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明
广州市第二装修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55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因此也逐步地在扩大运营范围。该行业市场的竞争力度已经不把建筑质量的保障作为发展根本,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竞争压力的加强,建筑工程企业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进,必须重视企业管理实施有效策略。精细化施工管理是该企业壮大的一个时代产物,它能够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的进程秩序管理,为当前各阶段的施工单位产生更大的经济利益,为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建筑行业与人民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但当前很多相关企业由于管理不当,其建造成果质量堪忧。为了能够有限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充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定要实现精细化,提升企业品质[1]。
精细化管理脱胎于现代管理理念,其主要强调四大要点:①管理科学化,即管理理念及管理手段都要遵从科学思想,追求合理性;②管理规范化,即管理标准与管理手段的使用都要形成一定规范,这样才能保障管理目标足够规范;③管理个性化,即不同领域的管理工作在环境、目的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必须遵从管理领域的“个性”特征以设定管理内容,确保管理适用性;④管理精细化,即管理工作应当面面俱到,工作中要深度挖掘细节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根源性治理,彻底铲除问题成因,对管理目标进行全面管制。根据四大要点,可以将精细化管理视作一种从科学思想出发,以规范标准为准设定个性化管理手段,并对管理目标进行全面管制的理念或者手段,在应用中,管理人员必须着眼于组织利益,对待任何可能造成组织利益受损的事件进行预防与治理,这一点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也不例外,应当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建筑材料对建筑施工管理效力的影响较大。在建筑工程材料购买的环节上,如果不加强购买的监管,那很有可能购买的材料不符合施工建筑的质量标准,这极大地影响着建筑工程各工序建设的质量,进而导致精细化管理的失效,将会给人们的安全及财产乃至生命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近几年,因材料质量问题造成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事情不断出现,使国家经济损失严重,人们的生命及财产损失也受到很大影响[2]。
现今,依旧有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即人工巡检、抽查等方式,这些方式确实具有一定的管理效用,但面对当前工程施工中层出不穷的问题,这些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很多细节问题都难以察觉与处理,且存在明显的管理盲区。例如,人工巡检一般是定期开展,而定期开展中必然存在间隔,间隔就代表着管理盲区,如果在间隔期间内出现了某些问题,管理人员就无法第一时间进行预防或治理,加之施工人员有可能对此类问题进行掩盖,导致问题在下一次巡检中很难发觉,这些都说明传统管理方式比较粗放。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很多先进技术以及工艺不断涌入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然而,与其有关的操作规范以及标准在更新方面,无法跟随先进技术的引进速度,造成相应的操作管理体系比较滞后,管理工作人员在发挥各自职责期间缺少依据,从而将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同时很难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措施。除此之外,管理制度所制定的奖惩政策一般都会用在重大事故中,很少在日常建设过程使用,造成制度的限制功能逐渐弱化,使管理制度在完善过程中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引发管理方面出现过于混乱现象,直接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此期间业绩考核制度也不够完善,使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失去积极性,并且给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不利影响[3]。
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其中,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的管理主要包含材料购买以及供给、派送等各个方面,目前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主要从这些方面着手。①购买施工材料。通常情况下,购买施工材料过程中都是由施工地的有关管理部门来完成此项工作,并且在选用建筑材料期间,需要格外重视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并且将其两者进行比较,除此之外,负责购买材料的有关部门还应该适当的将材料选择以及购买流程进行简化,这样才可以有效把控施工成本,进一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利益呈现最大化。②建筑材料的给予。对于建筑材料有关管理部门而言,需要严格依照目前市场的变化和材料的供需状况进行快速调整,一般情况都要根据施工图纸来选用和购买材料,并且要及时地进行调整,根据施工方案的需求合理配置建筑材料,能够达到施工材料的有序使用。③派发施工材料,针对施工材料进行派发工作期间,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要依照目前施工的实际状来开展,同时还要加大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和监督管理,以免发现材料过度浪费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负责建筑材料管理的有关部门还要依照有关条例和规定来完成施工材料的派发,特别是对于水泥和钢筋等材料而言,有效把控该材质的品质非常重要,能够直接给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因为以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采用的传统管理方式确实有一定效果,所以在精细化管理中不建议抛弃,可以继续使用,但针对传统方式功能薄弱的缺陷,管理人员应当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来进行功能补强。例如,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摄像监控,并成立监控小组,以轮班制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通过无线电等方式进行制止,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如果某施工人员施工时出现了问题而不上报,或试图掩盖,则其他施工人员可以上报,通知管理人员前来处理,若情况属实可以给予举报者奖励,并对问题人员进行处罚[4-6]。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科学的施工计划制度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十分有利。在现实的建设工程阶段,必须把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实际的管理方式之中,必须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体系,使施工项目所有参与人员必须依据施工标准要求进行各工序操作。因此在实施任何一个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完善、细节化的管理制度建设,设计好管理施工中的各项控制措施,把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管理程序规划好,还应根据施工标准协调建筑施工的每个施工要素。在具体项目施工过程中,依靠施工阶段的每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有效提高全过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并且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效益提升。因此,对于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只要制定出了合理的、科学的施工方案,就能够保证整个施工工程项目管理有效益有一个质的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夕,工程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各专业梳理、分类,并且和设计人员及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图纸的审核工作,找出方案图纸里的问题,还要把技术人员针对图纸的修改意见反馈给设计团队,并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图纸研究讨论,且应做好方案图纸的修订跟踪,保证图纸修改效果。在图纸审核阶段,采用BIM等信息化技术对各专业设计进行统合分析,检测碰撞等问题,能够推动图纸修改更加高效、高质量地进行[7]。
总之而言,开展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地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其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并且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此,在这样的行业前提下,工程项目施工市场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者要不断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同时还要不断优化管理方案。完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目标提高,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力中获得有利优势。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角度而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发展空间,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确保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可以为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