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工程治理措施的实践与探究

2021-04-03 05:05:53魏艳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河道环境保护水资源

魏艳红

宁波市奉源水利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500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领着人民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度逐渐增强,生态环境影响着人民生活情况,因此就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而河道工程治理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此文就针对河道工程治理措施展开讨论[1]。河道水位无论是出现大旱或者大涝都会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进而为了改善这两种情况,河道工程就要及时治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河道工程治理可以有效改善当下环境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城市生态及城市经济的建设。

一、河道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民逐渐忽略了当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而河道工程又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其污染也没有被及时重视。部分地区在建设河道工程时,将重点放在了河流管理改造上,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当前废水排放、大气污染等情况加剧,从而造成了水资源污染,影响到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2]。由于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工程施工或日常生活中都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没有遵守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在生活中仍旧是以主观意识来开展工作,将生态环境保护抛之脑后,使得生态环境情况逐渐下降,河道治理工作愈发难以开展。因此相关政府及部门就要及时按照当前河道工程治理情况加强法律法规的运用,积极治理当前河道污染情况,提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二)河道原貌及生态环境被破坏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工程需求及工作人员意识薄弱等问题,就导致河道治理没有按照预先制定的策略合情合理实施,忽略了对河道环境的保护[3]。而且当下生态环境破坏主要是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选择硬质材料导致,虽然硬质材料对加强河道稳定性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对长期发展来说,硬质材料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使得河道两岸植物被破坏,降低了河道渗透功能的使用,导致河道两岸生态环境被破坏,城市地下水资源被破坏,而且由于日常生活总污水排放等问题,加重了河道污染情况,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

(三)河道污染与河道生态环境发展相悖

城市河道建设受着多种因素污染,其中之一就是容易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河道工程与周边城市关系较为紧密,会形成水陆交错的过渡带,且部分城市为了加强自身发展,加大了对河道周边的开发,使得河道周围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影响河道周边环境及自然景观,也在另一种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由于当前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泥石流等情况多有发生,进而使得许多城市及地区河道防涝等功能被破坏,出现了河道淤积的情况,在河道建设过程中缺乏对两岸的保护及对环境破坏有效控制情况,就使得河道的防洪防灾标准不达标[4]。此外相关部门对河道治理工作不够重视,忽略了环境发展重要性,导致河道在运转过程中出现超负荷的情况,河道淤泥不断堆积,进而使得河道的防洪防涝功能退步。

(四)治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

河道工程治理工作中,河道治理工作分配不明确,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付了事,就导致河道工程治理工作逐渐缓慢。另外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任务是由多个部门统一执行、协调完成的,但是相关河道治理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且各个工作人员没有落实各司其职。在这种多部门工作协调完成情况下,出于各部门管理情况不同,不同部门对工作内容会出现不同的了解情况,导致河道工程治理出现不协调或者工作没有人执行等情况。在河道工程治理过程中,不同部门在工作时,由于没有明确职责划分,就会出现相互推辞的工作情况,对河道治理工作确不关心,使得河道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恶劣,河道治理工作难以开展,为日后的工作及河道使用埋下隐患,影响人们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污染情况愈发严重。

二、河道治理措施的探究

(一)增强环境保护及责任意识

河道工程治理离不开人民群众及工作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首先要落实部门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其愿意为生态环境保护做贡献,积极投入身心治理河道污染问题,相关部门也要及时实施相关工作制度制约工作人员,保证其工作的准确性[5]。在提高部门内部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要加强人民群众基本意识,做好社区宣传工作,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电视宣传、标语宣传等形式增强群众保护意识,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宣传环境保护重要性,从而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观念,加强群众对自身破坏环境行为的约束,促进河道保护工作的进行。另外,在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相关部门要及时针对治理情况要求各个部门明确自身职责,促进河道工程治理的实施。在管理制约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关注各环节治理情况及工作质量,积极推到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及治理制度的完善,充分解决河道管理问题,清晰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职员,保证河道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建立建设生态河道工程

河道工程治理要从建设生态河道工程出发,充分了解河道工程建设需求,进而科学合理建设生态河道工程。例如喜水植被对河坝起着良好固堤作用,在建设河道工程时可以采用此类喜水植被,大量种植,可以实现美化河道工程及保护河道工程使用的目标,而在一些不适合栽种植被的河段,要及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来建设生态河道工程,强化河堤结构。因此河道工程治理还是要从建设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维持河道工程的生态环境及使用。

此外建设河道工程前就要做好河道设计工作,确保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是以生态建设为主,而且要积极利用植被特点,强化河道工程河堤稳定性,保证河岸两侧植被都能被充分利用,促进河道工程生态建设。在建设完成后,要落实河道工程使用,就要关注工程投入与使用,加强工程运行及管理。在工程运行时,需要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加强河道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河道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植被绿化工程建设等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河道工程中植被覆盖率,充分展现河道工程功能使用情况。

(三)加强我国河道工程水资源保护

河道工程建设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建设河道时要通过规章制度完善来加强水资源保护,通过利用政府部门强制手段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河道工程是防洪防涝的重点,确保河道工程的蓄水排水能力,保障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所需以及人民生活安全[6]。河道规划是确保河道工程长治久安的主要方法,那么在工程建设前,相关部门就要投入全身心去调查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规划方案,并在改造后要确保河道泄洪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河道管理也是促进河道工程建设又一重要方法,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就要按照我国现下规章制度执行河道管理,在复杂综合的管理过程中要明确管理的方向及目标,并根据水利情况、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来完善相关管理方法,确保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政府要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监督力度,确保河道工程与水资源同步发展,而不是为河道工程建设抛弃水资源保护,要积极研究河道治理过程与水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生态社会的建成。

(四)针对河道工程治理细化工作内容

合理改善河道工程建设就要积极整治其存在的问题,改善传统河道治理方式,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在传统治理过程中,河道治理主要是以渠化等形式完后,现如今此种情况的弊端被充分展现出来,其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也会加强河道治理的难度。因此堤坝方面治理就要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及材料积极完成河道工程治理工作。另外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植被、土壤等因素,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地点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并在实际施工中结合实际所需完成工程透水工作,再通过植被加固等情况,防止工程坍塌等情况的发生。同时针对不同河道情况展开施工,要考虑所需植被特性,根据当前地段气候等情况实施治理,也要选择材料轻巧,运输难度较低的设备施工,避免大型设备对河岸生态环境的破坏。以此可以实现河道工程的有效治理,构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河道工程治理是我国保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加强河道治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增强自身重视,并且要根据当下河道治理情况积极增强治理人员责任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要根据堤坝方面治理以及生态带护岸工程实验加强河道工程治理,最后就要对我国水资源充分保护,积极采取河道环境保护措施,为我国日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从而促进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的建成,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河道环境保护水资源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河道里的垃圾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44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