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芳,刘群英,张 蔚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2,yangfang9966@126.com)
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积极向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救治人员人文关怀措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道德底蕴,彰显了医患命运共同体的道德伟力。但从总体上看,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尚存在与其实际贡献不匹配的现象,特别是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人员人文关怀措施缺乏长效保障机制。制度伦理是以刚性制度和规范体系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加强道德建设的功效是个体道德规范难以企及的,它以公共理性规范主体的道德行为[1],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约束和抑制人们疏忽怠惰,激励和引导人们崇德向善和担当作为。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的风险社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亟须发挥制度优势,以制度伦理重塑德性伦理[2],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法治化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医疗救治人员人文关怀制度体系。制度化的医疗救治人员人文关怀措施,比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应激性临时关爱措施更加公正、合理、有效,更能为医疗救治人员创造激发内生动力的良好制度环境和社会风气,稳步推动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3],积极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医疗救治人员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门人”。承平之时,他们在本单位医疗保健工作中恪尽职守;危难之际,他们在各种应急救援救治战场上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技术行业,具有培养周期长、技术难度大、职业准入严、服务对象广、知识更新快、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多、责任担当重等特征,医疗救治人员是党和国家最宝贵、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医疗救治人员的主战场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坚守信念、恪尽职守,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医疗卫生人员除了履行本单位工作职责之外,还担负着各种社会公益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救治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威胁、参加重大自然灾害救援时,随时服从党和国家的调遣参加紧急医学救援,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要位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应对公共健康风险风险,用医者的妙手仁心做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为建设平安中国作出重大贡献。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中,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顾个人安危,勇敢“逆行”,英勇奋战。由于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有的不幸感染,甚至献出生命。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计,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3019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确诊1716例,占全国确诊病例的3.8%,有6人死亡,占全国死亡病例的0.4%[4]。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强化风险意识,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多次重申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强调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生活、安全、人文关怀都要保障到位。
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医疗救治人员担负的紧急救援工作和日常本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不同,属于社会责任范畴,现行医疗卫生执业规范对这种医疗救治工作的职业安全防护和权益保护都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公共健康危机考验着人类的应对能力,应急医疗救援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医疗卫生人员将更加频繁地承担各种艰巨繁重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制度的本质和优势在于公正。公正合理的制度是一种动力机制,能有效引导价值观念、规范交往行为、增强协同合作、均衡利益关系、控制社会矛盾。健全紧急医疗救治人员人文关怀制度意义重大,是以制度刚性守护健康守护者的人身安全,以长效机制解除健康守护者的后顾之忧。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健康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是党中央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5]。随着我国对提升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的高度重视,应对突如其来的、可能危及公共健康安全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和考验,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检验。当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时,需要由一个灵敏、高效、精准的应急管理系统进行事前预警启动、事中管理处置和事后评估救济,其中,队伍建设是关键。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是突如其来的灾难,但是在应对疫情过程中暴露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短板和不足。应当将应急救治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专兼职队伍建设,加大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人员的保护力度,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的能力,维护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医务人员优秀业绩的充分肯定。党中央关于尊医重卫的决策部署彰显一切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为民情怀,也为构建重大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人员人文关怀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有所改善,尊医重卫氛围悄然形成。但是,在一些地方,医务人员关心关爱措施仍未落到实处,在薪酬待遇、发展空间以及执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与其实际贡献不匹配的现象,医患信任危机和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幸福感和荣誉感,不仅影响到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也影响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人民抱薪者,必为人民铭记。疫情防控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重申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医疗救治人员及其家属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生活、安全、人文关怀都要保障到位。特别是在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的关键时刻,习近平同志情系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赴疫情防控一线调研指导,亲切慰问广大医务人员,并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和医学院校等密集出台医疗救治人员防护关爱措施,要求提高疫情防治人员薪酬待遇,做好工伤认定和待遇保障,实施职称评聘倾斜措施,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保障,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确保轮换休整到位,及时做好心理调适疏导,切实落实有困难家庭的照顾帮扶,创造更加安全的执业环境,开展烈士褒扬和先进表彰活动。以上措施解除了医疗救治人员的后顾之忧,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使之持续健康地投入战胜疫情的斗争。
患者和医者是守望相助、情感相系的命运共同体,但是,多年以来,和谐医患关系出现异化的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转轨引发的利益冲突、信任危机、心理失衡、道德乏力、制度缺失等;社会转型导致的医疗服务监管不到位、利益诉求处理途径不畅、传媒报道不客观等;体制变革产生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医疗卫生立法不健全;思想文化因素带来的技术主义至上、人文精神失落、集体情感缺失、获得感降低等[6]。有鉴于此,尽管有关部门尤其重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联合治理医闹分子、合力维护医疗秩序,但始终未能完全扭转医患关系失和的局面。医患矛盾的治本之策、医疗秩序的久安之道是发挥制度优势,以长效机制筑牢医患互尊互信的基石,构建公平正义、充满创造活力的和谐社会;以常态措施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
由于我国卫生法治建设长期滞后,目前尚无基础性、综合性的医疗服务基本法,更无系统性、专门性的医务人员执业安全法,涉及医务人员执业安全的极少规定零星地散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也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医务人员执业保护和防护。立法机关应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7]。
关怀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医疗救治人员,应当在总结疫情防控期间一线人员关心关爱措施经验的基础上,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用体制机制作为保障,以制度伦理的伟力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人员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助推医疗救治人员受到全社会的尊重、理解、关爱、支持和保护。
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相对较多较大,尤其是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医疗救治人员,因其工作的紧急性、社会性、流动性、随机性、复杂性和高强度性,以及工作环境差、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和休息条件有限、心理压力大等困难,职业暴露机会更大,随时可能面对各种事故性暴露、物理性暴露、化学性暴露、生物性暴露等职业危害因素[8],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直接影响医疗救治人员的职业安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疗救治人员在护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自己却时刻面临被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在疫情发生之初,在对疫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风险性都不明确的情况下,他们长时间从事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免疫力减弱,再加上医疗条件的限制,防护设备的匮乏,职业暴露风险较高,感染概率较大。关爱白衣战士就应当完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对他们采取最严格的职业保护措施,加快构建完备的职业防护长效机制,为其职业安全提供最周密的制度保障,并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更加严格医疗安全规范。在《执业医师法》第21条增加职业防护权利条款;完善《护士条例》第29条职业防护不力责任条款,尊重、保护和救济医护人员获得与其所从事的医护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在《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权以及职业病赔偿权;将《传染病防治法》第64条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福利待遇落细落小落实,尽全力保障医疗救治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
尽管医患命运共同体分离是多方面的[9],但根源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医患关系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因此,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需要久久为功,标本兼治,以长效制度之治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我们认为,暴力伤医的治本之策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医疗秩序的久安之道是多维度全方位重拳惩治医疗职场暴力。医疗场所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规定的“公共场所”,具有开放性、风险性,特别是急诊急救场所的医疗救治人员人身安全风险较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办医发〔2013〕28号)和《关于印发严密防控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27号)等文件要求,督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完善各项安全保卫制度。立法机关应尽快借鉴2020年7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的制度经验,构建事前预防为主、事后救济为辅的医疗职场安全管理法和医务人员执业安全法,用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构筑一张安全网,把医疗救治人员的执业风险降低到最小。
良好的社会心态不仅是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稳压器,也是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凝合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和重大传染疾病时,包括医生自身在内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患者,因此,医患心态就是社会心态的微缩版,应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当前,在众志成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过程中,必须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在规范诊疗、科学防护方面下足硬功夫,也要警惕心理疫情,在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方面提升软实力[10],将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作为重点心理干预人群,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心理疏导,减少他们的心理焦虑,给予他们精神关怀。疫情过后,仍需要不断完善心理防护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健全体制机制,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制度,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建立心理援助服务平台,扩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
从制度入手,优化医疗执业环境,调动医疗救治人员工作积极性,亟须出台地方性法规,弥补卫生法律制度的短板。首先,加紧修订《执业医师法》及其实施办法,制定《医疗服务法》,健全医疗救治人权执业安全法。1999年5月1日《执业医师法》正式施行,至今已二十年有余。《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对贯彻医师准入制度,规范医师执业行为,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执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实施,修改《执业医师法》已经刻不容缓。《执业医师法》需要修改的内容很多,诸如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有限、医师执业权取得程序不科学、执业医师基本信息披露制度欠缺、医疗风险责任承担不合理、对医师权利义务不具体、道德律令嵌入法律规范不具有可操作性、法律冲突严重等。其次,全面加强卫生法制的遵守和适用。全面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严格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改进人民群众就医体验;严格监管行业作风,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假冒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宣讲养生知识、推销药品和推荐医疗机构的行为;改进司法审判制度来提高司法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认真做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宣传贯彻实施,申明全社会应当关心、尊重医疗卫生人员,维护良好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长期以来,医患关系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些大众传媒在在报道医疗纠纷上主观片面、有失公正,加深了医患信任危机,加剧了医患矛盾,也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需要以刚性制度明确媒体的自律,促使其客观理性报道医疗纠纷,自觉担负营造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的责任。对此,2018年10月实施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8条和第51条首次规定,新闻媒体对调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价值。同时,媒体不仅要做调谐医患关系的中间桥梁,也要传播医界正能量歌颂医疗救治人员,引导社会公众认识医疗救治的风险性,主动关心关爱医疗救治人员。此次疫情,各种媒体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的指示精神,致敬和支持最美“逆行者”,凝聚了战胜疫情的道德力量,激发了社会公众尊医重卫共识。未来仍需要不断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科研人员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典型事迹,为尊医重卫提供舆论支持;积极宣传抗疫一线深入报道社会各界与医疗救治人员守望相助、团结一心,自觉支持和参加群防群控的感人疫情故事,为尊医重卫提供榜样示范;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履行自己健康责任,主动配合公共健康工作,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尊医重卫担当自己责任;科学传播传染病疫情信息,多形式开展公共卫生科普宣传,主动分担医疗救治人员的健康科普负担,减小医疗救治人员的工作压力,做医疗救治人员的坚强后盾,为尊医重卫守好后方战场;发扬众志成城战疫情、戮力同心克时艰的磅礴精神力量,展现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风貌,做好医师节和护士节的宣传工作,树立先进医师和护士典型,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宣传者、传播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践行者、推动者,不断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
医疗技术异化、市场化的冲击和挑战导致现代医学面临深层道德危机,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本土道德与异域道德同时并存,医疗领域中的道德失范现象依然存在。相关部门应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的道德资源,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精神,为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聚合道德力量。同时,主管部门应积极创新政策激励制度,基于政策过程的社会建构作用和形塑作用,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调整政策供给,有效激发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为医疗救治人员打造制度化法治化的安全阀和保护伞。另外,应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卫生制度构建和医疗秩序治理实践中,不断激发广大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自觉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依法服从行业管理;在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积极服从政府调遣,自觉参加医疗救治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