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程专业“1+X”教学与双创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分析

2021-04-03 13:43:46黄黎慧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5期
关键词:院系二者双创

黄黎慧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船舶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船体结构与制图等。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船舶驾驶和运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教改中需构建“1+X”教学与双创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1+X”是指毕业证+若干技能等级证书;“双创”是指创新和创业。在将“1+X”教学与双创教育相结合时,应在二者所形成的“交集”中寻找切入点,并在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双向互促的效果。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可知,学生需掌握各类型船舶的设备机械模块,以及熟悉船舶设备运行中的机械原理。那么,在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中,增强学生对以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能单纯从“学”的方面下功夫,还需同时在“教”的方面做文章。

1 相关研究述评

李梦楠(2020)重点分析了当前工科类专业“双创”教育师资与1+X 证书背景下“双创”能力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对照“X”证书的内涵要求,给出了师资队伍打造多维度深化“双创”教育、服务中小微企业3 个方面的建议。刘卫锋(2018)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技术学院的职教改革为案例认为,当前需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夯实双创技术技能基础;并优化“双创”实践载体,提升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刘淮兵(2020)分析了“1+X”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建设具有创新理念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借助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混合教学等举措,通过实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探索美术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张玉晶(2020)针对岗位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讨论。许雷(2020)认为,应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核心,立足服务产业、提升影响两大目标,融合“专业、行业、创业”特色教育模式,实现专业认知、行业认知、岗位认知、创业认知四递进教育体系。

从以上的研究观点中可知,不少研究者已经从“1+X”的供给侧提出了问题,即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并结合所在学校的实践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还有部分研究者对双创教育的原则导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然而,在构建“1+X”教学与双创教育之间的融合机制上,目前还鲜有论述。要么以前者为议题,要么以后者为研究对象。再者,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转变,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改革的全面铺开,传统视域下的“1+X”已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为此,笔者将以船舶专业“1+X”教学与双创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为对象,立足当前政策环境的新变化展开主题讨论。

2 二者结合所面临的挑战

结合笔者的实践体会,可以将二者结合所面临的挑战归纳如下。

2.1 因职能部门壁垒所面临的挑战

在“1+X”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船舶设备操作岗位或设备机械维修岗位的考证培训,而培训主体并不一定为专业所在院系。在双创教育中,创新创业的教育主体也可能为单独成立的部门,而与学生所在专业院系无涉。这样一来,就会因职能部门壁垒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出现:(1)教学院系与其他职能部门间的合作问题;(2)教学院系在与其他职能部门群的合作中,由谁来主导“1+X”教学与双创教育的结合工作。

2.2 因职教资源瓶颈所面临的挑战

建立二者相结合的态势,需要引入开放的育人系统。具体而言,船舶专业的学生应有机会参与市场接轨的创新创业活动,且在他们在校期间,学校应为他们搭建项目孵化平台。然而,因职教资源瓶颈使得能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群体仍属小众,这就势必背离了二者相结合的初衷。再者,受到创新创业所处开放系统的影响,又势必会对“1+X”教学产生消极作用,如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有浮躁的心绪。

2.3 因政策环境改变所面临的挑战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业资格考试的改革要求,非清单类职业资格项目全部交由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考核和发证,同时,陆续清除了若干职业资格考证项目。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中,如何动态调整“X”便成为船舶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对该问题的解决中,若是无法与双创教育形成有效的结合状态,将可能使专业所在院系陷入被动适应政策环境的局面。

3 实现二者有机结合的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实现二者有机结合的策略构建如下:

3.1 专业所在院系应主导二者的结合过程

实现二者的结合态势,应落地于提升船舶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这点考虑,应以船舶专业所在院系主导二者的结合过程。具体的策略为:(1)学校管理层应在制度方面赋予教学院系这样的主导权限,并以联席会议机制确认教学院系的这项权限。(2)船舶专业师资团队应制订出人才培养的岗位方向,以使“X”更明确。(3)其他职能部门应围绕人才培养方向,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推手,夯实学生在船舶设备操作类和设备机械维修类等岗位中的职业素质。学校管理层需要为二者的结合成效实施过程评价,以强化船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管理。

3.2 以“1+X”教学为重点双创教育为补充

在建立二者相结合的态势时,不能采取平均使力的方式,而需以“1+X”教学为重点,以双创教育为补充。原因有二:职教资源瓶颈所致、教学院系的主导职能所致。具体的策略为:(1)船舶专业的师资团队应围绕着船舶设备类岗位、设备机械类岗位的工作能力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X”所规定的技能要素,并在考证培训中适时融入专业知识点。(2)双创教育主体应起到辅助职能,即应围绕船舶专业群的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出校内双创实践项目,并在联席会议机制的支撑下,完成组队、赛前训练、师资培训等工作。

3.3 以职业心理辅导使学生能力自我养成

上文已经指出,二者相结合应落脚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所以根本在于解决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问题。为此,应以职业心理辅导使学生实现职业能力的自我养成目标。具体的策略为:(1)船舶专业的师资队伍应增强课程思政能力,在“1+X”教学中能对学生的职业心理进行辅导,使他们形成理性的职业发展预期。(2)在双创教育环节,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企业方代表为船舶专业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以代表们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自觉融入二者相结合的学习情境中。

3.4 以双创教育满足“X”蕴含的素质要求

在双创教育中的项目设计中不仅需契合船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还需要在项目的实施中,将岗位素质要件传递给学生。为此,应以双创教育满足“1+X”所蕴含的素质要求,具体的策略为,应在专业师资中培养双创导师,进而在项目训练中融入“X”所蕴含的素质要求;同时,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作为双创导师,其主要起到培育学生岗位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二者的结合态势,应落地于提升船舶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这点考虑,应以船舶专业所在院系主导二者的结合过程。在建立二者相结合的态势时,不能采取平均使力的方式,而需以“1+X”教学为重点,以双创教育为补充。二者相结合应落脚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所以应以职业心理辅导使学生实现职业能力的自我养成目标。在双创教育中的项目设计中,不仅需契合船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还需要在项目的实施中,将岗位素质要义传递给学生。

猜你喜欢
院系二者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双新双创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大学生(2016年7期)2016-04-29 10:12:06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