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丽 鞍山市卫生健康事业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检验科 (辽宁 鞍山 114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观察临床检验中采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中度贫血患者76例。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随后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探讨所获得的数据。结果: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76例中度贫血患者血液标本后,73例患者被确诊,确诊率达到96.1%;剩余3例患者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并不显著,但均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深入分析发现因血液分析仪工作环境条件受到影响致使检测结果不明显。结论:临床治疗中血液分析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检测结果准确率高,但工作条件相对严格,检验时需做好必要的控制,以便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性根据。
临床在疾病诊断中,通过血常规检查对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以及相关数据展开技术性检测分析,也被称为是血细胞检验[1]。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血液疾病的主要根据,同时也是鉴别诊断其他系统性疾病的重要依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2]。血常规检验最原始的是显微镜人工检查,现已用血液分析仪替代,成为血常规检查的主要方法。通过血液分析仪可计数血液标本内的细胞,并依据细胞大小、内部与表面结构,添加相关的试剂观察细胞的变化,同时辅以光学与电学等方法,提高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3]。血液分析仪应用较为普遍,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根据。本文分析观察临床检验中采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效果。
挑选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中度贫血患者76例。其中男39例,女37例,患者年龄范围25~66岁,平均(43.8±6.2)岁。所有患者并未服用任何影响血液指数药物。
为预防在检测的过程中血液标本出现凝块,应确保样本进入仪器时均匀混合,且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采血。所有体表的浅静脉均可作为患者采血的位置,但最佳的采血部位为肘部静脉。如患者肘部静脉不显著,可采集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血。采血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预防出现溃疡与红肿。采集的血标本量应为10mL,随后进行抗凝处理,最后才使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分析仪选择使用的是ABX-60型血细胞分析仪,此仪器用血量不多,但检测的准确率非常高,可为临床提供18个分析参数,能够满足实验准确性、精确性与重复性的仪器性能指标要求。检测患者血液标本,测定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计数。
此次研究活动的各类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利用%表示,并经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需经t原理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76例中度贫血患者血液标本后,73例患者被确诊,确诊率达到96.1%;剩余3例患者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并不显著,但均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深入分析发现因血液分析仪工作环境条件受到影响致使检测结果不明显。
临床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能够达到作业强度小、测定参数多、检测结果准确率高以及分析速度快等要求,可为临床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3]。但是在此次研究中发现,有3例患者的血液样本测定结果不显著,存在一定误差[4]。由此表明血液分析仪在实际使用中仍旧有一定缺陷,很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致使测定结果出现异常,不能够作为临床判断的根据。采用血液分析仪展开血液样本测定,能够降低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干扰,相对于传统的测定方法,人为操作的影响因素可消除[5]。但是在测定的过程中不可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实际测定中出现可疑的结果,还需进行复查,特别是细胞形态学与分类[6]。
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挑选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中度贫血患者76例。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随后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探讨所获得的数据。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76例中度贫血患者血液标本后,73例患者被确诊,确诊率达到96.1%;剩余3例患者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并不显著,但均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深入分析发现因血液分析仪工作环境条件受到影响致使检测结果不明显[7]。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血液分析仪的应用范围特别广泛,主要有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技术,同时还能够确定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粒细胞的百分比[8]。此次研究中的76例中度贫血患者,应用血液分析进行测定后,符合率就已经达到96.1%。对于结果不明显的测定,主要是测定环境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控制在18~22°C。如室内温度不在此范围,就可能影响血液细胞的形态,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9]。
为提高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效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满足仪器工作的要求,还应控制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必要的进行温度调节的同时,还应注意预防电磁波、射线以及噪音的影响,同时还应定期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尽可能减少实验室内灰尘的含量。而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血液分析仪操作原理[10]。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应在使用仪器前,空白测定仪器与试剂,唯有所有参数无异常,才能够保证血液样本测定不会出现差错。同时医院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应注意对仪器操作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仪器操作熟练,保证测定结果准确,能够将测定结果作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根据[11]。在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注意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血液分析仪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尽可能减少外在因素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需要确保血标本采集合格的情况下,保证检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影响性因素,这样才可确保检测结果可靠[12]。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中血液分析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检测结果准确率高,但工作条件相对严格,检验时需做好必要的控制,以便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性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