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晨
南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邕江是珠江水系流经南宁主城区的上游河段,全长133.8公里,流域面积6120平方公里。2015年7月,为充分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要求,围绕“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营造城市宜居环境”的目标,落实“城市双修”理念,南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掀起了“百里秀美邕江”建设的新高潮。
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公益性项目,范围上起老口航运枢纽,下至邕宁水利枢纽,全长74公里。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利枢纽,两岸景观、护岸、设施和灯光亮化工程等。工程建设完成后,城市宜居品质进一步提升。项目挖掘了历史文化积淀,沿江建成公园、运动场地等,打造以邕江为轴线的城市景观带,极大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生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滨水空间的天际线建设已成为优美景色下凸显的首要问题。为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在滨水天际线规划的相关做法,特别是了解相关城市对城市重要天际线的规划、管控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特别展开了对天津、杭州、宁波、南昌等市滨水空间规划及城市设计的系列研究。
天津市从2002年开始启动海河两岸综合开发规划,完成海河总体规划咨询成果,后续围绕海河节点开展三轮城市设计的国际招标,完成了18个节点(片区)的城市设计以及其他各类专项城市设计(公共空间系统、慢行系统等),全面系统地研究确定了海河滨水地区的功能布局、城市界面控制、公共空间网络、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通过6年3批次地深化落实节点、区域城市设计国际招标以及后续的各专项城市设计,指导海河开发改造按总体目标深化落实,70%的城市设计得到了实施,建成了今日海河两岸优美的城市景观地区。
杭州市组织开展钱江核心区(约401.6公顷范围)的城市设计国际招标。核心区城市设计主要汲取了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好的设计理念,结合地下空间概念规划相关内容,在控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深化与完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核心区一期以大型配套设施为带动,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及全球的银行、保险、证券、咨询等大公司、大集团总部争先入驻。
宁波市通过严格执行《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为滨水地区的风貌管控和开发管理提供指导,规划统筹引领城市空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生态、文化、品牌形象塑造,将三江六岸定位为宁波城市转型提升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在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工作中,要求新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需含有城市设计的篇章,并制定了城市设计导则。
南昌市红谷滩的建设成功,有赖于十多年来规划设计的系统性,现已成为城市的一张魅力名片。南昌市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南昌市“一江两岸”总体城市设计》《南昌市“一江两岸”详细城市设计》和《南昌市“一江两岸”规划控制导则(含分区指引)》,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实施,从系统到节点多层次进行了规划控制引导,为建设良好的城市景观奠定了基础。
各先进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的成功,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将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及有关城市设计法制化。确保规划成果的有效落实,对滨水地区建设的控制引导发挥了关键作用。
天津市通过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将城市设计的规划管理法制化,保障了城市设计提出的规划管控内容能有效实施。
杭州市为加强全市城乡规划统筹管理,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对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的关键作用,2018年出台《关于加强杭州市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划定了杭州市重点景观风貌区和一般景观风貌区,通过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明确城市设计管理要求,细化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加强对杭州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的建设管理。
宁波市对三江六岸的规划上升到市人大决策的层次,并以人大决议的形式给三江六岸开发建设的管理提供了法制层面的保障,其中明确三江六岸规划选定的18个地块控制为公共功能地块,调整必须通过市人大,保障了滨水地区的公共性和开放属性,为天际线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南昌市重点地段规划控制导则》,对滨水地区划分了严格保护区域和建设控制范围,并对用地功能、建筑高度、建筑风貌等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要求。2020年南昌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赣江两岸滨江区域规划管控的若干意见》,从政府层面对滨江地区加强管控提供了保障。
天津市通过规划实施的一体化管理,保障城市设计管控内容的有效实施,包括横向上城市设计编制阶段与多专业多领域联合(包括开发策划、地下空间、生态专项、建筑意向等),纵向涵盖前期策划、地块出让条件、地块开发方案、建筑设计及施工验收,重要地区城市设计与控规同步报批等。在重点地区以详细城市设计为引领,将其转化为土地细分导则和城市设计导则。
杭州市在风貌管控方面,在重点风貌控制区必须要编制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管控内容要纳入控规及出让地块设计条件中。对于一些重点项目,通过专家论证、部门审查后确定推荐方案。
宁波市规划编制方面注重城市设计实施导则的提炼,并将实施导则落实到控规当中。涉及土地开发,力求将城市设计贯穿于土地开发(土地收储-出让-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
天津市为建设优美且充满活力的海河两岸地区,规划对于用地开发功能和风貌形式加强了控制,对于更新再开发地区,优先安排公共功能类建筑,尽量避免滨水一线布局居住用地,通过用地功能来控制天际线界面层次及城市空间活力。
杭州市在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滨水一线地区不宜规划居住功能,应留作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用地,文体、教育及公共空间等优先布局选址在滨水地区,力求把滨江岸线60%的用地功能转向公建开发类用地。
南昌市一直以来比较重视滨江资源,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按照城市规划要求,临江用地最好的资源地块都留给公共建筑开发建设,滨江地区以公建为主,核心地带(桥头区域等)70%开发功能为商务办公。重点地段严格限制商品房开发。
许多先进城市都在利用三维建模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滨江沿岸城市设计和建设管控水平。天津市、宁波市及南昌市均采用了三维建模等手段推进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通过制定三维模型数据生产、入库标准,建立规范统一的三维数据库,并安排资金对数据库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三维模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沿江天际线的管控除了直观的建筑高度控制以外,还涉及城市建设管理各方面工作。对比上述几个先进城市,南宁市在邕江沿岸的空间建设、功能导入、建设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邕江现状滨江区域缺乏核心功能和标志性景观。在功能布局上,滨江岸线以自然岸线、居住岸线为主,公共服务岸线占比低,缺乏吸引点;沿岸现状已开发用地中以居住用地为主,缺乏公共功能;现状建设对山体视廊造成破坏,沿江区域开放空间不足,历史文化街区缺乏与邕江的联系。参考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其滨水岸线核心区均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和鲜明的形象空间,沿江地区文化设施布局保持较高的密度,形成较为密集的活力吸引点;通过沿江文化商业商务设施吸引大量人群活动,提供多类型、多层次、多尺度的活动点。
我们应该将邕江两岸城市设计内容严格落实到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出具、方案审批、建设核查等后期审批过程中。落实城市设计做到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精准出具规划设计条件,不但明确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硬性指标,亦可规定地块内塔楼的位置、建筑形态及建筑高度。在后续的规划审批中亦严格依据规划设计条件的限制内容对总平方案、建筑单体方案的审批进行把关,做到落实城市设计不走样。在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梳理沿岸土地权属以及尚未开发建设地块的规划情况,按照区域更新改造与滨江活力地区再造的要求,优先保障植入公共功能,加强对于邕江两岸地区用地开发功能和风貌形式的控制,通过滨江区域地块的公共功能开发提升活力与改善天际线风貌。
另外,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开展编制的邕江两岸城市设计,梳理需要严格管控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管控规则,重点对城市山水格局、城市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公共空间、滨水空间等要素提出更为细致的引导和控制要求,制定有关规定。
邕江作为南宁市的母亲河,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城市风貌对推动城市品质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但城市在开发建设和征地拆迁过程中,由于利益主体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诉求,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统一思想,将建设拥有优美天际线的滨江区域放在重要位置,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空间体系、控制城市改造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拓展城市生态空间,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我们需要站在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统一思想认识,立足长远,顾全大局,坚持规划科学性、合理性,合力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