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琳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工程管理中心 广东 惠州 516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提升,促进了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使用要求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设计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对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总的来说,建筑施工种类非常复杂,质量安全管理难度也日益变难。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有效保证其施工安全,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这是有效落实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同时,对建筑企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在实际建筑工程生产的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存在很多漏洞,甚至部分规定相互矛盾,标准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
部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差,技术水平有限,加之施工单位没有组织岗前系统培训,导致现场施工作业频繁出现工序混乱、不按照图纸施工、违规操作等现象,难以保证施工工艺水平满足设计、施工图纸要求,加大了安全事故的概率,特别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进一步增加了现场施工质量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概率。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的相关材料、机械设备标准不高,在采购前也未明确采购标准,采购人员对国家现行建筑相关标准掌握不清,盲目降低成本,导致材料和机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不能满足正常建筑施工需求,引起工期推迟,给施工质量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令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和建设品质大打折扣。
由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低价中标成了各承包单位占据市场的普遍策略,个别中标单位甚至通过低价将自身的工程转包给其他的施工队进行建设,通过这种转包的形式获取利益。而这些小型施工队相应的资质证明缺失,管理能力不足,人员配备不齐,根本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有管理能力的大型总承包单位也存在片面追求进度以降低成本的现象,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流于形式,对工程实施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关注不够,相应的资源投入不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更无从谈起。可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与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存在着重大的关系,需要严格进行把控,避免违法转包、肢解分包情况出现[1]。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针对其质量安全问题,要有效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提升行业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并依照相关规定要求,有效落实各项监督管理措施,严格依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从而有效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进行优化升级,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从而充分满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新要求,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自觉执行制度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从以往的质量安全事故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建筑企业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企业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要把制度宣传和培训教育纳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之中,增强建筑责任主体安全意识。通过示范引领和宣传教育,让质量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营造个个遵守制度、个个执行制度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才能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建筑工地环境比较杂乱,既要给施工作业提供场地,也要给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提供居住场所,工作环境不仅差,且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企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招聘、考核、培训工作,采取播放施工质量安全视频、真实案例生动演说会、现场模拟安全事故演练等多样化手段,令施工人员自身可以树立起安全第一、追求工程高品质的正确意识,并从培训中学会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科学方法,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在日常施工行动内贯穿质量安全管理知识和方法,保证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达标的同时,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设立有力保护屏障,有效降低现场施工质量安全风险[2]。同时,施工单位要组建能力强、素质高、有专业水准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队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职能充分发挥,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3]。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较多,在应对时需深入分析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采取可行对策,通过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全面开展监督工作、综合分析自然因素影响等方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有序落实,顺利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