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卉,李彦霖,刘梦洁,王文娟,焦 敏,姜丽丽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1,guohuihappy97@163.com)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因癌症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革新肿瘤诊治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任务[1]。在此背景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互相配合形成的“产学研”融合模式逐渐成为包括肿瘤学在内的各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2-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4]。产学研融合模式已经在肿瘤诊治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基于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大量影像数据训练建立的肿瘤的自动检测分割模型极大提高了肿瘤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5-6]。虚拟内镜、腔镜平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推动着肿瘤手术微创化的发展[7]。人工智能技术在治疗靶点探索、抗癌药物筛选等新药研发环节广泛应用,促进了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8]。在产学研融合背景下,临床肿瘤学人才的创新能力必然得到提升,能力提升的背后需要新理念、新技术的支撑,而这些技术和理念对传统的医学伦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由于研究地不断深入,医学专业划分的不断细化,学生培养中专科教育占据主流,造成我国医学院校院系设置不断增多而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狭窄[9]。随着癌症分子机制研究地不断深入,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组学数据爆炸式增长,激增的数据量使得大数据分析在肿瘤研究领域日益重要,要求临床肿瘤医师不但有获得多组学数据的医学技能及知识,还要有大数据分析所需的相应计算机技术,社会亟需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新兴技术在医学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的人才[10]。固然临床肿瘤学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其具备在临床实践中诊断、治疗肿瘤疾病的能力,但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科学研究、应用和改进新技术的能力也应得到重视。临床医师处于了解患者临床实际需求的第一线,也是新技术新方法的主要应用者,在临床肿瘤学的产学研融合中应当发挥方向引领和统筹协调作用。培养具有发现临床需求、协调产学研多学科多机构合作能力的临床肿瘤学人才是解决肿瘤研究临床转化的关键[10]。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一方面各领域人才对自身所在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也造成“隔行如隔山”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学科交叉、校企合作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要求临床肿瘤医师具有更宽广的学科视野,敢于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11]。医工交叉不仅是医学知识与工科方法技术的交叉,更是生物医学理念与工程学思维的交叉。法国外科医生Desormeaux借助光学知识,改进了内窥镜技术使其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治,在手术微创化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在居里夫人发现镭后不久,几名俄国医生意识到射线带来的能量有治疗作用,于是放射治疗技术开始在肿瘤治疗领域蓬勃发展。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能够促使临床医师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临床实践中的问题,结合已有的医学知识、临床经验,构建更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思维。
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在重视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也强调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这就要求临床医师改变以论文发表为研究终点的意识,增加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加快肿瘤诊治技术革新的速度。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称“我院”)于2010年创建的外科梦工场为例,其将“理工医、产学研用”发展体系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外科创新之路。借助产学研融合的外科梦工厂体系,研究成果得以快速转化于临床应用,实施了多项国际首例开创性手术、国内首例改良式手术,引导我院医师在进行研究时更加注重临床实用性。产学研融合模式在肿瘤诊治领域的发展推动着临床医师培养模式的转变,敦促医学人才培养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通过产学研融合,以临床需求为向导,以工科技术为手段,以企业生产推广为目标,最终回归临床实践,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推动医疗技术革新并建立医疗行业产业链,解决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形成医院诊疗的学科优势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一流大学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创建的背景下,产学研融合建立医疗产业链正在成为临床肿瘤学科研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刻改变现有医学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在产学研融合模式的土壤中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伦理问题。由于一味地追求产学研合作的经济效益,相关的伦理问题长期受到忽视,导致部分产学研合作项目中患者人文关怀、社会伦理意识的缺失。在培养适应产学研融合的临床肿瘤学人才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伦理素质也十分必要,目前在这一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肿瘤诊疗技术的革新速度越来越快,而相关法律法规却没有及时完善,导致研究探索和转化阶段出现诸多伦理问题。如被称为“未来医学三大支柱”之一的细胞治疗,该作为“药品”还是“技术”进行监管仍存在争议,因其既涉及细胞提取制备等技术过程,最终又作为药品输入患者体内[12]。类似的难以被既有法律法规界定的新兴诊治方式不在少数,相关规则的缺失必然导致产学研转化过程中社会伦理问题的出现。
由于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升级,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组学数据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被检测分析。在检测癌症相关基因的同时,其他基因也会收集到,这必将牵涉基因隐私保护的问题;并且由于研究数据需要经常在医院、企业、科研院校中分享,隐私泄露的机会大大增加。尽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有规定,但研究人员和受试者之间医学知识的不对等导致法规往往难以切实执行[13]。目前政府和医学院校在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中“灯塔”和“护航舰”的重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所谓“灯塔”,即政策导向作用。目前,对医工交叉项目、医学创新产业链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科研道德的政策引导不足,在培养适应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临床医师时缺乏伦理价值教育,导致研究中人文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不足。相较于科研院所和企业,临床医师在产学研融合中应负有更大的责任,相关部门及医学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时应更加强调医学和工程学伦理教育。“护航舰”则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在产学研融合发展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创建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研究平台,促进产学研人才培养健康发展。近些年来产学研融合发展迅速,新的合作模式层出不穷,但规范各方行为、保护各方成果的法律法规调整滞后,难以及时地解决合作中的各种冲突。产学研合作过程不同于传统的医学研究,其合作体系更复杂,包括临床医师、研究人员、企业人员、受试者等,其成果转化速度也远快于传统研究,对临床医师的伦理素质的监督与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患者是一切医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在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恶性肿瘤诊治中尤为重要。尽管医学伦理学已经在医学院校普遍开展,但目前课程设置大多仍以传统医疗服务为背景。相较于传统医学研究,产学研融合的研究架构更复杂、人员背景更多样、社会影响更直接,对研究者伦理相关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医学、工程专科教育的局限,合作企业的多样性,合作各方对产学研融合中的伦理意识和社会影响往往不够重视。新药物、新技术的研发背后常有医药、医械企业的资金支持,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中这更是常态,如何避免不正当的利益联系、如何避免企业经济压力影响科学问题的决策,也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临床医师作为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者,对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的伦理问题负有主要责任。然而,目前对医学生相关伦理知识和政策法规教育欠缺,导致一些临床医师的伦理意识不够深入,不能全面把控研究中的伦理问题,造成了研究项目技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割裂。
随着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兴治疗方式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面临的伦理问题逐渐凸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杀伤能力,在非小细胞肺癌等多个瘤种中逐渐取代化疗成为一线治疗策略。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增强免疫细胞杀伤力的同时,往往会出现“脱靶”效应,引发多种不良反应。目前已获批的几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超过50%[14]。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修饰的T细胞疗法在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同时,其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却会危及生命。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细胞疗法的研究呈指数增长,成果转化过程所需的临床研究也层出不穷,哪些患者纳入临床实验、如何权衡纳入对象的获益和风险都需要临床医师审慎抉择。由于缺少人体研究的数据,这些新疗法的风险往往难以预测,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医疗纠纷,给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带来困难。在临床研究转化为临床试验的过程中,临床医师如何根据研究结果严格、合理、谨慎地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和试验剂量频次,如何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等问题,都是肿瘤学产学研转化中面临的重要伦理问题。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临床医师既对专业领域有深入了解,又具备足够的伦理学知识,而后者往往容易缺乏系统的培养。
要保证医学技术不偏离方向,需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引导,帮助医疗一线的临床医师从内心真正的树立伦理意识,这也是产学研融合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201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了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涉及细胞和基因治疗、纳米药物、药械组合产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项目,而这些项目多依赖于产学研合作体系,表明国家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研发体系的监督管理。随着产学研合作监管力度的提升,临床医师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中的法律、伦理意识必会得到更加明确的引导。
产学研融合体系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产业化三个环节,伦理的监督引导也应贯穿于整个过程。而目前对研究成果经济效益转化时的伦理监管却过于薄弱。成果转化是产学研融合项目的最终目标,相较于研究环节,其进行的范围更广泛,参与的人员更复杂。相关职能部门在新药物、新技术市场化的早期阶段,对直接应用这些药物、技术于患者诊治的临床医师进行适用范围、适用条件、潜在风险的宣教十分必要。
此外,远程监测技术、网络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也对相关部门进行伦理审查、患者隐私数据保护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将有助于各级部门规范产学研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在产学研实践中对临床研究人员进行法律和伦理意识的继续教育。
院校伦理委员会对医学研究者进行项目时把握伦理方向、严守伦理界限负有引导和监督的责任。然而部分伦理委员会专家缺乏产学研融合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肿瘤治疗领域一些前沿、新兴的理论或技术不够熟悉,难以做到严格、客观的审查并进行引导。因此,伦理委员会应邀请从事医工交叉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并吸纳一些具有产学研研究经验的医学专家,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从事交叉研究的临床医师、医学生医学科研伦理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由于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项目数量的迅速增加,仅依靠伦理委员会对项目进行逐个细致的审查愈发困难,立项与审查时开展同行评议、项目间互相监督等方式或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
产学研背景下伦理课程教育模式大体可分为“产学”中的伦理教育和“研学”中的伦理教育两个方面。
“产学”即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对接。成果输出产生经济效应是产学研融合的最终目的,由于创新性成果转化迅速,难以建立完整的伦理课程体系“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伦理的教学也应遵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通过具体案例教学,训练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具备依据已有案例解决未来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要将研究成果产业化,伦理素质的培养就不能仅靠理论知识的学习,“翻转课堂”“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将学生置于具体情境中激发其自主思考的做法值得借鉴。
“研学”即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对接。传统的医学伦理课程体系在医工交叉研究的背景下亟须革新,单纯依赖于现有教科书的教学体系无法满足要求。由于产学研融合往往涉及理工科理论和技术,因此,在现有生物医学伦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应加入工程伦理内容,并紧追国际前沿的新兴技术理论。产学研过程中患者信息的分享传送十分频繁,文档加密技术、数据传输安全技术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将大大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在课程体系中加入对此类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培养对临床医师把控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临床肿瘤学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伦理问题。在培养适应产学研融合模式的创新型人才时,不应忽视对其伦理素质的提升。临床医师应始终牢记科学研究的初衷,敬畏生命,增强责任意识。国家管理部门、医学院校、伦理审查相关人员应在了解产学研融合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制定法律法规、完善课程体系,监督并引导临床肿瘤医师提升伦理素质,解决项目中的伦理问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