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伟
甘肃中腾众鑫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00
建筑规划与设计是以建筑物为依托而体现出来的,总体上说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是两个工作内容,但是两者之间又具备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设计是以建筑规划为基础,建筑规划则是依靠建筑设计实现。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我国的建筑规划与设计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具体开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问题,为了对其进行改善与优化,相关人员还需要深入研究强化建筑设计和规划的有效措施,从而切实提升我国的建筑规划与设计整体水平,为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建筑工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由此可见,规划与设计在建筑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更是实现建筑建设价值的根本保障。建筑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对建筑设计方向的指引,是从整体角度对建筑需求进行分析和满足。建筑设计则重点从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实现对建筑的构造整合工作,科学合理地利用建筑空间、土地资源等,实现优化利用,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1]。
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从多方面对建设需求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发展情况和城市形象等各个方面。从城市发展的大局角度进行各个区域的规划设计,划分出商业区、工业区、郊区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做到各区域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进行建筑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带来经济效益,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经济性需求,从成本和建设效益角度综合考量,做好建设效果与建设成本之间的权衡工作,严格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2]。
建筑是体现城市形象的最为明显的事物,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美观程度,按照美学原则进行规划设计。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功能性上,更要求建筑具有美观性。
建筑的最终规划与设计目标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得到使用者的青睐。但是在实际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由设计师进行,使用者的参与程度较低,使得最终的建筑成品无法完全满足使用者需求。因此,要提高使用者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做好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工作,将使用者需求充分融入设计当中。这样的话,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等情况,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套用现象,使得建筑设计缺乏个性化。虽然现代建筑的风格种类相对较少,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可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进行设计,以达到体现地方特色且具有较高个性化的目的。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进行定制化设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3]。
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虽然存在一定的依存性关系,但是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建筑规划与设计间的概念混淆会使得整体出现局面混乱的现象,会因此造成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严重影响规划与设计工作的效率,造成设计者与使用者在建筑构思方面发生偏差,最终达不到使用者的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且可供用作规划设计的建筑用地较多,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使得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较少,这对我国城市规划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将人口问题考虑在内,寻求优化的规划设计方法,提高建筑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兼顾考虑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在增强建筑空间使用效率上寻求解决办法。通常来说,可通过将兼具美观性和功能性的建筑设计在有限的空间之内,也就是说可通过提高建筑高度的方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建设出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建筑,为使用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这必然会增加建筑工程的建设难度,因此需要行业人员加快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研究,争取取得突破性成就[4]。
绿色建筑理念自推出以来便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也会是未来建筑行业的一个指导性理念。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环保性,努力做到与自然生态环境间和谐共处。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充分融入绿色建筑技术,做到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间的协调配合。还要充分考虑建筑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情况,加强对建筑周边环境与生态资源的利用,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严格管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全面提升建筑的科学环保性。
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水平在逐年提高,城市的建筑面积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作建筑用地,需要进行建筑规划设计的范畴越来越广,大大地增加了规划设计工作的难度。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从大局角度对城市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建设环境和城市规划内容合理选择施工地点,防止出现因施工地点不合适而对城市的整体布局产生破坏,影响整体性和平衡性,造成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无法融合的局面。这就要求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之前,设计人员对城市特点进行全面调研,掌握城市的基本规划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地点的选择,使新建建筑更好的融入城市当中,满足规划设计的功能性和美观性需求[5]。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功能性需求,也就是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不仅满足于简单的功能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对于建筑的美观性、个性化需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要改变以往的思想,尽量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建筑行业的进步需要以设计理念的进步为前提,在现代建筑的规划设计中,不能单纯地以满足功能性需求为目标,还要关注建筑的外观视觉性。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完善相关设计理念,以实际需求为牵引,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理念,满足新时代下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新需求,全面提升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
4.6.1 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从城市发展历程来看,城市的发展往往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问题,需要建筑设计师门采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平衡。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们根据城市生态建设情况,优化设计方案,把握好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平衡。同时,还要加强对城市人口、土地面积、绿化面积以及交通占地等资源的计算,合理控制和使用土地资源,在保证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城市整体的生态结构建设优化。
4.6.2 强化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要做到局部与整体间的统一。加强对于城市区域性特点的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统筹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加强城市整体与局部的生态设计质量[6]。
建筑规划的水平反映着建筑设计师的水平,良好的建筑规划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通常建筑规划工作通常在建筑设计之前就应当完成并做好相应的优化,设计人员在拿到建筑规划后,首先要理解建筑规划的基本功能,要通过建筑规划来搞清楚建筑的基本功能,并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以建筑规划作为基础,保证建筑规划对建筑工程产生长期的作用。举例说明以某学校的建筑作为案例,通常学校建筑的主要用途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次要用途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因此在进行校园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生对于校园建筑的各类需求,并以此作为基础来进行建筑规划,普通的建筑规划通常只关注眼下的需求,而良好的建筑规划只会对建筑未来的用途提供扩展功能,要依据未来学生可能产生的相关于需求对建筑进行提前的设想以及规划,并保证其合理性。
在对多种建筑类型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建筑在投入运营后用户对该建筑的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了较差的用户体验,而对商业化性质较浓的建筑物则给予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的多种形式的满足。这时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对于目标用户的需求产生了反馈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这些需求进行优化和改造最终反映在涉及图纸中,以实现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满足,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获得良好的建筑使用体验。特别是在对学校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满足基本的学习功能之外,还应当考虑到学校是人员较为密集,内部空间种类多样的建筑群。应当对建筑群的建筑规划进行积极的简化,学生和教师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受到复杂的内部空间的影响。对于功能性的内部建筑如食堂,卫生间,水房等设计,都要考虑到人员聚集过程中的安全性,要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详细的了解,来印证设计人员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需求[7]。
通读以上内容,我们对建筑规划与设计原则有了明确了解,同时也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尚存在使用者参与度不足与建筑设计无个性等问题,因此,相关人员仍需要切实加强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探索与研究,借此强化建筑规划与设计能力,促进建筑规划与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借此为城市化建设贡献力量。为了保证建筑建设的科学性,应积极做好建筑规划及设计工作的严谨性,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可以积极利用大数据及BIM等信息技术,对设计及规划的目标、设计内容等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并对设计成果进行检验,建设建筑施工中的碰撞、变更等问题发生的概率,提升建筑质量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