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承林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00
传统模式通常为施工总承包或EPC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优点是按图施工,缺点是设计周期长,不能及时针对现场问题对症下药,优化变更程序复杂。EPC总承包模式创新一定程度上将设计融入总承包,周期压缩更加高效,但园林景观项目变更无法避免,政府投资有限,仍然存在养护管理缺陷,即养护期后由于接收管养单位不专业,造成项目长久景观效果不佳。建议采用EPC+O模式,养护管养投资综合考虑,施工单位项目进行 “全生命周期”管理。
园林绿化景观代表一个地区的公共景观特色,因此不同地区会依照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底蕴,城市发展情况来选择有针对性的展示方向。与需进行配套的相关养护技术也会随着一系列行业变动产生变化,可以说每一个园林景观设计工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即讨论相应养护技术,是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参与者需要明确观赏性,是园林景观项目存在的意义,随着其开发模式愈发成熟,目前的园林景观中也不断增加其功能性,但是美化城市风景和满足公共观赏仍然是园林景观的首要目标。其次,无论哪种类型的工程项目都要与所处环境相得益彰,以绿色施工技术维持的,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多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利用已有的自然条件,来用于拓展和完善园林景观。要注重生态效益,目前园林景观是城市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作为重要的绿化存在园林景观的规模,数量以及形式,都会影响到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搭建和展示所以在施工和后续的养护过程中,要不遗余力的将园林景观的生态效应发挥出来。选择合适的相关技术,以多快好省的状态完成园林景观工程,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使用功能,参照其他地区同类型生态园林景观施工建设过程所投入的已经被验证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用最合理的方式安排个施工要素,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的投入能够发挥最大效果,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及时按照现场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调整,避免出现各类可能影响最终完成效果的情况。重视施工养护技术明确标准规范,将遵循生态效应和美学理念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指导思想,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来保证园林的后续养护能够达标。
根据树种不同和迁移距离,在进行移植时,一般选择的移植方式包括裸根移植和土球移植。土球移植的优势在于保留了原有的护心土,可有效提升苗木的存活率,可适应较长距离的运输任务。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需要维持护心土,因此整个运输对象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呈现不规则性,且户型图所占据的截面积,也会占据整个苗木的总体积相当的比例会降低单次运输的有效数量运输过程会由于运输对象的形势发生调整而不得已做出改变。部分本可以用的运输空间被占用,造成苗木运输成本的增加。且部分施工承包企业所派遣的技术人员缺乏对苗木存活的足够认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依据的随意决定土球的保存大小,不考虑苗木的现实生长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主体体积的控制要点在于技术人员要能够明确土壤性质,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移植地的土质事宜,可以保留枝干直径三倍左右的地球,而如果源出产地的土质条件较差,则需控制在6倍左右。另外,在采挖前应当围绕树干并按照预保留的土球直径划线,严格按线采挖。在运输转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吐球松动的情况,为避免发生该情况,工作人员会使用铁锹对其进行固定,但是这一行为本身又会造成土质密度遭受破坏。与土球运输相对应的是裸根运输,该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大幅节约运输成本,可承接更大数量的运输任务。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出于保护树根所需投入的额外成本在我国南方地区,经常会采用裸根移植的方式。例如福建省广泛种植水杉,银杏等乔木,均可以使用裸根移植的方式。采取裸根移植技术时,应当在距离树干50~60cm处开挖,直接使用工具将粗壮根系割断即可。采挖的要点在于对树根的保护,一般需要将具有生根和杀菌功能的药物与泥浆混合,并均匀涂抹在树木根部并用稻草包裹。另外,采取裸根移植技术时,应当尽量缩短树根离土的时间,做到快速运输和移植,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基础,想要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土壤结构,必须保持团粒结构,且表层应具有足够保持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为保证园林绿化种植过程顺利,一般都会采用人工方式对表土进行选择回填。对于园林绿化景观施工项目而言,无论是出于功能性考虑还是美观,考虑都会存在大量地表改造行为,在进行地表改造时,首先会挖掉土壤表层的泥土,待施工进行到移植植物时,再利用这些表层土壤。根据施工经验,在挖取施工土壤时,不能选择雨停后进行,尽可能选择地面保持干燥的状态进行挖除作业。其次,要尽可能地避免泥土当中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团粒结构对于植物正常生长和养分汲取非常重要,如果造成破坏,后续对其进行恢复所需花费的成本会更高,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绿化景观区域的植物存活率大幅度降低。
在园林树木养护工作中,水份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保持水份平衡可以确保树木成活,水份是树体的一项基本组成元素,占树体总重量的40%~80%,叶子的含水量是最高的,可以达到80%,树体的所有活动均需在水份参与之下进行,如果土壤的水份不够,树木地上部分将会停止生长,一般来说如果土壤含水低于7%,根系的生长就会停止。
为保证植物尤其是高大乔木的顺利移植,需及时完成植物养分的跟进。根据对高大乔木生长过程的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些生长过程中会有一个固定点进行养料的汲取,该区域养料在常年的汲取过程中,肥力会逐渐降低,应根据植物生长的年限和生长状态,有意识的对部分区域肥力进行补充和强化,确保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能够得到保障。同一地区所种植的植物类型种类较多,在进行养分配及和安排时,要考虑多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态势,生长周期,以及不同阶段所需的营养成分,合理安排养料的提供频率和数量平衡不同植物之间对于养分的需求。不能长时间使用单一化肥,要注重复合行肥料的提供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在进行养料补充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施肥,并不接触到树叶,如果是在旅游景点或公园,还要考虑所使用的肥料不能具有刺激性气味。在部分地区,会采用直接将营养液注射到树木的方法。如果采取这一方案时,要注意后续养护工作的跟进,不要出现营养液,遗留物被随意丢弃。
在园林景观区域,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自然资源,不要有太多人工活动的痕迹还原自然本色。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尽可能选择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拉近绿色景观区域与观赏者之间的关系,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具象化的表现出来。
低碳理念是园林景观建设中关键的要素,在建设时要注重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的应用,对低碳理念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的运用原则,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及建造低碳型水体景观等措施来减少园林景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此来建造环境友好型社会。
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地区的美观度,提高人民幸福水平,在承接园林景观工程时,要尊重施工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尽量多的利用当前环境中已有的自然资源,并尊重植物种植的客观规律,以不同植物的生长态势和生长需求为行为指导,按照合理节点来不止人工辅助种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