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冰,陈雯,林一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检验科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 福州 35001)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慢性肾病和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与先天性肾源性免疫反应有关的严重肾损害及相应的临床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因素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此我们通过检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系统状况,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1.1.1 慢性肾小球肾炎组(Ⅰ组)选取2020年1月到9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5.08±17.9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了乙肝相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所有可引起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继发病因。
1.1.2 正常对照组(Ⅱ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12±10.23)岁,体格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无明显异常。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自身抗体正常,心肝肾肺功能相关指标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排除妊娠、哺乳、体质指数(BMI)大于28的肥胖者的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检测对象在清晨、安静状态下空腹采集静脉血,分别注入含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中,含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后迅速、轻柔颠倒混匀,避免血液凝固,含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在采血后2 h内分离得无溶血的血清,所有标本均于6 h内完成检测。
1.2.2 体液免疫检测 体液免疫检测血清中的IgG、IgA、IgM、C3和C4。采用德国西门子的BNⅡ特定蛋白检测仪检测,所有定标品、质控品和试剂均为德国西门子原装进口试剂。在保证仪器状态正常,质控在控的情况下,将含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分离得到的血清上机进行检测。
1.2.3 细胞免疫检测 细胞免疫检测全血中的CD3、CD4、CD8、CD19(B细胞)和CD16+56+(NK细胞)。采用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试剂为美国BD公司的BD Multitest IMK Kit,定标品为美国BD公司的BD Calibrite 3-colour Kit和BD Calibrite APC beeds,质控品为美国贝克曼公司的IMMUNO-TROL试剂盒,细胞绝对计数采用美国BD公司的BD Trucount Tubes。将含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充分混匀后,严格按照BD Multitest IMK Kit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在保证仪器状态正常,质控在控的情况下,将处理过的标本严格按照流式细胞仪操作手册上机检测。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正态性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mov检验,性别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指标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正态性、性别间差异及指标间统计 正态性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mov检验,性别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年龄间差异和指标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结果P>0.05,表明所有数据为正态性分布、年龄间差异、指标间及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
2.2 体液免疫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的IgG、IgA、IgM、C3和C4都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体液免疫检测结果(±s)
表1 体液免疫检测结果(±s)
注:*代表与Ⅱ组相比P<0.05。
?
2.3 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的CD3、CD4和CD8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而绝对计数却减少,其中以CD4绝对计数降低最明显(P<0.05),CD19和NK细胞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细胞免疫百分比及绝对计数检测结果(±s)
表2 细胞免疫百分比及绝对计数检测结果(±s)
注:*代表与Ⅱ组相比P<0.05。
?
慢性肾小球肾炎通常由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表现为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急性肾损伤、骨骼疾病、抑郁、衰弱及免疫缺陷,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是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通过不断促进全身性炎症反应而发挥重要作用[1-2]。
体液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测血清中的IgG、IgA和IgM、水平,可以反映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本实验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IgG、IgA和IgM都比正常人明显降低(P<0.05),表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其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补体也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5),尤其C3只有正常人一半左右,这与补体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过度激活有关。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中C3转化酶(C3bBb)的形成受因子H和I调控,而针对这些因子的突变或自身抗体可以导致C3转化酶活性增强,导致活化的C3水平明显增加,另外,IgG自身抗体、C3肾病因子(C3 nephritic factor)和稳定C3转化酶(stabilizes C3 convertase)等都会阻止其失活,从而导致补体系统过度激活,补体被大量消耗,补体激活产生的碎片在肾小球大量沉积,激活下游的炎症级联反应和促进白细胞浸润,加重慢性肾小球肾炎[3-4]。
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CTL细胞),前者又称为T辅助细胞(Th细胞),后者又称为杀伤性T细胞(CTL细胞)。Th细胞参与免疫应答中抗原提呈和免疫细胞的激活。CTL细胞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比较复杂,一方面它可以像NK细胞一样清除感染的和恶变的细胞,另一方面,它可以被特异的肾脏自身抗原所激活,引起局部的损伤和炎症,并且激活的CTL细胞可以吸引更多的CTL细胞到达损伤部位,引起肾脏更大损伤以及释放更多的特异的肾脏自身抗原,形成恶性循环[5-9]。
肾脏NK细胞可通过分泌干扰素-γ诱导巨噬细胞活化,从而参与急性肾脏损伤。NK细胞在慢性自身免疫性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被树突状细胞刺激并释放细胞因子,如IFN-γ,最终促进肾脏疾病的进展。肾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骨桥蛋白(osteopontin),将NK细胞吸引到损伤部位,引起肾功能不全[10-12]。B细胞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还不是很明确,在动物模型中,IgM抗体似乎限制了肾脏的修复,B细胞的缺乏可以促进肾脏的修复。有报道,B细胞数量增加导致肾损伤,损害肾脏修复[13-15]。
我们实验结果表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D3、CD4和CD8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而绝对计数却减少,其中CD4绝对计数降低最明显(P<0.05),B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数量都减少,提示他们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同时由于B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导致CD3、CD4和CD8百分比假性增加。
综上所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比正常人降低,导致其容易产生感染并发症,从而增加其死亡的风险。因此,及时监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