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娟 龚 俞 冯 辉 王哲一 赵 毅
1.常州市武进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1
2.西安新视窗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
BIM+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通过感知层数据采集、网络层信息技术传输以及应用层多维度、多元化的数据展示,实现对现场全要素的智慧管控,有效获取监控、监管各项管理信息,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监管联动,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事件处置速度。形成人管、技管、物管、联管、安管五管合一的立体化管控格局,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与BIM、GIS进行整合,实现项目资源信息与基础空间数据的结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构造一个信息共享、信息集成的综合智慧工地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提高监管实施效率
BIM+智慧管理平台在青洋路快速化工程中带动了建设各方主体协同参与安全、质量、进度、人员、机械、物资的管理。在试验数据监控及预警、拌合站数据监控及预警、路面碾压监控及预警、环境数据监测及预警、视频监控管理等方面起到统筹管理的作用。其次,BIM+智慧管理平台应用能使主管领导及时督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上岗情况、巡检情况、质量安全问题处理情况等,进而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加强现场安全质量管理。
(2)提升工程监管科技含量
青洋路快速化工程BIM+智慧管理平台通过使用5G、物联网技术、BIM技术、GIS技术、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工程建设过程的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管理实时性。转变了传统监管模式,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
(3)为BIM+智慧运维奠定基础
基于物联网技术初步构建了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以桥梁BIM模型为核心,将远程访问控制、模型管理、信息查询、文档管理、物联网数据采集、施工控制集成为一体。BIM+智慧管理平台可以有效进行模型信息查询、施工过程管控,构建了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运维一体化的综合性管理服务模式。
(1)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
本项目桥墩为异形花瓶墩,节点的主筋、箍筋排布紧密复杂,箍筋绑扎操作困难,易发生遗漏绑扎导致返工作业的情况,通过创建钢筋BIM模型,可以直观的查看箍筋的摆放、绑扎与主筋之间的关系。通过在三维场景下对劳务人员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和绑扎过程动画模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为的操作失误。
现场巡查中发现质量问题,可以随时拿出手机在APP上将巡查、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影像的上传、工程部位的标记以及问题的描述,之后进行巡查问题、整改通知单的下发以及在线的回复。BIM+智慧管理平台可就每一项质量问题进行持续性的跟踪监督,在三维BIM+GIS场景下点击BIM模型可以查看对应问题的跟踪处理情况,直至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并可自动生成质量检查管理台帐,实现质量、安全巡查问题及整改回复的全过程三维可视化的闭环管理。
(2)在进度管理方面的应用
将BIM模型与工序报验流程进行关联设置,通过BIM模型不同颜色的显示来体现结构物施工状态,在可视化场景中能够可视化的查看现场施工进度情况。
进度数据的来源是工序报验,施工单位进行工序报验,监理审核通过后,BIM+智慧管理平台中的BIM模型进度属性信息会自动更新,进而在三维场景下的BIM模型进度状态颜色也同步实时更新,并自动形成进度记录。同时将进度情况以多样化二维图表的方式汇总展示进度完成百分比。
BIM可以对工程施工重点、难点部分进行可视化工序模拟,通过对施工环节进行模拟和分析,使管理者和劳务人员能非常直观地了解施工过程关键工序操作要点和流程情况,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3)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采用BIM技术对专项施工安全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优化,首先将施工步骤、施工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直观地展示;其次用于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方案汇报与可视化交底,提高施工安全可靠性。基于BIM安全方案模拟成果在降低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理解难度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专项施工方案的可实施性。
(4)在农民工实名制、工资监管方面应用
利用二代身份证识别技术进行农民工基本信息的采集,施工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在BIM+智慧管理平台中增加农民工进出场信息、证书信息等,最终形成农民工管理信息花名册。为保护农民工用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将工资发放情况与农民工基本信息、签约信息等进行数据比对,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可以在管理平台监督查看。
农民工工资发放:该功能主要用于农民工的工资发放,BIM+智慧管理平台对接银行专用账号的工资发放台账,在线查看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在BIM+智慧管理平台中能够查询、统计、汇总农民工工资发放数据信息。
工资发放记录管理:主要是为了通过BIM+智慧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工资发放情况及台账,便于管理人员查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管理。
(5)在BIM+物联网数据方面的应用
青洋路快速化工程BIM+智慧管理平台针对试验仪器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整合相关资源,实时上传试验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并对试验全过程进行视频监控。结合试验数据处理系统,将试验室完成的试验资料实时上传至智慧管理平台,从源头上保证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及及时性,以可控化、数据化、可视化的智能系统对试验检测业务管理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管。
青洋路快速化工程BIM+智慧管理平台实时采集拌合站生产的每盘混凝土的数据信息,通过施工配合比、实际配合比计算误差比率,进行产能统计、材料用量统计、材料误差分析,对拌合站生产的每盘数据进行有效监控,并根据设定好的标准判断误差是否超限并进行报警,对于范围不同的误差超限设置不同级别整改处理流程,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远程监控和管理,确保工程主体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
青洋路快速化工程BIM+智慧管理平台基于控制预制梁生产过程中的张拉施工工艺质量的动态监控,利用物联网手段,全天候对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对张拉日期、张拉结果、梁孔序号、理论张拉力、实际张拉力、张拉力误差、理论伸长量、实际伸长量、延伸量误差、张拉时间进行实时采集,通过网络实时上传到管理平台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实现作业过程质量的动态监控,确保梁板预应力施工作业的质量。
(6)在二维码使用方面的应用
利用二维码技术结合青洋路快速化工程BIM+智慧管理平台,打造新形势下的工程管理模式,用户通过使用智慧APP扫描二维码,为获取工程机械、设备、人员、物资的管理信息增加了便捷性。
将青洋路快速化工程各单位劳务作业人员的信息录入到BIM+智慧管理平台中,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所属作业队、电话、操作证件等一些重要信息。选择相应功能生成二维码,制作成图张贴在劳务人员安全帽上,保证作业人员全覆盖,实施劳务实名制管理。日常检查、巡查中可扫描其安全帽上的二维码查看作业人员的所属作业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分,定期对作业队进行奖励和惩罚。
在本项目中我们把工程机械的名称、编号、规格类型、进场/退场时间、维修、保养时间等详尽信息通过二维码生成器制作成二维码形式,张贴在工程机械显著的位置。这样工程机械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维保情况、责任人等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呈现。
通过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在青洋路快速化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施工动态,把控施工质量、杜绝安全隐患,促进建设过程中各施工环节、各管理要素的智能化管理,显著提高了工程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在为项目提质增效的同时,提升了公路工程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BIM技术的应用,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