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坤 陈玉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工程处 (安徽 合肥 230001)
内容提要:目的:通过制定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指标,分析质量控制检测调查结果,为CT设备临床在用质量控制提供保障。方法:参考文献研究和国内其他省份的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了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原始记录表,并结合现场检测收集数据。结果:在此次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发现,不符合检测指标主要集中在噪声和CT值,可通过定期开展空气校正等日常维护保养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保障临床使用安全。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CT设备的质量控制和预防性维护工作,定期开展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确保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随着CT设备技术如螺旋扫描、多排探测器系统的引进,超高速CT扫描、器官灌注以及三维血管造影等新技术的引入,CT设备作为基础的临床诊断辅助工具越来越受到关注[1-3]。如何保障其稳定高效运行,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4-6]。在关于CT设备质控的研究中,许多研究分享了自己对于质量控制方面的见解,分析了一些在工作中常见的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为相应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宝贵的经验[7-9]。还有一些研究总结本地区存在的主要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在本地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或者可能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的方法[10-12]。论文通过对2017年9月~11月医疗机构在用CT设备开展的质量控制检测,分别从均匀性、噪声、水的CT值、空间分辨力以及低对比度分辨力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就如何改善CT设备质量控制现状提出管理建议,为CT设备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共检测安徽省辖区内14家省级及市级三级医疗综合及专科医疗机构在用CT设备31台。涉及5个品牌,包括GE、西门子、飞利浦、联影、东芝。
本次检测依据的参照标准有[13-15]:GB 17589-2011《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16]、JJG 961-2017《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17]以及DB13/T 1283.6-2010《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第6部分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应用质量等级评定技术规范》[18]等。
检测工具为Catphan500性能检测模体(美国模体实验室),检测指标分别为均匀性、噪声、CT值、层厚、空间分辨力和低对比分辨力。本次检测定义所检测6个指标参考状态检测评价标准,全部符合检测规范为符合。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对检测操作步骤和指标数据核算方法进行规范化,制定《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原始记录表格》,提高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此次CT设备质控评估工作共检查CT设备31台,其中符合台数为13台,各品牌总体质量检测指标符合情况(如图1所示),符合率为41.9%,其中A品牌、B品牌和C品牌为主流品牌,而C品牌的符合率仅为14.3%,不同品牌机器的符合率差别较大,不同品牌质量检测符合率的差别直接反映了各个厂商机器性能及其售后服务质量的差别。
图1.不同品牌CT质量检测指标符合情况
通过对31台CT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发现所检测的6个指标中,有4个指标存在符合评价标准情况,具体指标合格情况见表1。描述如下:①均匀性指标。在检测的31台CT设备,经过检测,其中29台设备符合评价标准,剩余2台设备不满足评价标准,均匀性指标符合率为93.5%,表明CT设备的基础质量情况良好。②噪声指标。在检测的31台设备中(其中1台设备没有开展噪声测量),14台符合评价标准,16台不符合,符合率为46.7%。③CT值检测指标。在检测的31台设备中,26台符合评价标准,其余5台不符合,符合率为83.9%。④层厚检测指标。在被检测的31台设备中,30台符合评价标准,仅有1台不符合标准,符合率为96.8%。⑤空间分辨力检测指标。在检测的31台设备中,31台全部符合评价标准,符合率100%。⑥低对比分辨力检测指标。在检测的31台设备中,31台全部符合评价标准,符合率100%。
表1.检测指标情况统计
CT设备噪声与图像质量呈负相关性,噪声越大CT设备图像越差。CT值反映了特定感兴趣区域内CT值的均值。噪声和CT值检测指标的不合格,直接造成图像模糊失真,严重有时会出现伪影,不能清晰地分辨出病灶形态。通过分析本次的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不符合检测指标,在24个不符合指标中,其中噪声和CT值共21个,占所有不符合指标的87.5%,按照ABC分析法,累计发生频率达到80%的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噪声和CT值为此次质量控制检测评估中CT设备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因素。
CT设备图像是通过以不同灰度显示器官组织对X射线吸收程度,来为临床对器官组织病变程度提供参考判断依据。但是,在临床实际使用中,CT设备图像质量会因为操作人员熟练程度、设备扫描参数设置和设备自身运行情况等影响CT设备图像质量,最终造成临床医生误诊和漏诊。因此,加强CT设备图像质量控制管理,更好的服务与临床,为临床医疗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此次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针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尝试提出以下改进策略:①完善大型医用设备(CT设备)的购置制度,加强购置过程中的医疗设备重要参数的验收管理,从而为医疗机构大型医疗设备进入医院提供技术把关,为后期设备稳定性检测提供数据支持。如CT设备验收环节需要进行严格的计量检测和安全性能测试,可以邀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参与验收,并出具相关检定证书。②提高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CT设备)管理部门质量控制意识,加强设备采购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部门以及设备生产厂家之间的合作交流,逐步建立大型医用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机制,确保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长效机制实施。如在设备维护中,加强对关键部件的定期保养和清洁,通过定期开展CT设备的质量控制和维护,来提高设备图像质量,保障诊断的准确性。③通过开展大型医用设备(CT设备)技术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为医疗设备日常合理使用提供保障。如针对本次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受检设备噪声和CT值问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空气校正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通过开展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工作,发现CT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升CT设备临床影像质量,是此次开展质量控制检测的目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大型医学影像设备作为医学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临床使用质量关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医疗机构应针对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制定相应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建立预防性维护保养机制和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及考核评定机制,定期开展质量控制评估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保健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