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敏
同济大学 上海 201821
在2020年底上海市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文件”),其中对意义、要求、整体性、全方位、革命性和工作机制六个方面十五个点做了全面的阐述。这是上海又一次勇立潮头,站在新时代的前端。
从文件的内容看,数字化转型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活民生等都在数字化转型的范围内,但具体落实还是在几个层面上:
1.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上海的目标体现为:到2025年,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为此,上海从发展的重点到支持的基础到保障的措施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并就规划的具体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周期、实施部门都做了整体的方案和考虑。上海是中国数字化程度较高,ICT发展前列的城市,站在这样一条较高的起跑线上,上海对于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领先程度是有很大期待的,虽然城市的大多数居民对于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什么还懵懵懂懂,但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
2.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层+支持层
城市数字化转型并不仅仅停留在一个新的概念上,其背后应当有着丰富的硬件与软件作为配套。在城市应用层面上需要考虑到所面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如政府、居民、企业与第三部门这几个比较明显的公共管理参与主体,对于数字化的要求与相配套的基础建设是不尽相同的。文件在第一条中所列的经济数字化转型就提出了对行业、产业的要求,与此相关的产业集群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目前仅提出了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但后期一定会有具体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与此相对的产业更迭。
在新基建大力发展的同时,关于数据提供、整合、分析、安全性也会成为未来发展中很关键的一个难点。刚刚发布了文件就有报道称要数据比要饭还难,尽管是一句玩笑话,却反应了一个普遍的上层意图到落实层面的执行问题,政策目标是好的,发展方向也没有问题,但未必能够真正落地,数据提供的真实性、有效性、标准化都应有统一的标准和校验的机制,否则依据虚假数据作出的决策将发生根本的问题。
3.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感知层
这里的感知层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新基建的终端感知设备,另一个是城市居民对城市数字化的认识。从终端感知设备来看,光纤、卫星、5G、NB-IoT、eMTC、专网等都是通讯连接的物理传输基础,而天眼网络、手机、物联网设备端等支持信息交互和反馈,因此,在设备端是否能够有相应的权限成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我国因为还在天眼网络建设的初级阶段,上海就此做了多年的“雪亮工程”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样的终端设备是否会长期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同其实还存在一定的合法性问题,尤其是今后还将用此作为数据分析的依据,谁能够取得数据,数据用于何处会逐渐成为公民意识中受关注的部分。
我们作为上海的居民,除了去了解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内容以外,其实更为关心的是这个文件会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1.智慧城市,让生活加倍美好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给上海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如今还留下了中国馆等标志性的建筑以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88%,在国际大都市间已占一席之地。目前,提出了数字化城市的新要求可以看出上海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前瞻性,但目标是目标,目的是目的,目的通过文件前后呼应加以强调,那就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最终,检验数字化转型成果的,还是城市居民的体验感,对人才的吸引力,对世界的影响力。生活是否更舒适,办事是否更便利,是否更有安全感,是否更有获得感,是否愿意在这个城市一直生活下去……
2.智慧城市,让学习加倍重要
文化反哺,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主要是表达在技术尤其是科技发展后,由子代向亲代进行教育的现象。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年龄因素对新技术掌握程度的影响,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出后,马上就提到了数字鸿沟,提到了关心“数字难民”的问题,从基础概念,到实际设备的使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对于城市居民将有更切实的意义,建立学习型城市不再是一个倡议,也许将成为生存的技能,这对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红利虽好,鸿沟已现
2020年9月9日,于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全球电子商务大会上,《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9-2020》对外发布。该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34.81万亿元,与此前商务部在2016年预测的43.8万亿元有一定的差距。诚然,这样的成绩已经是有目共睹并仍有巨大的潜力,但仍需要反思,为何出现与预测趋势的差异?原因可能相当复杂,而可以肯定的是,在其中一定有深度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
如今的现实是,被数字鸿沟阻挡的那一部分“老年人”可能恰恰是中国实际上消费力最高的人群,而在数字红利中狂欢的那一部分“年轻人”却往往早早过上了“负一代”的生活,在不断地寅吃卯粮,啃老或卖丧。消费观念的差距与储蓄率的差异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地域环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式,弥合数字鸿沟确实是一件困难重重却极端重要的事。
2.代际更迭与媒介素养
数字鸿沟的弥合不能够要求一蹴而就,而应当是一个缓慢的、渐进式地发展过程,要允许以代际为单位来改善。单一社交APP的使用,以微信为例,就特征感知、卷入度、操作娴熟度和散播值进行信度分析,可以看出数字鸿沟形成因素的复杂性,也同时体现出媒介素养能力培养的困难度。
1.人工智能对人工的冲击
有学者预计,未来20年我国将有76%以上的就业岗位会遭受人工智能的冲击,如果仅考虑非农就业工人,这一比例也高达65%。城市之所以能够吸引外部人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当然是在于有更好的谋生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平台。但智慧城市的建成其实代表着一种效率的提高和普通人力使用率的降低。大多数城市居民,即便以上海这样维持较高教育水准的城市而言,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仍在70%以下,且并未呈现逐年提高的态势,甚至近年还有所回落,这就意味着,简单的劳动力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当传统的第二产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挖掘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潜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2.多元城市构建的兼容性
如同一些逆城市化浪潮以及反消费主义的倡议,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确实带来了便捷和高效的生活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高效率的工作,便捷的交通或医疗。根据马斯洛的理论,我们对生活的需求不会长时间的停留在生理的需求与安全的需求上,而无论如何去改变环境都仍需要关注城市居民的价值需求,尊重不同的个体对环境的差异化要求,给自然主义者留下一定的空间而非让科技感占据城市的各个角落。
1.经济缓速增量可观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的经济呈现放缓乃至逆增长的趋势,但中国率先从疫情影响中恢复了经济秩序,尤其是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在2019年度已经占全市GDP总额的70%以上,在可预计的未来会进一步成为拉动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增长平稳动力多元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己出现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中创新驱动是新经济时代发展阶段的第一动力,这也是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突破未来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尤其在新冠疫情后,实体经济与进出口贸易受到部分限制,更需要在第三产业释放经济活力。
1.结构优化前景向好
上海作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结合的超大城市,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先进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深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另一方面要抓住数字化转型新机遇,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进入新经济时代后,我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更是需要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2.治理提升活力增强
十九大以来,全社会都关注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题,我们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尤其是上海在新冠疫情期间重点推广的“一网通办”服务更是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语境下,我们更需要从服务的理念出发,通过与新技术的融合,为建设数字化的新上海插上腾飞的双翼。
2020年是充满历史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面对了全球疫情、国际格局变化等各种挑战,也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各种成就。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上海在此时提出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转变,一种全方位的赋能,一次革命性的重塑,也希望现代服务业能抓住变革的机遇,在新时代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