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刘荣,吕献周,程亮,涂科静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泽卷烟厂,云南 曲靖 654200)
随着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及工厂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及严格的产品抽检与投诉考核制度实施,消费者投诉、产品抽检、市场抽检等质量反馈会造成无法完成集团制定下发给卷烟生产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面临高额的罚款,以往机组盲目追求“产量”逐渐转为追求“质量”,在满足质量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追求产量,进而确保机组开出的成品卷烟在卷烟消费市场被投诉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完成卷烟工厂“低耗、高效”要求。
(1)完善点检制度。现有的设备采用“三级”点检制度,操作工、修理工、设备员进行逐级按照指定的项目进行检查确认,一级点检主要检查输送皮带运行情况、加热器温度情况、打胶头刮胶片磨损情况、小盒条盒钢印是否清晰、烟支交接部位烟支是否完好等点检项目,相对比较简单,二级点检项目包括烟支剔除机构、内衬纸切刀、辅料输送部位、切割部位、各个检测器是否有效、各个加热器温度波动情况等,而目前没有真正做到二级点检,没有能提前预判零部件磨损情况、机构运动位置精度,让包装设备带“病”运行,直到发现出现卷烟产品质量问题或者设备故障无法运行才进行事后维修。因此,需要修理人员持续关注设备运行技术状态,及时诊断设备故障隐患,在设备周保、月保、轮休轮保的过程中进行消除。
(2)制定保养设备调整标准。包装设备在深度的月保养后,每次投入生产时,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质量问题,基本都是零部件安装调整精度达不到要求、关键质量点保养不到位引起的,需要修理人员进行二次安装调整,这可能会降低设备有效运行效率,增加机组辅料物耗,甚至带来潜在质量风险。在现有的修理工“承包”指定机台前提下,针对每个机台设备磨损状态进行制定设备调整标准,并对操作人员保养安装过程及安装后机构相对位置精度、关键质量保养点进行二次确认,降低设备在投产过程中设备停机维修的时间。
GDX1包装机组正常运行速度在370包/min,依靠人工质检与设备自带的检测技术无法确保包装机机组各个包装流程的质量控制,偶尔间隔的质量缺陷烟包或者烟条,无法通过质检员随机巡检与操作人员定期自检能及时发现,因此,会埋下质量隐患。通过安装或升级成像检测技术,进一步提升质量管控能力与风险预警,例如,在YB25小盒包装五轮出口输送皮带通道某处,利用三个工业相机对烟包5个面质量风险点进行识别并剔除,重点是检测封签歪斜、封签长短、封签纸有无、铝箔纸搭口、商标纸折叠等;在YB55小包透明纸包装机六角包装成型轮出口,利用两个工业相机对裹包的透明纸烟包进行正面与低面成像检测,结合系统自带的弹性拨片结构对散包进行检测,极大降低软包散包烟包进入条包机的概率,同时也能二次对烟包封签、烟包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在输出转盘装置出口与YB65型条盒包装机的烟包输入通道件安装双包烟包前部检测系统,能识别烟包前部透明纸搭口宽度以及利用烟包边缘检测技术,及时识别烟包前部某部变形烟包、三次确认是否有散包烟包,并利用移位程序在输出转塔第三工位、YB65型条盒包装机输出系统剔除口剔除有缺陷的烟包、烟条。
绩效构成比例作为机组操作人员行为风向标,以往产量高、物耗低是衡量某个机组绩效决定性指标,因此,操作人员会在忙于追求产量,降低保养时间、忽略轻微质量缺陷、尽量减少维修频次与耗时,相应的质量风险增大。现在随着车间工艺质量室、品质管理科产品抽检与现场巡检得分占绩效比重增加,以及对机组产品质量奖励与考核的加重,可能产量高的机组可能绩效会低于产量最低的机组,而高昂的投诉制造单元罚款金额较大,机组人员承担的罚款比例可能将当月的绩效降低个人绩效最低历史水平,进而引导操作人员主动关注质量指标与设备运行状态,在确保产品质量前提下,提高机组产量。
针对现有制约机组包装设备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技术攻关,利用现有的精益改善项目、精益提案、QC、星光项目奖等改进活动,甚至利用劳模工作室、技术工作站的技术支持、资金保障进行课题创新,例如,封签歪斜与封签长短是制约YB25质量与产量关键质量,由于涉及封签吸纸轮、定位基准盒、F吸纸结构、接烟杆与烟包位置、下纸通道清洁度等众多制约因素,经常产生封签歪斜或者封签长短的烟包,而现有YB25小盒包装机的两个色标传感器只能识别有无封签,成像检测不能连续剔除大量烟包,会产生大量废烟包及部分封签歪斜的烟包进入YB55输入装置内,因此,需要将烟包干燥输出通道前部的封签色标传感器更换成像检测设备,能及时掌握封签成型情况,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同时,在烟包成像检测系统入口前加装烟包分离装置,避免相互首尾相连的烟包遮挡烟包底部与顶部检测位置,造成连剔现象;针对辅机更换辅料与现有YB65处理故障时候,通过人工在烟条美容器出口数条数进行查找特定位置的烟条比较繁琐,通过在烟包美容器前部进行烟条计数与在YB65输出通道增加剔除检测计数进行运算,通过触发不同功能的按钮,确定烟包透明纸与拉线更换辅料时,系统剔除一定数量的烟包后,最先进入条盒输送通道的烟包在某个烟条位置,更换烟条透明纸双面胶搭口与拉线接口的烟条以及处理故障时候需要确定从处理点之后的连续检5条卷烟位置,利用两个气缸顺序控制以及负压吸附作用将特定位置的烟条从输送通道提升一定高度运动到收容箱上方释放,也可通过定时程序自动从输送通道取出烟条提示操作工进行自检,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能提前发现质量缺陷,避免质量追溯导致的翻箱数量较大带来的物耗、人力成本的浪费。
机台操作人员是接触卷烟产品频次、时间最长的一线员工,直接决定该机台的产品质量,现场质量巡检与抽检只是随机行为,不可能全过程驻机台监督,成像检测系统受光照、定义参数设置、纸屑烟尘等因素影响,不能百分百将理想的缺陷点识别并剔除,YB25小包机干燥输出通道由于控制烟包顶部底部输送皮带动作的电磁离合器脱离吸合时间与烟包计数系统误差,导致干燥输送通道烟包数不是默认的55包烟,出现“多包”与“少包”现象,产生烟包底部挤压变形、烟包封签成直角形、烟包顶部局部变形等质量缺陷,还有因为铝箔纸跑偏或铝箔纸折叠不良产生的烟包顶部漏烟支等质量缺陷烟包,现有的小包成像检测技术识别并剔除的概率不大,尤其是铝箔纸前部过长,烟包底部漏烟支,成像检测系统根本无法识别。在GDX1辅机机组,从双包输出推杆到烟条美容器出口,无烟包、烟条外观质量检测系统,GDX1补包器补包动作与转塔间歇转动运动不匹配、双包推杆位置调整偏差过大、CT推烟杆位置不精确等众多因素可能产生烟包局部某个部位变形、烟包整体挤压严重变形,如果不能确保烟包美容器通道以及条盒折叠成型通道的烟包外观质量,则相应的有质量缺陷的烟包可能就进入成品库内。
通过翻箱历史原因进行归纳总结,质量高风险点发生在交班与生产结束前30分钟内、设备维修试运行阶段、更换包装辅料、成像检测剔除突然增加或者间隔较小剔除频次较高等关键时间点,需要操作人员及时检查烟包成像检测与YB55输出转塔剔除烟包,判断是否是检测系统误剔还是设备保养与调整问题,每次修理工在调整成像参数时候,需要利用所有带有缺陷标识的烟包进行二次确认成像检测参数调整的有效性,避免对其他质量缺陷点的漏检,多关注输出通道的烟包与烟条的质量,及时发现质量缺陷进行追溯并停机调整设备。
进行包装设备产品质量控制,首先,能够识别产品质量缺陷的源头是哪里,现有的操作人员对于设备内部机构传动原理、机构调整精度、电气控制技术、综合故障分析能力等方面知识不强,利用现有修理人员在设备故障诊断、设备维护、设备改进等专业技能知识优势,通过师带徒传帮带活动,可以通过设备月保、轮休轮保、设备检修、技能竞赛等活动重点培训优秀青年操作工,让他们接触现有的设备内部结构以及如何调整维修的,同时定期开展青年员工设备交流会,对某个频次较高的故障进行讨论分析,充分利用青年员工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现有修理工宝贵的设备维修技能扩充整个故障制约因素,制定相应的处理步骤,在操作人工技能提升的同时,设备故障等待维修时间降低、设备保养更加规范、产品质量缺陷更早发现、车间总体操作与维修水平上升等,为车间储备优秀后备修理人才。
软包机组质量管控涉及众多因素,其中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责任心与检测设备有效性关系密切,只有通过设备量控制由被动转为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卷烟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