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针灸治疗骨伤科病人的效果

2021-04-03 16:42:22王维科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8期
关键词:施针病号骨伤科

王维科

青岛黄岛骨伤医院,山东 青岛 266515

中医针灸包括灸法和针法。针法指的是在我们的中医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毫针)遵循特定的角度刺入到病人的身体内部,结合提、捻、转、插等手法对人身体的特定位置开展刺激实现我们的治疗效果。刺入点叫做人体腧穴,也可以称为穴位。我们的人体一共含有360多个正经穴位。灸法指的是用预制的灸草或者灸炷在人身体表面特定的穴位上进行熏熨和烧灼,通过热的刺激去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目前临床上用的最普遍是艾草,因此也称作艾灸。骨伤科的病号大都是因为伤筋动骨引起血液运转不流畅,体内出现淤血阻滞。中医针灸法是把针法和灸法结合起来把人体相应的穴位进行经络贯通,气血得到调理,真正做到标本兼治。下面为我医院用中医针灸疗法对骨伤科的病人临床治疗的资料[1]。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我随机抽取了我们医院骨伤科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100名患者,这些患者都是采用了中医的针灸治疗方案,我整理这100名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整理分析,全部病号都是用中医的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法来进行治疗。病人平均年龄为51.2岁,最大的为80岁,最小的19岁,其中男性病号为54名,女性病号46名。44名颈椎病病人;6名腱鞘炎病人;还有40名病人为软组织损伤,22名病人为急性软组织部位损伤,18名病人为慢性软组织部位损伤;6名关节炎病人;4名肩周炎病人。

1.2治疗方法 最为基础的就是要用专业的和严格消毒过的针灸专业工具,在开始针灸时,首先要在病号的病灶的位置像韧带、肌肉、关节等位置找出病号的压痛点,疼痛的位置经常有出现肿胀的情况,此刻的肿胀位置要彻底消毒。然后在肿胀位置进行针灸2到5针,我们要采用28号或26号的粗针,如果肿胀的部位过大,可以在病号的肿胀位置处针大约10针。如果发病的位置在关节处,就要参考疼痛的部位在关节的缝隙处、滑囊处或关节肌腱附着点处进行施针;针灸方法通常用泄法,像用插、提、转、捻方法来针刺,做到中等程度的刺激;如果病号是小儿就针刺可以不需要留针,但对长期得病虚弱或年老者就需要采用插、提、捻、转实施针刺,可以进行局部部位的温灸或程度较轻的刺激,针刺要大约30分钟留针。

1.3疗效评判标准 如果经过治疗,病号的临床症状没有消失,各项身体的体征没有变化则为无效;如果病号的肢体功能比进行治疗前有变化,临床症状出现较大的改善效果,病好的肢体功能有了较大的改进,病征基本上没有了则为有效;如果病号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病号的肢体活动能力和正常人基本一致,病号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经过影像检查后还是发现会有轻度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症状。

经过统计和整理数据,我们发现用中医针灸去治疗患者的腱鞘炎、肩周炎和慢性软组织部位的损伤全部治愈,治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对治疗颈椎病的有效率为96.2,而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有效率为93.8%,但对关节炎有效率和其他几种疾病相比稍微低只达到了79%。

2 结 果

下面是我们对比较普遍的骨科病的治疗方案以及发病的原因的探究和分析

2.1颈椎病 颈椎病根据病因和具体的病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类型进行辨证论治。我们要清楚的明白所有的颈椎病的主穴都为夹脊穴,再根据具体的病症针灸辅穴,针刺患者的大椎穴部位能够提高人体的阳气和增强患者的抵抗力;神经性颈椎病的病人如果肩部出现疼痛了就应该在夹脊穴位置处进行针刺肩井穴,肩胛部位的天宗穴和疼痛处。

为了避免出现颈椎病,我们要保持正确的睡姿,此外,要挑选合适的枕头,我们在仰卧时最好的枕头高度为零,为保证颈椎的生理性的前屈,最好的做法就是要在颈后方垫上个合适高度的小枕头去垫高颈椎。但是要注意枕头的高度要控制在12厘米到25厘米中间,此类的高度的枕头可以避免颈椎出现侧方向的扭曲。如果我们的颈椎有了不舒服的感,就要睡硬板床。此外还要注意抽出时间进行颈部的锻炼练习。

2.2关节炎 只用单一的药物去治疗患者的关节炎,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只是一定缓暂的效果,不能去根,炎症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痛苦,但用中医针灸法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疗,不同的炎症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案,像治疗肩部的关节疼痛,通常在肩前或三角肌处进行施针;像腕部位的关节疼痛,通常在外关、阳池、合谷处施针;像肘部位的关节疼痛,通常在曲池、尺泽、手三里处施针;如髋部位关节疼痛,通常在殷门、秩边、环跳处施针;像膝关节部位疼痛,通常在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等部位施针;而针刺的手法也是具体病情而不同,急性的关节炎要此采用泻法,进行强程度的刺激;慢性的关节炎就采用平泻平补,刺激则为中等强扶,并且可以酌情配合艾灸或温针治疗。为提高疗效,还可以采取电针治疗,来保证刺激的强程度。

2.3慢性以及急性软组织部位的损伤 慢性以及急性软组织部位的损伤在中医理论范畴中定位为“伤筋”,临床表现为经脉受损、血阻气滞引起肿胀,治疗方案通常为迅速把针刺插到病号的皮下4厘米内,但要注意的是在提插针时,如果病号出现反射性疼要立刻抽取针,“伤筋”临床上为足太阳脉部位的损伤,要施针腰部位的腰眼、夹脊、天柱、秩边、后顶部位处取穴位进行针灸能够有通脉筋、止痛化瘀的作用[2]。

总之,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在对骨伤科病号的治疗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中医针灸法对在治疗骨病时能够疏通经络、驱邪正气、活血益气等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兼治标本,维持和保证病号身体内部的平衡,能够有效减轻术中或术后的出现的痛苦和疼痛感,并且中医针灸方法没有副毒作用,治疗的成本低廉,非常容易为大部分的病号以及家属们接受。中医针灸法为我中华民族的医药学瑰宝,具有很高的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施针病号骨伤科
最多可以做多少面
得气的判断指征辨析
拨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内热针治疗腰骶部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0
认识钟表两病号
加法减法五病号
邢台市中医院骨伤科
河北中医(2016年11期)2017-01-07 07:15:55
针灸手法对针灸效果的影响分析
消肿止痛酊结合冷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