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薇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产品生产的基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也逐步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当前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下,建设开发“节水”型号农田水利工程势在必行[1]。这个过程中,可以从当前存在的问题着手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实现对灌溉技术的优化和改进,帮助实现农业灌溉的高产高效。
不论哪一种技术的执行都需要有人才支持,且都需要一定的经验来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这两方面的建设都存在一定的欠缺,造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运行中出现设计与结果差距较大的问题。
(1)各界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高校内开设的相关课程很少,且都是出于“冷门”状态,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对对应课程重视度不够,整体师资水平和结果偏低,直接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人才少。加上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起点低、非盈利性等特点,缺乏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建设人员的有效吸引,致使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家缺乏。
(2)我国高效节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近些年提出的,之前并无这一概念。所以这一工程建设现阶段仍在初级起步阶段,所以各个工程的建设中存在经验缺乏的问题,整个建设都具有探索性,很多时候都是在完成以后才能发现问题,导致建设的工程结果和预期存在较大的偏差[2]。
(3)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当地种植的农作物的习性、土壤及气候情况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设计。因此每一个工程都处于不同位置,具体的建设要求和环境也会存在不同,不能完全参考其他工程的经验,而是需要参考灌溉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但很多设计人员并不能具体考量与节水灌溉项目相关的全面信息,做到据实应变,使得最终设计结果与预期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效果偏离,从而造成项目规划不合理。
首先,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采用的设计施工与使用分离的模式,即设计施工者设计、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撤退。这种模式中缺少了设计施工者对使用者的指导过程,因为工程项目就相当于施工设计者的孩子,由他们一手打造出来,他们知道工程存在的弱点及维护要点等。而建设以后的工程使用都由农民等使用者自行探索。而使用者自行摸索的结果是很多工程隐藏弱点不能发现,或者掌握比较晚,且存在实际使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效果[3]。因为设计施工者与使用者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加上基层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农民缺乏责任意识,使得很多时候农民发现了问题也无处可报,加速农田水利工程“下岗”现象发生。
其次,节能灌溉项目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节能灌溉效果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管理不善就可能出现配套设施老化、资金运转不开、工程设施损坏修复不及时等问题,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正常使用。
农田的种植结构不同,需要的灌溉方式也不同,因此农作物种植结构也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节能灌溉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旦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节水灌溉项目效果就会降低。而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设计施工人员也会对工程施工地周围的农田及农作物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周边的设计情况进行设计。但是建造的工程项目是不变的,农田种植的作物则可能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农民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等来调整农田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这时就可能出现设计根据与实际农田种植结构不同的情况,影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效果。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者基本都是农民,而部分农民又具有素质偏低的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能灌溉的认知不足,未意识到这一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很多时候甚至会反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农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不足,很多时候实际操作时只会图自身的方便、快捷而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知识整体灌溉效果不佳,更别说“节水”效果[4]。
(1)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重要性的宣传,提升各界对工程建设工作的认知,在高校增设对应的专业和课程,同时提升师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学效果,为农田水利工程方面培养人才。同时要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方面专业人员的待遇,以物质或精神引导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人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设计,并提升其责任心。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规划设计之前,必须安排专人对设计区域的水资源分布、气候情况及人员分布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3)要有“走出去”的思维,政府牵头定期举办专业培训或者交流活动,或者定期到对应的工程项目中参观学习,参观过程要邀请工程使用者参与,方便设计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工程存在的问题,在提升设计人员专业素质技能的同时,促进经验交流。为设计人员进行有效科学设计奠定基础[5]。
(1)做好前提管理工作,保证对应管理机构、人员、资金落实到位。对于人员、设备等不足的情况,应该提前申请安排购置,便于后期人员和设备分配使用。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并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好的政策扶持,保证后期维护管理资金到位。
(2)要改变现在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建设与使用分离的模式,要建立对应的制度和机制,明确工程设计建设单位及人员的职责,将设计施工人员的责任衍生到后期管理维护中来,参与工程的后期管理和修复工作。在工程交付完成以后,要定期到工程所在地进行工程项目检查,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介绍和养护、管理会议,培养农民群众使用工程的规范性的同时,提升增进设计施工人员与使用人员的沟通交流,方便设计施工人员全面地了解工程使用概况,以便及时采取科学有效地措施解决工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农田水利节能灌溉工程的管理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责任管理制度,指定专门的人员和团队担负起某一工程的管理责任或工程的某类管理责任,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落实到位,做好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检修、维护、巡检等工作。同时制定合理的检查和绩效考核制度,对这些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责任落实情况来予以奖罚。
(4)作为基层管理单位,要肩负起协调使用者和设计施工者沟通的重任,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交流,并设置微信群、公示牌等专门的沟通渠道,给农民反馈问题提供便利。同时为了激发农民群众的责任意识,可以适当出台一些举报奖励和处罚制度,激发农民的责任意识[6]。
(1)各级工程管理部门要积极地组织宣传推广,在增强工程使用者的环保节能意识的同时,提升使用者及管理责任人对工程重要性的认知,激发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自主管理、维护意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2)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工程片区进行监测监控管理,对使用者和管理者形成一定的约束,提升节能灌溉工程操作的规范性。
(3)通过宣传教育及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等形式,来实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民的农田种植观念的目的,通过实例来教育农民科学种植、科学灌溉,尽可能地按照环境条件选用合理的农田种植结构种植。同时积极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并不断地优化节水灌溉技术,提升水利工程中节能灌溉技术对不同农田种植结构的适应能力,提高灌溉节水率。
目前节水灌溉过程中多数采用沟渠的方式进行,无可避免地还有水资源蒸发、渗透等浪费的情况存在。鉴于此,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能灌溉工程进行过程中,必须积极逐步引入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改变现有的灌溉方式,提升喷灌滴灌的效率。但是新技术、新手段的引入就会涉及到设备的改造和设计等过程,期间人员、设备都需要资金支持。因此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向国家申请资金支持,或者进行技术介绍推广,组织农民主动出资建设改造,达到有效节水的目的。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发现并引入适合植物生长习性的自动化灌溉技术,例如实现节能灌溉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等,为实现节能灌溉出力。
农田水利工程担负着给农产品灌溉的重任,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节水灌溉又是新形势下节能环保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因此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必须认识到当前节能灌溉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设计、建造及管理、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