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

2021-04-04 17:46潘远婷
现代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重庆市重庆现代化

潘远婷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404199)

1 引言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我国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不充分,这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与突出短板。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带领作用,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出谋划策。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处丘陵地带,在农业现代化方面有很大的改革空间。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农业现代化平均水平。可见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处,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要想实现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补齐重庆等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探析重庆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文献评述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行了研究。程静、冯永泰[1]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时,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应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农业机械化发展为核心、以农业绿色发展为方向。黄亿红、鲁春光[2]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应以技术创新为方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李道亮[3]指出农业现代化应从“互联网+”发力,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资本、技术、资金、人才的灵活配置。文丰安[4]指出我国要发挥乡村振兴的带领作用,保障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付城、刘媛[5]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从优化政策结构、发挥政策作用等四方面出发。吕恒宇[6]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应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村教育服务以及加大农产品市场监管力度这四个方面发展农业现代化。史易姗[7]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大力发挥农业金融的助推作用。

已有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文献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这些文献主要是关于现代高效农业,鲜有关于西部地区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研究。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探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3 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3.1 从传统维度看,存在小农耕种与规模化经营矛盾

自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重庆农村土地包产到户这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一直流传至今,这使得土地所有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家庭承包过程中,土地受到地理位置、肥沃程度、交通便利程度、灌溉便利条件等的影响被平均划分,这导致了土地零碎化,不利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

3.2 从发展的维度看,城乡发展不平衡

由于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其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近几年重庆经济总量不断提升,2019年重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6.08%,农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重庆城乡发展中存在“乡村病”问题。以空心村、基础设施缺失、公共资源错配、农村资金净流出且存量不足、要素自由流动阻碍等为特征的“乡村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重庆市农村经济社会全方面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阻碍了重庆市农村现代化发展。

3.3 从地形维度看,丘陵山地不利机械化生产

农业现代化表现形式之一是农业机械化生产,但重庆地处丘陵地带,不利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丘陵山地地形条件复杂,地表落差较大,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的土地细碎化,增加了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本,加大了基础设施修建难度,同时也使农耕质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丘陵山地地势对重庆市农业现代化的阻隔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丘陵山地不利机械化使用,降低机械作业的可行性;第二,丘陵山地公路较窄,阻碍农机供给;第三,地形条件还会加大重庆市和其他平原地区农民收入差距。

3.4 从人的维度看,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重庆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重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质量不高。沿海发达地区较高收入、高城镇化水平吸引了大批重庆农村青壮年,导致重庆农村剩余人口普遍为劳动能力较弱的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此外,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且受小农意识的影响,还依然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接受新的专业农业知识较为困难。此外,农村地区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且缺乏培训的情况下,重庆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3.5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看,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重庆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冶金、建材业等传统工业得到发展,由于这些高污染的传统工业的布局在离农业区较近的地方,加之重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农业区产生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近年来重庆城镇化和人口都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城镇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农用耕地,导致人均耕地数量下降。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出现了,例如毁林毁草陡坡耕种,加上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

4 乡村战略下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探索

4.1 坚持党的领导,走重庆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从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再到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全面的控制,无一不是因为坚定不移地坚持了党的领导。现在“十四五”规划的序幕已经拉开,党中央依旧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跟随党的步伐,优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推进农村经营制度创新,处理好农产品与市场的关系,重庆市政府强化农业发展保障机制,正确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推进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4.2 提升乡村与城市关系的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最重要的是破除妨碍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从土地要素来讲,提高农村土地市场化程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人才要素来讲,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留住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从资金要素来讲,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下乡,投资农村特色产业,健全农业现代产业体系。

4.3 进行技术创新,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

重庆市应加快推进农田“小改大”“零并整”“坡改缓”等宜机化改造,建设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农田。应加强技术创新,发明适宜丘陵山地的机械化生产器具,提高机械化生产规模与水平。根据重庆市颁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开展土地平整、新地开荒,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道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搭建桥梁。此外,对于重庆所处的丘陵山地地带,根据重庆特有的农业自然资源,要因地制宜应优先发展现代山地绿色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

4.4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升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维护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以此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农业现代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高素质农民这一主体。首先要重视农村教育,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和受教育的水平。其次要逐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农民。

4.5 坚持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实现“天人合一”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第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根据重庆丘陵山地地形,适宜发展林下养鸡、稻田养鱼等模式,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第三,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对农业生态的破坏者依照相关法律严惩不贷。

猜你喜欢
重庆市重庆现代化
重庆客APP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边疆治理现代化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