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推进吕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04-04 18:32孙尚平樊秉更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9期
关键词:淤地坝吕梁市坡耕地

孙尚平,樊秉更

(吕梁市水利局,山西 吕梁 033000)

吕梁市地处晋陕峡谷东岸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沟壑纵横,缺林少绿,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全市13个县(市、区)中,有10个是国家划定的水土保持重点县,也是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4 691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9.6%,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3.6%。吕梁市曾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与贫困发生相随相伴,自然水土与生态条件差是其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吕梁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 726.17 km2,治理度达到66.2%。其中:建设淤地坝 12 221座(骨干坝308座,中型淤地坝278座,小型淤地坝1 1 635座);修建基本农田 2 302.92 km2,其中水平梯田1 465.56 km2、坝地303.37 km2、 滩地388.44 km2、旱平地145.55 km2;营造水土保持林6 225.57 km2,其中乔木林3 284.95 km2、灌木林1 112.24 km2、经济林1 828.38 km2;种草162.90 km2,封山育林902.55 km2,其他措施治理132.23 km2。水土保持持续推进,使吕梁市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通过认真学习讲话精神,结合吕梁市水土保持工作实际,我们认为:未来5年,每年大力实施好“911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即围绕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5万亩(6.3万hm2,15亩=1 hm2,下同),新建和除险加固100座大中型淤地坝,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10万亩,可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做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1 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吕梁市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历来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多年来,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水土保持成就,但与其他地市相比,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土生态基础依然薄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新形势下,研究制定全市下一步的水土保持目标任务,显得必要而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这些论述,非常符合吕梁市的水土保持实际情况。长期以来,吕梁人民在生存与发展中,坚持不懈地治理水土流失,在取得显著水土保持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未来5年,吕梁的水土保持怎么办?该做些什么?经过大量调研,我们认为:应大力实施以旱作梯田、淤地坝和小流域治理为主的“9111”工程。这项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实现吕梁稳定发展、不再返贫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吕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这既是符合吕梁实际的重要战略抉择,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迫切要求。我们作为新时代水土保持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站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定力,全力做好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1.1 新增和改善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5万亩

新建坡改梯1万亩,完成新增小流域治理面积10万亩;改善基本农田20万亩,改善提高退耕还林面积40万亩,实施封禁治理面积10万亩,营造水保林等13.5万亩。

1.2 新建和除险加固100座大中型淤地坝

淤地坝始终是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亮点工程之一。实施淤地坝、发展坝地和下游坝滩联治工程,在防洪减沙的同时,可有效增加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当地致富步伐。1988—2007年间,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吕梁市的岚县确定为汾河水库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区,大力实施了以淤地坝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起到了拦沙保库的预期作用。目前,全县共兴建淤地坝57座,坝内淤地、坝下游沟道垫滩造地,坝滩联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汾河安澜、保障供水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8年5月16日,走进岚县汾河上游重点工程阳湾骨干坝,站在坝顶,只见整个大坝区域及周边绿荫覆盖,村民们正在平展展的坝滩地劳作,展现出了一幅令人心动的田园美景。 阳湾骨干坝于1990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积14.2 km2,设计洪水标准50 a一遇,校核洪水标准300 a一遇。工程由大坝、放水涵卧管和溢洪道三大件组成,坝高18 m,坝顶长187 m,总库容117万m3,其中淤积库容42.6万m3、滞洪库容74.4万m3,设计淤积年限20 a,可淤地9.73 hm2。目前已拦泥沙19万m3,淤地3.67 hm2。 该骨干坝的建成,为坝滩联合整治创造了良好条件。先后在大坝上游两大支沟进行了河道整治,通过修建格坝、平整田块等垫滩造地33.33 hm2;在坝下游开挖排洪渠,建设格坝引洪淤地,共垫地18.90 hm2。通过实施坝滩联合整治,共建成高标准坝滩地52.23 hm2,阳湾村共510口人,人均达到0.102 hm2,为当地农民群众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岚县的经验,为新建和维修加固100座淤地坝提供了参考。

1.3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万亩

吕梁市地貌以黄土丘陵沟壑为主,坡耕地多分布在丘陵上,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坡耕地多灾低产,多年来,为了解决吃饱饭的问题,持续以修梯田为中心开展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现绝大部分坡耕地已被改造成了梯田。实践证明,修梯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减轻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加速脱贫致富的关键措施。

石楼县义牒镇褚家峪村位于县城西南17.5 km处,村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全村总人口805人,劳动力250个,耕地总面积430.34 hm2,人均耕地0.53 hm2,其中坡耕地总面积407.27 hm2,占94.6%。

2014年,该村人均占有粮食385.14 kg,人均纯收入2 075元。 2015年,该村开始实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通过3年试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新增高标准机修梯田407.27 hm2,1 hm2按增产粮食 2 025 kg计算,每年可增产粮食82.47万kg,在为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的同时,也可大大加快致富的步伐。该村村民张四儿,全家5口人,种植耕地5.5 hm2,大部分为坡耕地。2015年试点工程项目实施后,其坡耕地全部修成了大块宽幅的梯田,并于当年购买黑矾100袋,猪、鸡粪等有机肥50 m3施入,2016—2017年连续2年单产都在7 500 kg/hm2以上,年收入均达到8万元以上,成了村里的小康建设状元户。

与此同时,借助工程项目实施,该村增加生产道路12.7 km,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成的梯田使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平均每年可拦蓄泥沙21 250 t,提高了流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了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面源污染,促进了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恢复,大大加快了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石楼县的经验,为坡耕地综合治理提供了典范。

1.4 小流域综合治理10万亩

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山西省创造的水土保持重要经验,效果良好。走进中阳县下枣林乡小流域综合治理现场,映入眼前的是延伸到田间地头的一条条混凝土道路,一棵棵错落有致的核桃,一眼眼排列有序的旱井,一片片刺槐、侧柏生态林,一处处坝滩联治的造地工程,一幅幅山水田林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崭新景观。我们把这种治理模式形象地称为:山顶核桃林戴帽,山间生态林缠腰,沟底坝滩联治造田,田间井路环绕浇园。

(1)选准主导产业——山顶核桃林戴帽。 近年来,下枣林乡党委和政府,紧紧围绕“核桃富民”的战略选择,在大力实施机修梯田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优质核桃经济林。据统计,全乡现已发展优质核桃林1 500余hm2,初步形成了下枣林、付家塌、岔沟和吴家峁等4个规模达66.7 hm2的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1 000余元。全乡规划核桃林发展面积1 666.67 hm2,人均 0.166 7 hm2,将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

(2) 突破“瓶颈”制约——田间井路环绕。 核桃林易于管理、丰产高效,核桃容易保存、用途广泛,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效的优势产业。干旱缺水、灌溉设施不全、交通不便,是制约核桃经济林进一步发展壮大、提质增效的最大瓶颈。为打破瓶颈,乡政府以通达工程为依托,沿路配套旱井,初步形成了“集雨方便、交通纵横”的核桃林集雨灌溉系统,成为“以路集雨,发展灌溉”的典范。如今,在集中连片的核桃林地,全乡硬化田间道路30 km,沿路打旱井500余眼,从而提高了农民群众栽植核桃、管理核桃、靠核桃增收的信心,对助推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十分有利。

(3)改善生态环境——山间生态林缠腰。 近年来,全乡在坚持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还在山坡上大搞径流林业整地,大规模栽植刺槐、侧柏和柠条等生态林,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水土不下沟。据2020年统计,全乡林草面积现已达到8 000 hm2,林草覆盖率大大提高。

(4)扩大基本农田——沟底实行坝滩联治。 为了有效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近年来,全乡将打坝淤地与治滩造地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据调查统计,全乡现有淤地坝100余座,淤成坝地200余hm2,年拦蓄泥沙76万m3。“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这是当地群众对淤地坝作用的形象概括。在淤地坝的滞洪拦沙保护下,对下游实施滩涂治理,可在短期内扩大基本农田面积。坝滩联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将充分发挥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的作用。难怪神圪塔村党支部书记高吉成说,坝滩联合整治是解决吃饭的“粮食囤”,绿化荒坡荒沟是改善生态的“奠基石”。

中阳县的经验,为深化小流域治理提供了参考。

2 大户治理,值得拓展

20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山西省总结出了户包治理小流域的新经验。顺应改革发展潮流,90年代又涌现出了一大批购买“四荒”治理的水土保持大户。这些水土保持大户,大多是依靠党的好政策先富起来的农民拔尖人才,他们致富不忘故土,发财惦记乡亲,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与恶劣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以高尚的情怀,着眼长远,顾全大局,注重高质量发展,对小流域进行长期的系统治理开发,产生了可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这方面,柳林县昌盛农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就是其中的好典型。昌盛农场在20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吕梁实际的水土治理模式,即“山顶人造小平原,缓坡全部修梯田;陡坡营造乔灌林,道路旱井配套齐;沟沟岔岔都打坝,蓄水浇灌战大旱;立体开发种养加,新型产业大发展”。目前的昌盛农场,已成为水利部命名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已打造成了集林果业、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餐饮住宿业、休闲旅游业等六大绿色产业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粮经林草牧立体种养,以基地促加工,以加工带基地,带动周边 3 000户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了高质量发展,昌盛农场兴建了青藤编织的绿色长廊、幽静的园林和碧绿的湖泊,让游客怡情漫步,观鱼戏水;修建了依山而建、别具风格的宾馆、写字楼,供人们休憩、用餐和办公。整个区域,展览馆、润泽园、文化广场、德育碑等设施俱全,并新建了拓展训练区、红色纪念馆、农家动物养殖区、农副产品销售区、垂钓休闲区、特色烧烤区、汽车电影区等。在这里,既可观赏又可采摘,既可餐饮又可办公,昔日的荒山秃岭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人间天堂。既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贫困山区依靠科技脱贫致富蹚出了新路,真正成了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上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昌盛农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实践证明,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是新时代经济不发达山区实现致富、防止返贫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根本措施!

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集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现实条件下,像昌盛农场这样由水土保持大户进行治理的形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水土流失治理组织形式。

3 强化领导,协调配合

当前,吕梁市的水利改革已步入深水区,随着机构重组,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持续大步推进,客观上要求必须强化领导,协调配合。

3.1 加强领导,求真务实

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与协调指挥下,市水利局主要领导和分管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全力推进完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机制,真正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局领导要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深化改革,提出具体改革事项和要求,并落实到责任科室和责任人。

3.2 科学规划,引领指导

多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科学规划是保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要改变过去那种各部门规划单立、项目独立、各自为战的做法,就必须由市政府组织各部门,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尤其是“十四五”规划。在规划引领指导下,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要站在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振兴山区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能力、防止返贫的战略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科学编制。

3.3 加大督查,具体落实

市水利局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要配合行政监察部门,加大对各县(市、区)水土保持工作的督察力度,随时了解各地的进展情况。对工作进度缓慢、推进乏力的,要求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分析原因,提出具体整改意见,限期整改,迎头赶上;对经多次督查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的县,对主要领导要进行约谈,并通报批评,年终综合考评不能当先进,干部提拔暂不考虑;对工作积极主动、大有作为、成绩突出的县,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干部提拔优先考虑。

3.4 创新机制,社会参与

水土保持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新时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能否干出新的大业绩,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机制创新。针对目前丘陵山区农村的具体情况与特点,要通过大户带头、先干后补、以奖代补、典型示范等办法,动员社会公众参与。要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将预防保护放在优先地位,在综合规划引领指导下突出重点治理,在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区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监管上狠下功夫,为吕梁市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民更富再创佳绩,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淤地坝吕梁市坡耕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坝系工程除险加固防洪标准与洪水组合探讨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坝系工程除险加固时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问题探讨
吕梁市土蝗发生趋势预报
吕梁市科协举办功能食品开发研讨会 同时吕梁市第一家科技工作者之家共建单位挂牌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清水河县淤地坝管理体制改革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