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永德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永德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大队) 云南 临沧 677699
城乡规划工作极具系统性和政策性,必须考虑生态安全并保证做到资源的合理运用及节约,通过可持续前行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促进[1]。为此,建设管理部门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与不同程度的制约,凭借前瞻性的思维和先进理念对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同时健全管理体制,旨在让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愈发可行和高效,所以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此影响下,城镇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在科技的带动下使城乡经济得以持续增长,城乡的空间布局成为城乡规划的重点,而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可以将土地资源做到极大程度的开发,将城乡布局有效协调,同时也可以完善生态环境的相关建设,实现我国一直提倡的绿色可持续发展[2]。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切实把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好、落实好、推进好,成为了考验各级政府的硬性指标。好的建设来源于好的规划,好的规划来源于好的思路,好的思路来源于好的机制,好的机制来源于好的管理,所以,让管理更好的服务于规划、让管理更好的体现出效益,练好内功、服务发展,必将是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永恒课题和刚性需求。
近些年来虽然城乡规划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县级经济发展水平略显落后、参差不齐,县级政府将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带动地方发展上,忽视了对规划建设的重视和研究。首先,整体规划意识不足,一段时期以来,片面的认为建设属于形象化的工程,导致规划是由建设需求来决定[3]。其次,因缺乏统一的总体规划,在小区整体建设上有所忽略,往往是各吹各打、各自为政,加上部分地区出现滥造的情况,为后期建立和完善规划带来不小困难和挑战。再次,管理部门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的价值分析,没有充分认识到位,没有挖掘出城乡规划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工作重心与建设实际出现了脱离现象。
由于对城乡规划的理念和认知不同且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受制于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规划建设呈现出了随意性、盲目性和功利性,不同程度存在为规划而规划、为功力而规划以及为满足现实需要而规划等不良情况,因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和统筹性,规划过程中,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让擅自改建、扩建等现象不断发生,使人口、资源等得不到统筹协调,更有可能影响生态环境,那么将阻碍城乡的持续发展。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因缺乏健全完善且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主管部门与行业部门之间的权责任务有待进一步科学明晰,一方面出现管理真空,工作相互推诿、扯皮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出现责任交叉,权力将会相对集中,导致执法不力,所以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我国县级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个别费用到账不够及时且均需地方资金配套,受制于县级财力困难和紧张,项目建设往往出现进度缓慢、资金缺乏等情况,导致县级城市建设的整体进度无法加快、举步维艰。由于县级公益设施的建设不到位,道路交通存在一定的拥堵情况,同时地下管道的建设有待完善,需要开挖修理,在某些程度上为城市建设带来阻碍。
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向应考虑建设的需求,管理部门要向公共设施、绿化、环境监管等方面,同时重视居民区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那么,在对整体投入加大后,管理部门要考虑工程量和所需的资金量等,在财政拨款的基础上拓展资金的筹集渠道。例如,市政部门凭借政府的优惠政策,对投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在大力宣传下鼓励城乡企业参与城市建设的投资,从而在相应程度上将政府财政的压力逐渐缓解,也能使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投入得以加大。
法律是对规划建设与管理行为进行规范的有力依据,更是各阶段规划与管理活动得以有序进行和依法开展的基础,极具权威性。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带着长远的眼光对法律权威性做到切实有效的维护。具体而言,一是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保证规划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要求体系中涵盖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各方面,做到全面化覆盖,同时保证法律法规极具可操性。二是在落实阶段中,相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让法律法规得以细致化的落实,才能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各项活动带来正确指导,让法律法规不是一纸空文。三是重视监督环节,由于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带有一定的复杂性,那么管理时将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例如,执法人员的能力不足、各部门的配合不到位等,必须在严格监督下加以改善,让各项工作的衔接愈发高效,使监督极具可行性与合理性,避免在规划与管理中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让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人才的引入可以将整体的管理与规划队伍力量得以增强。为此,管理部门凭借前瞻性的思维,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大力引入,对城乡规划与管理有重要意义。首先,相关部门对人才引进的科学策略进行制定,使之极具可行性与合理性,从而保证人才留得住,同时也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使人才发挥出其应有效用,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程度的促进。其次,重视人才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多元培训将其潜能进行释放,使之带着创造力参与各项工作,可以大胆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最后,组建专业、高素质的团队,使之带着饱满的热情和高尚品德来完成各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任。
以往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相关部门多是重视规划环节,整体的工作重心也向行政方向倾斜,使其他部门的职能未做到全面发挥,导致城乡规划综合性不足,特别是建设管理的主观性较强,易影响整体建设进度。为此,城乡规划的制度要及时优化,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引导的方式下将各职能部门所肩负的职责进行明晰,可以更好地配合各项规划工作,各部门也能加大参与力度,投身于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在新时期下,管理部门也开始重视各部门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的协调,在积极的宣传工作下转变各部门的工作理念,使之可以各司其职,改变规划部门一头热的局面,也将事不关己的态度转换为饱满的热情,从而更好地配合规划与管理部门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将规划实施与管理中的矛盾有效缓解。例如:未批先建、私搭乱建等违章搭建不仅破坏城市形象,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上下统一认识,多部门协作,加强巡查,相互监督,一有违章建筑苗头就坚决制止,形成常态机制,齐心协力杜绝违章建筑,引导居民提高规划意识,努力打造优化美化城市形象。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在工作中见到实效,特别是规划与管理是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重中之重,可见城乡建设管理体制的优化是实现城乡共同的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做好街道工作,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深入改革,将城乡建设的综合性、服务性和社会性做到统一,在综合指挥下将各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其次,完善城乡监督工作,将工商、市政管理、住建、资源局等进行结合,保证分工明确,同时又能相互协作,攻克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所遇的困难。再次,完善奖惩制度,使管理机制彰显出长效性,让管理单位、监察单位等能通力合作,让各部门的衔接愈发有序和高效。最后,重视产业兴县,根据县级产业的发展特点,让城乡规划建设与产业结合,为特色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让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使农业产业走入信息化,将城乡两极分化的情况不断缓解,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保证。
在新时期下,城乡规划建设的科学开展与全面落实需要对各阶段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客观评价与认识中寻找到科学与可行的解决对策,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结合城乡经济的发展需求来优化管理体制,秉承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和缓解城乡矛盾,将资源做到合理和高效地分配,对保证城乡规划的落实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让经济的发展走出又快又好的局面。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国各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城乡规划与管理的艰巨工作,在长期的努力下实现各阶段城乡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从而为城乡后续的和谐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