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在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技术应用探析

2021-04-02 23:24:16龙星宇
地下水 2021年1期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林景观水土保持

龙星宇

(朝阳华瑞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辽宁 朝阳 122000)

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与项目区的原地貌条件存在一定的关联,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差异,除重力、水力等常规侵蚀外,土壤侵蚀还将产生特殊工程侵蚀和水资源系统的破坏等。例如,以堆垫或人为开挖的土石边坡替代天然的地形地貌,以土壤和破碎岩石组成的岩土混合物替代单纯的地表土壤等,其中项目建设期为发生侵蚀的主要时段。所以,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前应编制合理的水土保持技术方案,将建设环境与园林工程相结合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技术的优势,从生态建设的角度维持园林工程效果,确保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落实到位和水土流失情况的准确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升项目整体的绿色性能[1]。

1 水土保持方案中园林工程的应用

水土保持方案应明确工程治理的目标要求和重点防治对象依据项目区的自然概况和工程建设特点,充分考虑工程建设造成土壤侵蚀的形式、水土流失量、扰动面积及侵蚀强度的变化特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优化设计主体工程的要求。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土流失科学防治的角度,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确定项目区各类治理措施的分布状况、建设规模、施工进度、措施数量等,从而建立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治理目标估算水土保持投资。

1.1 房地产开发或大型园区等点状项目

现阶段,规划局基本上要求所有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或园区均有一定的绿地率,建成后项目的园林工程可以达到生态环境要求。从土壤侵蚀的角度分析,施工阶段为防治的重点,而建设过程中很多项目的整个区域会一次性完成场平,建设工期将持续2~3年或更久,工程建设实施的景观绿化措施较为滞后,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在水土保持中如何应用园林工程成为研究的热点,详细流程为:依据工程设计资料和水土保持规划要求合理的划定防治区域,场平结束后单独区分开工程建设区域,则出现长时间暴露的地表以实施相对滞后的绿地、道路为主,由此可采取铺种草皮、播撒草籽等临时性绿化措施处理场平后长时间不扰动的区域,或者实施景观绿化措施先行处理一些集中规划为景观的区域,在美化施工环境、绿色文明施工的同时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发展。

1.2 铁路或公里等线性项目

近年来,在线性工程(铁路、公里)修建过程中绿色文明施工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将植物措施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用于路基挖填后的成型护坡区域,由此替代传统的后期统一实施的方法,从而实现施工环境的美化、绿色文明施工、水土流失的控制和快速稳固的护坡。

1.3 露天开采的矿山项目

目前,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建设工程许多露天开采的矿山项目,在水土保持中其应用园林工程的效果较差。一方面,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很多作业人员未严格按照设计的坡率施工,开挖的边坡多为直壁陡坡;另一方面,开采的矿山边坡多岩质斜坡,其绿化覆盖存在较大的难度。从土壤侵蚀的角度分析,顶部土质边坡在土质层剥离后能够喷薄植草护坡,矿体第一级开采后及时覆土种植爬藤植被绿化,以充分发挥分级平台的作用,在经济条件允许时还可将一些爬藤植被或灌木种植于坡面砌种植槽内。实践表明,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同时能够实现绿色矿山、绿色开采等目标。

1.4 表土堆放场

保护和利用所有项目的表层腐殖土资源为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的新要求,其中土工布、彩条布等苫盖措施为大多数编制单位的常用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布料易腐烂且该过程耗费人力物力,对此可以采用铺草籽或撒草籽这类临时绿化方式防护堆放时间超过1 a以上的堆土场,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实现美化环境、绿色施工的目标[2]。

2 水土保持技术中园林工程的重要性与应用

施工单位在水土保持技术中应用园林工程时,为充分发挥相应的技术优势应秉持艺术性、环保性原则,从而为后续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园林工程整体设计效果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在充分考虑水土流失预测成果和水土保持防治分区的基础上,施工单位合理设计水土保持设施,为确保工程建设布局的完整性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2.1 重要性分析

从生态工程建设的角度,应用水土保持技术时园林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维持水土保持高效管理的基本要求,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持工程施工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处理方式,综合考量施工区的环境特征最大程度的满足水土保持目标和景观观赏的需求,充分利用完整的技术融合体系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创设的管理模式要综合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从而推动水土资源结构的优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的提升[3]。

2.2 水景开发中的应用

水景开发属于旅游度假、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的基础性施工模块,为有效强化景观工程的生态价值以及进一步提升园林工程的整体观赏效果,这就要求选用合适的方式完成水景观开发过程的人工挖造作业。

水景开发要合理处理生态与绿化体系的建设要点,关注水景观应用流程以充分发挥开发利用过程中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的价值,从而降低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受水侵蚀的不利作用。

在驳岸或水景边坡区域施工部门要合理应用水土保持技术,为有效抵御水流的侵蚀应考虑造价成本管理要求和工程项目周边的环境选择性能优良的材料。通过以上处理强化水景观边坡的美学价值和整体结构的综合质量,为优化工程建设水平和园林景观综合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2.3 植物栽种中的应用

为了尽可能维持各个元素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生态平衡,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选取合适的植物栽种,通过对绿色植物的合理布设凸显整个生态环境的美观性与生态价值。所以,要充分发挥植物的价值和功能应坚持水土保持技术原则,不断优化植物栽植方案和技术。

在确保绿色植物自身性能、保证种植布局与植物搭配的艺术性和美观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土保持技术的功能与作用,经艺术化设计及合理性布局强化植物栽植的优势;同时,为提升处理方式的合理性要严格执行造林-种草的供需,通过对整体布局结构的优化分析维持园林景观工程的综合质量。根据种草密度设计要求和草种的适宜性条件,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种植块地;草种的选择应满足保土能力强、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等基本要求,3 a保存率不低于70%,当年成活率和出苗率不低于80%。

充分考虑景观工程的建设要求和设计标准,项目建设过程中关注植物栽植要点和相关流程,提升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中植物搭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为尽可能的降低土壤质地与植物之间的冲突作用要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要求,尽量减少不利作用和提升植物成活率,综合实现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多重目标。例如,根据造林树种木苗质量分级标准,因地制宜的选择符合当地土壤质地的苗木。

生态价值是应用水土保持技术植物栽种的关键和根本内容,为了落实标准化植物的保护方案和控制策略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可为落实和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因此,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技术优势应重点关注园林栽种植物过程中植物的生态价值和搭配效果,在整体提升园林工程性能的同时创造美学管理体系[4]。

2.4 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养护管理属于园林工程建设重要环节,为切实提升景观结构的整体价值必须搭建完整的水土保持方案。所以,养护管理工作中的评价标准应以水土资源保持效果以基础,在维持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打造完整的节能管理方案,从整体上优化园林景观效果。

植被灌溉过程中为尽可能的降低水土资源受传统灌溉方式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水量,可选用喷灌或滴灌等高效用水方式替代传统的灌溉模式,以达到节水和提升灌溉时效性的目标。

将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和水土保持技术纳入园林工程管控体系内,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体现环保、节能管控工作的优势和价值。

为了尽可能体现园林工程在水土保持技术中的生态价值和美观性,要对植株及时的修剪。

3 结语

总体而言,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它是维持水土保持技术整体生态结构的关键,对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和绿化景观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优化园林景观生态价值及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的生态效果,要以景观管理要求和工程施工方案为基础,监督管理流程严格按照标准践行。

猜你喜欢
园林工程园林景观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绿色建筑(2021年6期)2022-01-20 07:09:54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北京园林(2021年3期)2022-01-19 01:54:46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5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3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4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2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