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雪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近年来,科技力量日益强大,计算机和互联网高速发展,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校踏上了信息化建设道路,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未达到预期目标,不利于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因此,新时期,积极探索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路径与原则是必要的,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其中功能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中,一方面要保证软件的功能,另一方面需要对高校的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推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减少管理问题出现。良好的功能结构能够有效管理学校,即便是在管理系统中存在诸多数据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起到管理效用,辅助学校进行决策,降低错误选择出现的可能性,提高数据准确性[1]。在功能结构的支撑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为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保证整体管理效果。
一般来说,高效管理信息系统是不同架构组合而成的,通常为三层集成架构。通过对现阶段使用的管理系统分析可知,不同数据呈现了分散性特征。例如,针对于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而言,其主要是由单个系统自主管理[2]。再如,高校的人事管理系统亦是如此,在具体使用时,仅仅需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即可。该系统的三层构架实际上为三个不同方面的层次,一是数据层,二是界面层,三是应用层,层次不同,特点存在差异,功能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应用层在高校管理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枢纽,简单来说是为数据层和界面层的沟通搭建的桥梁,使二者交流更加便利,为使用者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采用相应的使用方法,并输入有关数据,就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提高使用效率,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界面层顾名思义为提供界面信息的架构,也是供读者使用的,在界面层输入有关数据,便可获取相应的信息。数据层在高小管理信息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储存数据信息,既可为数据的安全性保驾护航,又能够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强化对数据信息的管理[3]。
在当今高校发展中,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被提上日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该系统构建的重点,也是核心要素,为了提升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科学性,应该坚持相关的原则[4]。
针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信息不仅要保证全面,而且还要具备合理的理论依据。同时,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完整,既要反映出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进程,又要映射信息化教育现状。另外,在实际构建过程中,还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建设,自始至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属于大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不同民族之间也有区别,所以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定位信息化程度。无论何种管理信息系统都存在复杂性,所以必要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需尽可能完善系统性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5]。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环节,还需要坚持求真的原则,既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免因为信息存在误区,引发不必要的管理问题,阻碍高校发展。针对于信息的指标,需要注重遵循易简不宜繁的原则,秉持宜少不宜多的宗旨,正确使用,促进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对于所选的信息内容,务必使其具备全面性,应反映学生所用到的各种信息。随着高校的发展,学生的增多,信息量也会与日俱增,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难度。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其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促使学生信息指标简单实用,以实用性原则为基准,强化高校管理。
在进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属于重中之重,应提升重视程度。在该环节,最主要的是立足于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标准的统计,以统一的标准为基础[6]。与此同时,需要结合实际,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系统,增强管理信息系统质量。之所以要建设绩效的评价系统,主要是因为能够结合年度资金、系统的资金投入所占份额等有关数据来明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水平,了解所获得的成就。另外,通过统计数据标准,还可根据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系统的基本设施状况等,探索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信息系统的水平,做到实事求是,针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改善,优化管理成果,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高校进步和发展[7]。在促使数据标准化之后,还应采用规范的管理办法,以落实管理工作。
要想有效构建管理信息系统,高校需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创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加大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资金投入。同时,高校领导要主动学习先进的信息化建设思想,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放在关键的位置。由于该系统建设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所以需以强大的人力、物力、资金为支撑,离不开各种设备的支持,要求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标准和要求,建立多个部门,并立足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且科学的规划。为了发挥最大效用,不仅要促使每个部门作用最大化,而且还要把多个部门联系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构建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高校领导者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并以身作则,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8]。值得高度注意的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进程中,既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又要确其与高校信息建设相适应。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学生是重要的主体,所以还需要强化学生对于管理系统的理解,使其更好的配合,削弱管理阻力。除此之外,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办公是较为常见的形式,是提高信息化水平的主要路径。为此,高校在科学合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还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网上办公的能力,大力创新传统手工办公模式,以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长此以往,能够促使信息化理念落实到每个角落,使得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高校师生能够积极采用信息化模式,为高校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为了构建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成效,进行管理信息化系统流程的优化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全方位优化管理质量,为高校发展提供助力。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处、招生处等相关部门之间应该积极进行合作,减少管理漏洞。在高校学生入学开始,要想提升管理水平。应及时进行学生学号的编制,并将其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相应学号中记录学生的有关信息[9]。在这一基础上,可通过查询功能、调阅功能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学生信息录入环节,应该保证学生信息的时间顺序正确,并确保能够形成完整的流程,也就是有序记录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相关信息,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的监管,另一方面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信息数据的提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基于此,需要提高科技投入,借助多种形式的研发,全面提高技术队伍水平。在具体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中,要优化开发手段,尽量避免盲目外购有关系统,一是因为外购软件存在一定的风险,影响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发展;二是由于购买成本比较大,经济性差。通过研发应用系统,自主维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加科技含量,培养和留住科技人才,锻炼队伍,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为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若是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则应该选择专业软件公司合作,建立一套良性的合作机构[10]。实现互利双赢,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率,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创设优越的校园环境,增加竞争实力。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涉及范围广泛,数据与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是十分重要的,其属于管理信息系统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为此,在系统构建时,不仅要保证所应用的程序具有适应性,而且还要确保相关数据完整。这就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与技术标准,优化信息沟通体系,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在数据的维护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确保原始数据完整、真实,以便使得所构建的信息管理系统发挥真正的作用,推动高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了促进信息系统高质量运行,还需要对高校的各种凭证记录,对报表的内容、台帐等进行多角度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若是发现冗余部分,则应该即可消除,如果发现残缺部分,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补充和完善,给信息流向的合理性作出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维护,有利于实现管理业务的规范化。在数据的正确建立基础上,还能够促使原始凭证统一化,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诸多便利条件。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应以高校内部网为基础。为此,应大力进行高校内部网的建设,在保证网络稳定性的同时,应做到组织管理信息。另外,在信息网络建设中,应对平台的选择加以重视,特别是在服务器模式的选择环节,需要以最先进的浏览器为主。要想有效防止系统漏洞出现,还应该引入防火墙等技术,建立优质的高校内部信息网。信息网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应全力以赴做好信息网的监控工作。在系统构建中,要派请专人监控信息网,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当中,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并发挥辅助决策作用。信息网管理人员需要主动承担起自身职责,定期集中网内信息,在做好全面分析工作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总结,将合理的分析结果传给有关部门,真正发挥数据信息作用,使信息管理系统为高校管理全面服务,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科技环境下,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是高校管理学生的重要工具,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相应的构建原则,大力引进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保证统计数据标准,及时解决数据标准等相关问题,以良好的姿态应对新的挑战,保障高校信息化良好发展,创设优良环境,推动高校更上一层楼,使其朝着现代化、先进化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