荒漠上无私奉献的养路前辈有的已经病逝,有的退休在家。1994年7月,“全国劳动模范”“抓斗大王”包起帆参观十工陈列馆后,写下了“学习安西十工道班精神,争做新时期创业精神带头人”的留言;1995年9月,时任原交通部副部长刘锷在甘肃河西视察时,题写了“向常年战斗在第一线的养路职工致敬”的题词;1996年9月,时任原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参观陈列馆后,留下了“公路事业飞速发展,十工精神代代相传”的题词。

只有铭记走过的路,才能走好未来的路。社会在进步,公路在延伸,但历史需要铭记,精神需要弘扬,文化需要传承。老一辈养路工人扎根戈壁、积极向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祖国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已经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甘肃乃至全国一代代交通人奋勇前进的时代精神。

链接:

2017年9月,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参观博物馆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深情朗诵了由他创作的诗词《公路情》。这首词先前由著名作曲家雷蕾谱曲,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民族女高音歌唱家吴娜演唱,制作成了一部歌颂公路人的优秀作品。

公路情

林铎

伴着雨雪风沙,转过路边桥头,冬去春来,你的身影停停走走。多少回亲人团聚,成为梦中游;多少回青春失约,寂寞黄昏后。

又是春意融融,你却难得享受,夏日炎炎,你的身上汗水长流。秋风起,大雁南飞从你头上过;冬雪中万家贺岁,你一人在外头。

你默默地成为一块铺路的石头,让中国的公路连通九州。你悄悄地延伸,延伸着生命的里程,让今天的奉献光照千秋。

猜你喜欢
养路工养路戈壁
戈壁里的水波
更正
陕西省“十佳养路工”潘林森
川藏养路人:以路为业薪火相传
戈壁深处“战味浓”
“养路铁人”金宝林
国境线上一抹橘红——内蒙古边防公路优秀养路工素描
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养路
拥抱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