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莉 郑艳坤 钟慧 蔡琰 李洁琼 李丽
天津市盐碱水资源丰富,在大量的盐碱水养殖试验中摸索、提炼出一套实用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本文介绍了天津盐碱水养殖中品种选择、苗种投放、模式建立、投喂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和成品收获等技术要点,旨在为各地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天津盐碱水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水产养殖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滨海型盐碱水养殖的典型代表。2019年天津市内陆水产养殖面积为2.3万公顷,盐度大于1的盐碱水养殖面积占85%以上,因此利用好盐碱水,对发展现代渔业,促进渔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十三五”期间,天津渔业工作者对盐碱水养殖中的水产养殖品种、养殖模式、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病害防治等技术开展了研究,通过对耐盐碱品种引进与筛选,集成了适合天津地区滨海型盐碱水域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为天津市盐碱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
水源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中的规定。水源地水量充足,供水稳定,取水方便。水源地无污染源或没有对水质产生危害的活动。每年对水源地进行调查和水质监测确保水源水质。
选择通风向阳,池型整齐,规格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1~4:1,水深2m~3m的池塘为宜。养殖区内水电路及配套设施齐备完好,每个池塘配备独立分行的进排水渠,进水口和出水口应安装过滤设施,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每亩池塘配备0.38kW的增氧设备为宜。
在苗种放养前进行池塘清淤消毒,防止底泥中的致病生物对养殖的水生生物产生危害。消毒药物用量和用法要符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池塘在上年末养殖品种出池后排干池水,风干晾晒,第二年3月~4月进行池塘清整,挖出过多的淤泥,清淤深度15cm~20cm为宜。清淤后放养前进行药物消毒,可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亩用量50kg。在池塘四周挖若干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其中,加水化开,不待冷却即向四周、塘底和坡壁均匀泼洒。也可采用带水清塘法,漂白粉50g/m3(有效氯含量不低于30%)或生石灰125kg/亩~150kg/亩溶解后全池泼洒。
药物清塘后10d进水,进水时用60目的筛绢网做成锥形袖网进行过滤。水源紧张的池塘要一次蓄满,并在放苗前两周进行肥水。施用绿肥400kg/亩~450kg/亩或有机肥200kg/亩~250kg/亩,也可采用硫酸铵2kg/亩和尿素2kg/亩、过磷酸钙1kg/亩进行全池泼洒,适当加入果酸和微生态制剂。池塘理想状态为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水中浮游植物以绿藻、硅藻、金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以枝角类为主。
选择适合本地区盐碱水养殖的品种可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经多年试验,天津地区可选白鲢、花鲢、鲤、鲫、草鱼、团头鲂、大鳞鲃、卡拉白鱼、鲈鱼、白鲳、罗非鱼、南美白对虾、青虾、罗氏沼虾、河蟹等。
选择外表无病无伤、游动活泼、规格整齐的优质种苗。苗种来自正规苗种生产企业,并经过检疫合格,投放前对苗种进行常规消毒。苗种投放密度根据水质条件、养殖模式、苗种规格、养殖技术、生产需求而确定。
盐碱水养殖主要包括精养模式和混养模式两种。
1.精养模式:采用主养南美白对虾套养鱼。5月底至6月初,每亩放养1cm/尾左右的淡化虾苗3万尾~5万尾,也可每亩放养2.5cm/尾左右的淡化虾苗1.5万尾~3万尾。套养鱼类可选择滤食性鱼类,每亩放养80尾~150尾白鲢和花鲢(比例约4:1),一般4月之前投放完毕。也可选择凶猛性鱼类如鲈鱼、白鲳等,每亩放养50尾~80尾。
2.混养模式:混养模式分为鱼虾混养和鱼鱼混养。鱼虾混养是主养淡水成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淡水鱼通常3月份投放完毕,南美白对虾在5月底至6月初投苗,每亩放养1cm/尾左右的淡化虾苗2万尾~3万尾,或每亩放养2.5cm/尾左右的淡化虾苗1万尾~1.5万尾。鱼鱼混养是选择耐盐碱的鱼类按照一定投放比例进行养殖。
放苗后开始投喂,以投喂主养品种的配合饲料为主,其中主养虾饲料蛋白含量不低于35%。采用“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方法,每天投喂2次~3次,日投喂量3%~5%。投喂量随天气、水质、养殖动物的生长及健康状况等适当增减,遇天气变化或摄食量突然增大予以减量或停喂。不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及添加剂,不使用变质和过期的配合饲料。
当池塘白天溶解氧<5mg/L,夜间至凌晨溶解氧<3mg/L时,开启增氧设施。每7d~10d测定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碱度、盐度等理化指标。水质要求参考如下:pH7.5~9.0,溶解氧4mg/L以上,氨氮0.6mg/L以下,亚硝酸盐0.1mg/L以下,透明度保持在20cm~40cm。根据测定结果,使用光合菌、EM复合菌、硝化细菌等,使氨氮、亚硝酸盐氮控制在养殖水质要求正常范围内。主养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可适当补充乳酸钙和钾肥进行离子调控,增加水中的Ca2+和K+。通过调节使Ca2+≥50mg/L,Mg2+≤300mg/L且Mg2+/Ca2+=3~6;K+≥30mg/L,Na+/K+=20~30。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苗种入塘前进行疫病检测,养殖期间每日巡塘观察苗种摄食活动情况,每半个月检查1次鱼虾病,流行季节做好防控,减少病害暴发和传播。发现疑似患病鱼、虾于水面游弋应及时捞出。养殖池塘如发病,结合水质、病害等检测结果,要适时泼洒二氧化氯或碘制剂进行消毒,养殖中后期饲料中每10d~15d添加VE、牛磺酸等,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渔药投入品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每日巡塘,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如实记录养殖种类、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病害发生情况及症状,用药名称、时间、用量等内容。生产记录应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收获前要注意遵守休药期,确保上市水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的要求。起捕前15d内不得使用化学药物,起捕前1d~2d应停止投喂。活鱼运输工具应符合卫生要求,运输用水要求清洁无污染、水温适宜,中途换水量不超过2/3,温差不超过5℃。运输密度要合理,尽量保持在适当的低温下运输,配备增氧设备和增氧剂,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
通过在天津地区盐碱池塘进行水产养殖,进一步验证了采取先进渔业技术的重要性。微孔增氧技术可以提高池塘的溶氧水平,加快池底有机物的分解,减少病害的发生。微生态制剂可以调控水中的氮磷等物质,有利于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另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在池塘周围开发台田种植,一方面可以利用池塘中的尾水对台田进行灌溉,另一方面池塘中的淤泥也为台田提供了天然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