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徐嘉颜,潘伊明,倪震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 100037
2015 年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6 年8 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部署“健康中国”建设。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2017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019 年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味着健康中国战略成为国之大计,各行各业都应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2020 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指出,要“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健康中国建设整合“健康国家”理念,“全民健康”思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与健康服务产业的系统工程[1]。 众所周知,对社会个体而言,健康是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对于国家发展来讲,健康亦是实现国家发展宏伟愿景、开创光明美好未来的强大根基[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健康观念与健康意识逐步提高,保持身体健康的期望愈发强烈,因此,“健康中国建设”理念的提出是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相契合。 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型三级公立医院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主战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为国家级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作为心血管病防控领域的“国家队”,着眼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全局,围绕新时代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提高全国的心血管病防控水平做出了系列实践和探索。该研究以阜外医院的实践为例,探讨大型公立医院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①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上供给不足、 分布不均衡,且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 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尚未形成。当前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和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城乡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差距悬殊。根据2010—2015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显示,三级医院中的医疗资源规模高速膨胀,三级医院的床位数、员工数、业务收入、诊疗人次、入院人次等各项指标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持续上升[3]。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宏观统计数据还是微观调查数据, 均表明了患者趋向于选择大医院诊治,存在“小病大医”的问题,进而加重了“看病难”的难题[4]。②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纯性医疗资源投入模式存在局限性,已不再适合全面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 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针对改善人民的健康问题均投入了较多的资源和精力,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得以延长。 然而事实上,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甚至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 据调查发现,中国居民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 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阻肺等4 大慢性病的致死数已经占中国居民死亡总数的79.4%[5]。 ③卫生人力资源不足, 难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虽然我国的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在持续改善,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和占比在不断提高,收入结构逐步调整,但是,仍然存在着医务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医院药师、技师数量占比持续走低,工作负荷较大以及中国医务人员收入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等问题[6]。 医护比是衡量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截至2017 年,我国总体的医护比尽管达到了我国医院的分级管理标准,但与全球和发达国家的要求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7]。
国家在新时期对公立医院发展提出了新的转变和要求,公立医院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这要求公立医院管理者要勇于识变、应变、主动求变,将公立医院的战略规划及实践举措融入到健康中国事业中。因此,该文基于公立医院的功能和定位,围绕公共卫生、疾病预防诊治、健康管理3 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彰显大型公立医院本色。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充满机遇与挑战,公立医院该如何定位和发展,如何确立适应新形势的医院发展战略和规划,是需要每位医院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首要问题。 阜外医院依据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相关要求, 结合医院实际,在秉持“用心守护健康”的核心理念基础上,确定了“建设国内引领、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心血管医疗、预防、科研转化、人才培养核心基地”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实现由单纯性医疗中心向医学中心转变”“将心血管病防治的主战场由医院转向社区”的核心目标,致力推动心血管病防控“预防为主,以基层为重点” 的国家方针。 在政府领导下,阜外医院致力于基层医疗卫生心血管病防控能力的不断提升, 探索新时代社区健康干预新模式,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和服务的完善不断努力。从70 年代“首钢模式”在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模式上发挥的奠基性和示范性作用,到现在21 世纪借助互联网+智慧医疗和AI 技术可穿戴设备, 正在探索建立的社区慢病防控新模式,旨在通过增强社区人群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和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
2009 年发布的新医改方案中提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健康中国2030 建设规划中也提出“全民健康,共建共享”的目标,这意味着公益性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不可动摇的方向[8]。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益性是其基本定位,公平可及、群众受益是医改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公共卫生任务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具体体现。大型公立医院应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规定程序落实医院内部公共卫生工作机构和人员,做到医院公共卫生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责任、有考核,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阜外医院通过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对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33 个项目点约400.6 万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干预管理超过90.7 万人;完成31 省市/兵团38 万基层机构近173 万基层医务人员的高血压等心血管专业知识和规范管理培训, 合格率从54%达到近100%;实施了对90 万社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建议和临床诊疗指导,使其"三高"控制率提高3 倍;并通过自主研发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在职技能培训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诊疗辅助决策工具、基于建立大数据的诊疗质量评价和反馈工具, 以提高基层医生的疾病诊断能力,“将心血管病防治的主战场由医院转向社区”。
公立医院承担了医疗、教学、预防、科研、管理等职能,大型公立医院以解决疑难杂症、危急重症为主要服务内容,在区域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 大型公立医院应将产品发展重点放在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救治病种难度上,明确服务产品,找到推进途径。阜外医院是国家级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也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地,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疾病而享誉国内外,积极履行国家队的使命与担当,视“提升我国整体心血管疾病防控和服务能力”为己任,持续在构建心血管技术协作网络、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等方面发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阜外医院致力于推进心血管病专科医联体建设,促进全国心血管病救治能力整体提升。自20 世纪80 年代初牵头建立心血管专科技术协作网络起,阜外医院一直努力加强对二、三线城市医院心血管专科的可持续帮扶,不仅对协作单位进行技术支持,更提供对学科整体建制的帮扶,同时将协作单位纳入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体系,为协作单位提供全方位、可持续的帮扶。 1982 年至今,心血管专科技术协作网络不断发展壮大, 累计已经覆盖28 个省的264 家医院,共促成44 家医院开设心外科,使30 家医院心外科得以复苏,29 家医院心外科得以重组和发展。 除此之外,阜外医院领先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心血管病专科联盟,截止目前,在云南、河南、深圳三地已树立了区域医疗中心的典型,大幅度的提升了当地的心血管病诊疗水平和质量。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之际,公立医院管理者应将眼光放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全局,从健康中国角度出发进行医院的学科布局和建设。 阜外医院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积极探索从传统诊病治病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扩展,成立全国首家“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所在地,阜外医院切实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2030 战略规划,于2020 年9 月11 日成立了国内首个“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包含临床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健康教育中心和社区防治中心4 部分),并成立专业委员会,试图在国家层面上为国内同行打造国家级的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学术支撑和医学促进工作平台,迈出了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移的实质性步伐,努力创建深扎根、广覆盖的生活方式干预技术体系,探索远程居家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管理模式。依托临床康复工作建立生活方式干预技术体系, 借助互联网+可穿戴技术探索远程居家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管理模式,让生活方式培训技能渗透到各行各业,让更多人群受益。 阜外医院打造国家级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平台,从专家角度发出专业性的倡导, 呼吁医学工作者争做大医生,做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者,增强每个人作为自己健康责任第一人的意识,也呼唤更多社会媒体的参与,加快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方式、技术在全社会的普及和推广。
信息化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好帮手,公立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可实现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变革和进步,通过信息化与医院管理业务的高度融合,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阜外医院全面推进现代化智能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基于内控的智慧医院管理平台,实现对人、财、物的精细运营管控;通过分析临床数据,实现对医护个人客观精准测评;搭建医改模拟测算工具助力医改政策调整,医改后物耗占比下降;部署智能药柜、耗材柜等,节省护理时间。以信息化为抓手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搭建集人工智能辅助和自我纠错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诊疗平台,平均手术时间缩短20%,病历书写速度提升50%,病案首页无差错率大幅提高。 搭建互联网医疗管理平台,研发上线抗生素使用智能监管一体化平台、发门诊智能问答机器人。 结合患者医疗服务主观获得感和系统功能提供效能, 通过大数据、5G 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重塑和拓展医疗服务模式,将智慧医疗服务建设覆盖患者入院全流程和全方位,为患者提供多样、智能、精准的医疗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获得感和满意度。
阜外医院作为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领头羊在新时代“健康中国”行动中,积极履行国家队的使命与担当,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努力。 但在取得初步实践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 比如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 受援单位所在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存在优秀医学人才不足、引进难、留不下的现象,而作为派出单位又会因支援分院建设出现人力资源紧张的困难。 基于阜外医院在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和经验,大型公立医院在今后应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公益性的导向,积极协助搭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勇于开拓,不断创新,通过实践和探索为更高层面制定政策及形成共识提供确实依据,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