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井控设备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4-03 15:18:53杨恒彭鑫刘炯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3期
关键词:喷器井喷管理人员

杨恒,彭鑫,刘炯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四川 德阳 618300)

在油气井开采环节,井喷事故的发生率一直比较高,极易造成严重损失和不良后果。据统计,大部分井喷事故源于油井内部压力异常,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势必会造成严重危害,善后处理工作难度非常大。所以,务必要加强对井控设备的全面化、严格化监管,从源头入手,采取各种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全面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尽可能地降低井控事故发生率。

1 井控设备

井控设备是一种预防井喷事故和溢流现象发生的预警、控制装置,在石油开采环节,精准实时地采集并科学合理地调节油井中的压力,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高效地调控存在井喷和溢流等现象的装置系统,避免油井内压力波动。在石油开采环节,井控设备扮演着无以取代的重要角色。井控设备是一个包含多个装置与系统的综合结合体,比如,井控管汇、液压防喷器控制系统以及去泥浆池等,它们在防控井喷或溢流等情况的出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井控设备管理人员务必要重视并强化对各类井控设备的严密化、高效化、全面化监管,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率。

2 井控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 井控设备管理责任意识较差

众所周知,意识是行为的引导,意识不足势必会导致行为延迟或者行为散漫。在井控设备管理作业体系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是现场管理,当时,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在施工现场,防喷意识不足,未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及时规范地管理井控设备,也不积极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监管,甚至出现了肆意放低管理标准与要求的情况,未妥善处理好效益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导致钻井勘探环节面临着比较严峻的风险和严重的安全隐患。

2.2 井控设备保养记录不全或者保养不科学

在钻井勘探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会按照企业规范和要求,积极加强对井控设备的定期化、严格化、合理化保养,不过在保养工作完成后,并未按照内部规定撰写清晰规范的书面报告,导致上级管理人员根本不知道、不清楚设备近期有无保养或者采取了哪些保养措施,难以为后期设备保养工作的开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或者方案,这样就容易出现无须保养的设备或者部位,被反复保养,而本应该重点保养的设备或者部位,却未得到应有的保养,造成安全隐患丛生,安全事故风险进一步加重。

2.3 井控设备管理不到位

井控设备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对管理人员的态度、意识等要求比较高,需要井控设备管理人员时刻保持较强的责任感,应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和要求规范合理地管理各类相关设备,加强对细节的监管和处理,及时发现并妥善消除各种隐患。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部分设备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出现了日常检查不仔细、未严格按照规定贯彻和落实保养制度等,井控设备管理不到位,容易引发井喷等相关事故。

3 加强井控设备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1 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意识

井控设备自进入施工现场后,设备管理人员即应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规定和要求,加强对设备的全面监管,无论是在进场检验环节,还是在后期维修、喷漆等环节,均务必保持谨慎仔细的态度,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和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消除隐患、解决问题,确保各类井控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设备管理人员务必要正确认识到,若未加强对设备的检验与管理,一旦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并引发安全事故。所以,管理人员应在自觉加强对井控设备的管理及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丰富成熟的经验,加强和其他管理人员的经验沟通,共同为井控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

3.2 针对井控设备制定严谨合理的事故应变计划

井控设备管理人员要善于总结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在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情况,制定严谨合理、高效可行的事故应变计划,对不同事故的应对策略、应对流程进行详细全面的明确,逐级完善应急救援、配合和应对重大井喷失控的应急能力,强化实操,通过频繁演练不断地深化和提高井控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问题,保证各项生产作业安全可靠地开展。

3.3 加大检查频率,形成大局观念

在井控设备管理中,严格规范地遵守并积极贯彻检修制度尤为重要。在井控设备正式进场应用之前,管理人员务必要组织相关维修工作者加强对设备的认真检查,一般来讲,可通过下述四种方法开展检查工作。

一是“看”,即通过观察的方式检查设备表面有无裂痕,设备运行时有无出现跑、漏等情况;二是“听”,即认真仔细地聆听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声音,若出现异响,即表示设备运行不良、存在问题,应加大排查力度,及时锁定并妥善消除故障源;三是“问”,在对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和操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发现设备异常;四是“触”,即工作人员触摸设备,感受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震动频率,并感受其表面温度。五是“闻”,即通过鼻子闻味道的方式检查系统有无异味,特别是皮带摩擦过程中产生的气味是否正常。

3.4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运用信息化技术,抓住传统井控设备管理模式的痛点,从设备检维修单位、设备管理单位到井控设备使用单位将检维修记录、配件更换记录、保养记录、使用情况形成大数据共享。

将井控装备的检维修、质量标准植入系统,让各方有标可查,确保质量合格。导入检维修标准作业指导书,检维修过程中的关键和风险项进行重点提示。各个合作单位的质检报告共享,避免设备信息、各项参数的不对等导致井控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失效,在现场使用时出现问题,通过各项记录的查询,辅助判断问题原因,“快准狠”地解决问题,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工期滞后引起更大的井控风险问题发生。

3.5 加强设备维护,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设备监管者在开展过程中,应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开展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尽可能地全面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对于设备正常运行时,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者管理不到位等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务必要按照企业规定全面追究责任,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严肃处置。设备检修者应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持续提高专业技能,譬如,在维修和保养防喷器时,检修者务必要选取合适的原料进行润滑,同时,需要合理调整清洗次数,切勿盲目地按照规定机械式保养。在放置防喷器时,为避免其内部混入泥土并堵塞钢圈槽,务必要在其下面安放一个尺寸相符的支架,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离地间距。

另外,为了放置出现防喷器被腐蚀的情况,检修人员应在此装置表面铺设一层完整的苫盖防雨布,无论是裸露在外的密封圈,还是连接螺栓,务必要严密包裹。防喷器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一旦出现密封不良的情况,势必会影响石油勘探作业的正常开展,若发现密封圈受损,需马上更换。对阀门进行保养时,应按照出厂说明书认真仔细地拆卸内部组件,对井控设备的各种仪器仪表进行规范合理地校对,全面清理阀门顶盖等各个部位存在的杂质和污垢,避免设备被腐蚀。

4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石油钻井勘探工作能否安全有效地开展,备受关注。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石油钻井勘探时容易发生井喷等事故,加强对井控设备的全面化、严格化管理,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安全管理工作者务必要进一步增强管理意识,积极履行和践行管理责任,同时,也要不断提高维修保养技能,保证井控设备运行稳定,为石油勘探工作高效高质、安全有序地开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喷器井喷管理人员
防喷器闸板导向块损伤连续油管案例及应对措施
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防喷器安装方法
井控防喷器的检测与维护分析
化工管理(2021年26期)2021-01-09 08:53:48
携手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3:56
井喷事故救援医学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研究
自升式钻井平台转喷器组装及调试流程的优化
机电信息(2015年18期)2015-04-18 05:32:40
小卫星井喷为哪般
太空探索(2014年6期)2014-07-10 13:06:11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