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庄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办公室,江苏 镇江 212001,1582388612@qq.com)
思想政治工作是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取得伟大成就,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根植于基层群众一线,能够紧密团结和依靠群众,统一群众思想,反映群众意志,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险盼问题。当前国际国内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在面对重大突发卫生应急事件上,仍需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重视并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在重大突发卫生应急事件中的作用与实践路径,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作用,有利于全面凝聚思想共识,筑牢思想防线,为打赢重大突发卫生应急事件阻击战营造安全的社会舆论环境,进一步保障和提升卫生应急处置救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主抓手,应该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尤其是在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中,要有力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处置好重大卫生应急事件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并贯彻于应急处置工作始终,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有效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性,将各方面工作做细做实,有效稳定救援队伍思想基础,全面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重要“生命线”的革命论断。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为应急处置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感召和动员作用,克服各种不利影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带领群众直面事件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将人们的思想凝聚在一起,真正做到想在一起、干在一处,有力净化负面舆论和负性事件影响,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急难险重的危局事件面前,既需要耐心细致、春风化雨般的思想动员,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大力宣传应急事件处置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及其先进典型事迹。通过树立模范标杆,有助于进一步突显社会主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情感,以更好地凝聚人们思想,带领群众共克时艰。
基于此,科学认知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尤为重要。通过了解掌握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特点及其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挑战,能够为针对性的做好事件处置应对工作带来有力保障。
一是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多单独发生或由其他灾害引发,其发生与演变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做到及时防范,一旦发生容易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二是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具有公共卫生的属性,其发生的成因及其社会地理空间比较复杂,公共卫生环境易遭受破坏,难以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甄别,同时事件发生所处的时间、空间及人群不特定,风险管控难度极大,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导致疫情的蔓延扩散与传播。三是重大卫生应急事件涉及的公共安全风险等级高、危害性大、应急处置的专业性强,其发生造成的群体性损失相对严重,给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
重大卫生应急事件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事件发生后人们对疫情和相关疾病的识别尚存在一个认识、追溯和确认的过程。因其安全风险等级高,涉及疫情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可能造成疫情外泄的传播途径等都需要卫生专业人员逐一进行流调和科研判断,所以在相关事件的处置上不能贸然采用其他应急处置方式,而要及时审慎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有效的应急处置办法。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鉴于在重大应急状况下人们面对事件的发生有本能的恐慌反应,又因相关信息的获取不及时、不明了,易导致人们恐慌情绪的加剧,加之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处置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随着疫情的发展,病例的增加,各类防控措施的加强,以及事件相关不实信息在网络上的恶意传播、发酵等也渲染了人们的恐慌情绪,导致人们对事件焦虑心态的不断放大,恐慌情绪不断蔓延,进一步导致了社会舆论的不安全和不稳定。
在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中,应急事件本身的发展演变往往因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成为社会焦点。在实际处置过程中,有关信息的披露既受制于卫生专业人员对卫生事件本身的应急识别过程,同时也受制于部门之间的应急响应过程,难以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这种信息的滞后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工作开展易陷于被动。
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层次不同、认知不同,其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法不能单一化。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仍存在粗线条,缺少应急的意识和应对的办法,创新意识不强。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上难以有效结合事件的背景和卫生应急的特点进行思想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内容呆板不灵活,难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移动信息端的普及,人们凭借手机成为网络的终端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随之而来的各类社交App为人们搭建了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1],人们对短平快式的网络信息越来越依赖。尤其在应急事件发生后,因官方媒体发声的时间、频次等受事件调查、处置进展的制约,难以快速回应,人们急于从网络信息中寻找答案,而网络信息真假难辨,更有甚者抹黑造谣,同时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回应引导不足,往往导致不实消息的发酵放大,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发生后,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协同配合力度直接影响着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也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应急响应处置往往具有被动性,缺乏科学的处置预案,部门之间存在责任不清、目标不明,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工作合力等问题,也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思想层面解决好人们的认知问题,从内心深处唤醒和激发人们对共同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在重大卫生应急事件中,因涉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更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予以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语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和感召力,真正深入群众,走进人们的心里,全面了解人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和疏导,必要时予以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实际工作中,思政政治工作者的这种话语能力尚需提升,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需要进一步强化。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同时也是党取得一切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形势,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发展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积极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站在疫情防控一线,将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抓细抓实,成为疫情阻击战上的一道坚强堡垒。也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最终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略性成果。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是决定我们能够最终获胜的根本所在[2]。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党中央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是坚守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各层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全力支援湖北,同时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实际切实为民解忧,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力量,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爱国热情,充分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书写了中国人民同心战疫的壮丽篇章,成为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又一伟大实践。对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不忘人民利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带动,紧密地团结和依靠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精准高效地为应急处置做好服务保障。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处置尤为重要,要做到快速发声指导、快速掌握疫情、快速采取行动”[3],武汉毅然按下社会运转的“暂停键”,医护人员组队逆行出征,第一时间开展病员救治、疫情流调和相关科研攻关,全力甄别新冠肺炎病毒的致病机理与传播机制,为科学研判疫情发展,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部门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地区之间指挥协调系统无缝衔接,部门之间高效联动配合,实现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精准对接,并第一时间启动了“早防早控、严防严控、群防群控和联防联控”的同防共查机制。各地按照“属地+行业”的团队化管理模式,认真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积极推进网格化划片责任管理,全面建立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精准防控体系,为成功战胜疫情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正是无数中华儿女心怀患难与共的家国情怀,始终以国家抗疫大局为重,默默付出,甘于奉献,以己之力抒写了一个个人间大爱的感人事迹。疫情防控中无数共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请缨到疫情任务最繁重的岗位,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始终冲锋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党员先锋突击队、示范岗遍布各条战线,全面接受疫情考验和党性检验,真正做到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切实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政策理论水平,同时也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尤其是针对重大卫生应急事件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具备较强的政治分辨能力和思想动员能力,可以说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先决条件。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的选拔,提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入职门槛。应注重学历与能力的结合,将思想作风好、政治素质硬、组织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并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员选拔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二是科学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使用体系。坚持培养、评聘、使用、管理为一体,制定专项培养规划,通过实践锻炼、轮岗交流、政策理论强化以及学历提升等形式分层分级推进思政人员的入岗与在职培训,努力提高思政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探索实施思政人员的评聘管理模式,打通思政人员专业化晋升渠道,提升待遇水平,有效激发思政人员的工作活力和创新能力。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紧紧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与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急难险重困难挑战相结合。在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中,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全面提高政治站位,第一时间参与到应急处置工作中来,重点是在党的组织引领下推进全面思想动员。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针对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处置的专业性强、心理素质和业务要求标准高、工作难度大等特点,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靠前指挥,全面加强与应急处置人员、支持保障人员以及相应专业机构、部门的思想动员与沟通交流,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急处置的凝聚力。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通过交流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校正思想偏差,也要加强相关卫生应急知识的学习了解,把握好卫生应急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要注重加强组织关爱,辅以人性化的心理疏导与关怀,使大家在应急处置中能够步调一致,实现最大工作合力。
在处置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工作中,既要“判未成之势”,也要“研未发之事”,要全面关注事件本身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积极成立事件舆情应对工作组,正面回应人们的关切和事件处置的进展情况。要学会与媒体沟通,主动尝试与媒体记者互动交流,学会与记者交朋友[4],指导人们正确的做好心理调适,减少群体性恐慌。在舆情应对中既要明确组织纪律,规范行为约束,也要倾听多方意见,加强以专业知识和证据为基础的风险沟通[5],实现不同信息源的统一汇集分析、做到一个端口对外发声,避免不同信息源之间的信息对立和逻辑混乱情况发生,确保信息发布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提高信息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应全面加强信息技术、网络载体等与思政工作的有机结合,科学掌握网络传播规律,积极探索推进网络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运用好官网、官微、短视频等宣传新阵地,加强网络的舆论管控,提高用网治网水平,避免虚假消息混淆视听,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在党的建设历程中,面对世情、国情的变化,典型的示范引领始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6]。通过典型培树引领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以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真正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在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工作中,要取得应急处置的胜利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大力宣传事件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示先进典型响应号召冲锋陷阵的英勇风采,起到稳定军心、凝聚人心的作用[7],能够更好地激励广大干群齐心协力投入到应急处置工作中来。在典型培树上,要深入挖掘典型背后的感人故事、温暖瞬间,同时也要加大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实施疫情防控奖励,开展火线入党、立功创模活动[8]。引领广大干群以榜样为力量,充分发挥出榜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以此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发重大卫生应急事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个穿针引线、破结织网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作用,既要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针”的穿透性,也要运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线”的引领性,通过思想引领,榜样带动,全面将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这张网织密织牢,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力服务好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