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回顾及新时代展望

2021-04-03 05:31:36董熠辉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绿色

赵 楠 董熠辉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在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中,对城市的规划建设一直广受重视,而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变革,也是人类的家园建设变化史。针对城市规划,分析其理论发展史可知,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基本愿望。在不同时期中,城市规划理论中的和谐、绿色等理念均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仅仅各时期存在关注侧重点的差异。在现阶段,在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下,绿色城市的规划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探索绿色城市的规划思想,能为当下绿色城市的建设带来充分的理论指导。

一、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回顾

(一)田园城市的提出

早在几个世纪前,受黑死病、其它传染病,乃至工业革命等的影响,在西方,城市美化掀起了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运动,深刻影响到了城市规划的萌发,之后,基于田园城市的一大规划思想逐步兴起[1]。例如在19世纪时,在经过对三大运动经验教训总结后,作为社会学家的霍华德,提出了对当时乃至现在均具备较大影响的田园城市理论,理论中重视对环境优美、城乡结合式新型城市的建设。之后,他和其他建筑师等人员,在西方实践并优化实践了该理论,在约一个世纪的发展后,田园城市中主张水平花园城市,属于城市分散主义。

而此规划思想正属于绿色规划思想的一个发展萌芽,表示了人们追求、向往的美好城市生活。它是综合社会、经济或规划空间等的理论体系,其中有着绿色、整体思维、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它对城市在初期发展中,各问题根本、解决思路进行了揭示,认为空间问题几乎都源自社会经济问题,在城市中,各空间问题不能完全借助空间技术手段合理解决。

(二)生态紧凑的理念

在二战之后,西方经济发生快速增长,在城市中,居民人口倍增,紧接着是信息化、城市化的发展,让城市面临了更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城市规划理论已经步入了新的演变阶段[2]。从上世纪开始,生态学的思想便被吸收进城市规划理论中,基于绿色城市的规划思想获得了丰富。例如在上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英国生态规划学者,便对自然环境、人类间的依赖关系做出了阐述,在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下完成设计,完成了城市生态设计方式的科学创造。

而在绿色城市主义的发展下,针对绿色城市,其规划理念不断向生态、紧凑等特征转变。如曾经被提出的“光明城”等概念,此规划理念和城市分散主义完全不同,注重紧凑、节约等特征的垂直花园城市,需要对城市的立体空间充分利用,例如在小区下开通地铁、将花园设置在房屋的顶层等等,将自然环境及城市的居住区相连通。在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下,该时期内出现了推动绿色经济及绿色交通、完成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等核心原则。

(三)低碳生态及友好

从上世纪后期开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等理念的出现,让绿色城市的规划理论步入了新的阶段[3]。在生态城市的规划思想中,空间层次逐步演变为文化-历史-意识层,在国际上,绿色的规划理念得到了广泛普及。例如亚尼科斯基曾针对生态城市,做出了设计原理的阐述,阐述中表明,生态城市属于“文化-意识”的一类高级层次,是对社会及文化、人和环境历史等的研究渊源。

而在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低碳城市等,也不断受到国家关注,变成了对绿色城市规划进行指导的重点原则。例如在十二五的规划提议中指出,作为对城市发展进行引导的科学手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合理处理,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关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促使生态文明的水准得以提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生态的城市理念中,要求通过结合生态化、低碳化,促使人和自然达成和谐共生的目标,并让城市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内,成为生态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在循环经济的影响下,让经济实现生态化、低碳化等的发展。由此可见,在近年中,绿色城市的规划思想进入了文化历史意识的层次,已经从区域层面,逐步上升至了全球层面。

二、绿色城市的增长内涵及绿色城市规划理论

(一)绿色城市增长内涵

在绿色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中,诞生了田园城市、生态城市等优秀理论,但在现阶段,受全球化的经济及环境等问题影响,以往的规划理论不能满足新的规划需求。在现阶段,城市绿色增长变成了能让环境、经济目标同时实现的新型发展模式,城市变成了发展及增长形式变化的一类主要平台。在本世纪中,绿色增长受到的关注较多,它蕴含着代际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社会、生态及经济,三位一体的一类新型的发展道路。在各组织和学者,对此概念内涵的探索中,城市的绿色增长被定义为:借助环境影响更低的城市活动,让对自然资源的真实消耗降低,让生态系统本身的服务功能得到保护,促使城市经济实现发展及增长。

(二)绿色城市规划理论

在对绿色城市的规划思想回顾后可知,在绿色城市的规划中,可以借助科学的规划理论,让绿色城市获得低碳、公平、绿色及生态等各类基本目标。在此规划理论中,强调在生态文明的引导下,从基础设施、空间规划、政策措施、生态环境和产业体系的多方面出发,让城市模式构建反馈及互促机制,完成理论框架的有机构建[4]。

三、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新时代理论展望

(一)绿色基础设施

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时,需要对自然的规律及条件做好利用,并在原生的自然环境得到尽量保持的基础上,完成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地形地貌等充分利用。在基于城市已有的绿化状况后,需要对绿色空间系统做好合理设计。以城市尺度为例,可以建设城市的绿色廊道、绿色板块或河道沿岸;以场地尺度为例,可以做好生物滞留的系统、雨洪管理、绿色街道等的绿色建设;在规划建设城市交通时,也要对绿色、生态及低碳的理念贯彻落实,将绿色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等激活。在整顿交通体系时,可以对城市的贯轴、公共交通轴合理设定,在公共交通的节点处,做好复合式换乘中心的布置,在和中心点据点互相连通后,构建自行车道路、步行道路等网络,并关注基于步行的慢行道路建设。

(二)空间规划

在生态环境的发展中,城镇空间是一类重要基础,是人们完成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托,是人工环境、自然环境融合的关键空间。因此,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理念思想灵活应用,将其作为完成空间规划的理论原则。在关注区域内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要对城镇空间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等科学规划,确保企业实现集中布局,保障产业达成集群发展,让生产空间更为集约高效,让人口保障适度集聚,让生活空间更为宜居生态。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的保护均要得到重视,让城市获得开敞、舒适的绿色型空间,让城市有效增加绿色生机;在土地开发中,要采取土地混合型的模式;微观设计时,要重视公交友好、步行友好;公交沿线要实现城市主要功能的一定集聚;在公交站点中,步行尺度中要对功能结合做好强化;在步行范围中,中心功能要完成混合布置;综合规划多样化的住宅形态、层次化密度。

(三)政策措施

在规划绿色城市时,所实施的各类政策措施也十分关键,可以参考非约束性、约束性两方向完成制定。在非约束性的政策中,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机制,由政府做好引导作用的发挥,让个人、企业等基于绿色的发展规划,做好环境投资、环境技术的开发、研究或使用。在约束性政策中,政府要做好主导,如强制性规划生态空间,或者设计排污的具体标准等等。

(四)生态环境

在城市系统中,主要的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系统,它是确保城市系统能实现健康运转的关键基础。在生态保护及建设中,要将万物互联的思维当做系统指导,以此构建经点、线、面绿色模块所构建的层次丰富、健康且互通互联等特征的生态环境系统,促使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实现整体化及联通。在保护及循环利用水资源时,要确保水系统的循环性;重视自然及水的循环,如循环再利用水资源等等;针对河水做好生物处理,将自然净化等处理做好;在低碳原则指导下,做好水边空间的建设;在水循环系统内,对自然的亲和模型灵活使用;对水边空间完成合理、完善的规划。

(五)产业体系

在规划城市时,要对资源利用的绿色化、低碳化等原则坚持遵循,重视绿色化改造传统产业,重视对绿色产业的发展,重视绿色产业体系的完善打造,并在各个社会经济的生产领域中,做好资源再配置、减量化、资源替代等原则的利用,促使资源实现循环利用,能够变废为宝,让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减少,促使绿色产业能够协同发展,让资源利用达成乘数效应。在使用能源时,可以对可再生的各类能源不断普及,对未利用的能源有效使用;可以针对能源构成循环体系;可以对热能源、生物质能等灵活使用;可以对生物能源合理利用;做好导入推进绿色能源的工作;重视环保型、节能型建筑的建设;对生物能源、太阳能等能源使用不断推广。在资源的循环使用上,可以做好分类处理垃圾的工作,让垃圾实现循环利用;可以对废水热、地热等回收利用;可以对未利用的各能源灵活使用,如工厂的排出余热等。

结束语:为让全球的经济、环境等问题得到解决,绿色增长的应用应当得到重视,它是我们对未来挑战合理应对的一项有效选择。在由田园城市、到低碳城市乃至绿色城市的理论发展过程中,生态包容、绿色低碳以及智慧健康等原则,逐步成为绿色城市规划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各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应基于城市实际,在绿色城市规划有效思想的指导下,让城市焕发生机,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绿色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中华建设(2019年4期)2019-07-10 11:50:58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迎接“十三五”规划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