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一体化的重庆脉动

2021-04-03 10:21文|
中国公路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核成渝高铁

文|

总体思路

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谋划,合力推进。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共同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竞争力。

强化一体衔接,互联互通。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经济圈内形成内外不同空间尺度,且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

推动协同管理,共治共享。打破区域行政分割壁垒,构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机制,强化地区间、部门间在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方面协同联动。

深化改革创新,服务融合。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求和个性化、多元化出行需求,着力推动交通产业空间融合发展,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升运输组织水平,提供品质更优、效率更高、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增强人民出行获得感、幸福感。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独具成渝双城特色的交通强国建设先行示范区。重庆初步实现“143”目标。基本形成“多向辐射、立体互联、一体高效”的现代化成渝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体系。

4个“1小时”目标。总体布局和建设目标方面,重点打造一流的国际多式联运集散体系,一流的国际航空集群体系,一流的铁路枢纽体系,一流的航运体系“四个一流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成渝双核超大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成渝双核至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成渝地区相邻城市1小时通达和成渝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4个“1小时交通圈”。

3个一体化。初步实现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运输服务体系一体化、交通治理体系一体化。

同时重庆提出了“三年投资4500亿元,开工干线6500公里,全力建设9大基础网络,实施40项百亿工程”目标,加速构建“轨道多层次、高速多通道、航道千吨级、机场双枢纽、管道一张网、寄递村村通、运输一体化”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网络,推动成渝双核间加快形成高铁双通道、高速公路八车道的复合快速通道。

主要任务

畅通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对外大通道

加快出川出渝大通道建设,重点加快陆上高铁通道建设,实现6小时至北上广目标,构建多向辐射、立体互联的铁公水空综合立体交通通道。

重庆新生港一期工程投用泊位(摄影:黄璞)

1月30日,郑万高铁重庆段澎溪河多线大桥顺利合龙。

成渝之间开通多条跨省(市)交线路,到2022年实现毗邻地区跨省公交全覆盖,服务乡村振兴。(摄影:胡光银)

畅通至北部湾(东盟)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也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在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设中着重提出,也是成渝经济圈下一步重点方向。加快渝昆高铁建设,尽快启动渝贵高铁、川黔铁路改造和涪柳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减轻长江水运压力。积极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畅通至京津冀(东北亚)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渝西高铁、渝万高铁、开城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联系更加紧密。

畅通至长三角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沿江高铁规划建设,形成高标准的沿江高铁通道,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有效串联;强化沿江铁路通道运输能力和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将沿江铁路向上游泸州延伸,充分分担长江水运压力。

畅通至粤港澳大湾区(太平洋)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规划建设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重庆至桂林高铁,缩短至粤港澳大湾区时空距离。

畅通至西藏(南亚)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川藏铁路建设,并经雅安至自贡延伸到重庆,对接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使成渝地区成为西向的前沿。

畅通至新疆(欧洲、中亚)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兰渝高铁建设,突出兰渝铁路货运功能。

构建能力充分、布局完善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

铁公水空邮5张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出到2035年的长期发展目标。铁路方面,建成2400公里“米”字型高铁,完善“三主五辅”货运铁路通道。公路方面,形成6200公里“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在规模上接近江苏、河南的面积密度。水运方面,形成“一干六支”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300公里。航空方面,国际及地区航线通达城市100个以上,年货邮吞吐量350万吨。邮政方面,基本实现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间、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实现24小时送达。

建设4个“1小时”城际快速交通网。双核间实现1小时,高铁双通道;成渝中线高铁和成渝高铁提速;成渝、遂渝、渝蓉,加成安渝4个高速公路主通道双核间加宽。双核至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通过高铁、射线城际铁路实现1小时全覆盖,重庆中心重点推动重庆至广安、乐山、自贡城际铁路。相邻城市实现1小时通达,实现成渝省际毗邻城市间高速公路互联互通,织密川渝毗邻地区干线公路网,有产业基础和条件的地区建设一级公路,降低物流成本。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完善市域(郊)铁路网,重庆正在加快建设市域铁路(城轨快线)璧铜线、江跳线、渝合铁路,推动四网融合发展。

畅通“一区两群”市域干线交通网。构建“一区”与“两群”之间,以及“两群”内部的多方式多通道。加密内部路网,实现相邻区县间高速公路直连。主城都市区——射线通道达到六车道以上,相邻城市间半小时通达。畅通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内部高速路网。

打造双核多层、内陆领先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构建内陆领先的世界级机场群,打造一流的国际航空集群体系。重庆正在实施江北国际机场扩建,远期达到每年吞吐量8000万人次,同时进行第二机场选址工作,计划定在璧山,远期设计能力达到7000万人次,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共同打造双核驱动的“双核四大”国际航空枢纽体系,提升成渝两地国际化航空服务水平。同时提升万州五桥机场能级,服务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

构建分工协作的现代港口群,打造一流的航运体系。畅通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构建“一干六支”干支联动航道体系,重点打造主城区果园、涪陵龙头、江津珞璜、万州新田4大国际枢纽港,宜宾志诚、泸州纳溪、永川朱沱、忠县新生和合川渭沱5个区域港,在西部地区建设无水港,开通近洋航线,共同增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在国际内河航运中的影响力。

构建站城一体的铁路枢纽,打造一流的铁路枢纽体系。按照站城一体、四网融合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四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和“2+4+9”铁路物流中心,助推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重庆交通强国试点第三项内容就是推动重庆东站站城一体化发展,主要是借鉴重庆沙坪坝火车站成功案例,解决类似原沙坪坝火车站将城市南北街区分开的问题,将铁路乘客的流线接入周边步行网络,再通过商业节点等公共空间,营造舒适的步行街区,未来人们不再仅出于“移动”目的出行,而是可以为了特殊的体验和活动前往。

构建高效衔接的集疏运体系,打造一流的国际多式联运集散体系。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加快铁路、公路与港口、园区连接线建设,完善港口和园区等“最后一公里”疏运体系。

推进便捷顺畅、高效经济的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

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利用干线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公交化列车,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无缝换乘、票务一体、安检互信,推进城际旅客联程运输和客票一体联程发展,提升通勤化水平;跨省公交开行,扩大川渝跨省城际公交开行范围,推动重庆市13个毗邻区县与四川6个毗邻地市城际公交互联互通,力争年度实现主要城市公交一卡通;交旅融合,巴蜀大地旅游资源丰富,加快构建毗邻地区旅游环线,推动旅游航道建设,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此外,发挥成都、重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作用,当前国家5个集结中心,武汉在华中、郑州在中原、西安在西北,只有成都和重庆是在西南地区,两者要强强联合。

建立统筹有力、共享共赢的一体化现代化治理体系

重庆紧扣“智慧名城”建设,智慧赋能交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坚定不移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加强5G、自动驾驶、北斗、物联网、车路协同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和永川区智慧交通样板区,全力建设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数据平台网、基础设施网、出行服务网,让智慧交通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

川渝之间公路交通

加快推进毗邻省道网规划修编

两地将加快推进成渝两地省道公路网修编工作,以川渝两地政府批复的普通省道公路网规划为基础,统筹川渝毗邻地区的城镇建设、产业布局和路网结构,实现川渝毗邻地区省道网路线走向、行政等级的协调统一。到2025年,两地省道公路网修编工作全面完成,重庆新规划省道16条,里程126公里。

加快推进毗邻普通国省道提档升级

两地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川渝省际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打通“瓶颈路”和“宽窄路”,实现川渝间毗邻地区国道210线、国道351线等11个普通国道出口通道达到二级,以及省道105线、省道106线等12个普通省道出口通道达到三级,进一步提高交通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水平。到2025年,实施国道升级改造312公里,省道升级改造213公里。

加快推进毗邻连接线及农村公路升级改造

两地有序推进毗邻重要连接线及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便捷毗邻乡镇、农村间的交通联系,带动沿线经济、旅游等产业发展,支撑乡村振兴。到2025年,实施重要连接线项目1015公里,农村公路752公里。

猜你喜欢
双核成渝高铁
全球金融“F20”在此召开!横沥进入“双核”时代
高铁会飞吗
人地百米建高铁
新型夹心双核配和物[Zn2(ABTC)(phen)2(H2O)6·2H2O]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第一次坐高铁
三螺旋N-N桥连的双核Co(Ⅲ)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一个双核β-二酮镝(Ⅲ)配合物的超声化学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