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杰
(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公路工程的沿线较长,施工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由于软弱土体的承载力不足,会对路基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所以,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需要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对软基进行处理来提高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在国家2013—2030年路网规划中,将天津至石家庄高速公路作为GO211联络线,该公路主要连接的城市为天津和石家庄。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之间,新增一条高速公路通道,走向为东西向,与唐津高速公路和石太高速公路相连通。本项目依据高速公路的标准进行建设,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120 km/h,路基为整体式结构,宽度为33.5 m,由行车道、中央分隔带、路缘带、硬路肩以及土路肩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行车道与硬路肩的横坡为2%,土路肩的横坡为4%。在本项目中存在大量的不良地质,以软土、软弱土和盐渍土为主。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减小工后沉降,需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对软基进行处理。
根据本工程中软基的具体分布情况,拟定多套处理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性比选之后,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方法对软基进行处理:(1)在现场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用强夯法对软基进行处理;桥头段可以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2)非滞洪区段可采用夯实水泥土桩进行处理;(3)小构造物可以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处理;(4)对于作业空间受限的区段,可采用旋喷桩进行处理;(5)一般路基段,可采用排水预压、堆载预压或是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
2.2.1 强夯法
采用强夯法对公路软基进行处理前,应当先进行试夯,通过试夯来确定该处理方法的适宜性,并对相关的夯击参数进行确定。在对软基和高填桥头区段进行处理时,夯击能可选择2 500 kJ。如果采用满夯,夯击能可采用1 000 kJ。按照正方形对夯击点进行布设,各点的间距控制在5.0 m左右,夯锤的直径以2.0 m左右为宜,锤身重量≥20 t。强夯开始前,应当先进行试夯,借此对夯击能、夯击次数进行确定。若是路段的渗透性较差,施工人员可在强夯前先打设竖向排水体,如袋装砂井。强夯施工的技术要点如下:
(1)强夯可以分三遍进行,第一遍和第二遍采用点夯的方法进行夯击,按正三角形对夯击点进行布设,第三遍时采用满夯的方法进行夯击,夯点搭接1/4。通过连续夯击,对表层土进行加固。
(2)在第一遍和第二遍强夯时,夯击次数以8次为宜,第三遍满夯时,夯击次数以2次为宜。强夯施工中,可以采用从内向外、隔行跳打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夯击完毕后,应当间隔一定的时间,再进行第二遍夯击,间隔时间可按照土质情况进行确定,如黏性土的间隔时间应≥21 d,粉性土的间隔时间≥7 d,若是渗透性较好的地基,间隔时间以3 d左右为宜[1]。
2.2.2 夯实水泥土桩
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对公路软基进行处理时,可以按照正三角形对桩位进行布设,桩径为400 mm,桩间距控制在1.2~1.5 m之间,横向最外侧的4排桩,可以采用变桩长设计。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1)在对水泥土桩进行夯实施工前,应当先对场地进行平整,并将地面上的杂物和障碍物全部清除干净。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土质特点,对钻孔机械进行选取。桩孔钻好后,应当在填料前,将孔底夯实,可以采用分层夯填的方法,确保夯锤的落距与填料的厚度符合密实度的要求。
(2)施工中使用的填料不得含有冻土和膨胀土,有机质含量应当<5.0%,含水率应满足最佳含水率的要求,最大允许偏差为±2%。钻孔完毕应当进行质检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向孔内填入预先拌制好的水泥土,然后再进行分层夯实,直至设计标高[2]。如果在雨期进行施工,应当采取防雨措施,以免填料含水量过大,影响夯实质量。
2.2.3 水泥土搅拌桩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公路软基进行处理时,可将桩位按三角形进行布设,桩径为500 mm,桩间距控制在1.2~1.5 m之间,水灰比为0.5。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1)为确保水泥土搅拌桩的整体质量,施工中可以采用两喷四搅的方法,并在正式开工前进行试桩,借此来确定关键参数。制备好的水泥浆液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如果浆液出现离析应当废弃。设置专人对泵送时间进行记录,泵浆量及搅拌深度可由检测仪器自动记录。
(2)搅拌机的喷浆提升速度和次数应当与设计要求相符,停浆面应当略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对上层进行施工时,可以采用人工的方法,将设计桩顶标高以上的桩段全部挖除,保证桩顶面水平、完整[3]。
2.2.4 CFG桩
采用CFG桩对公路软基进行处理时,可选用碎石作为骨料,并掺入适量的石屑对碎石间的空隙进行填塞密实,以此来达到良好的级配。石子的粒径可控制在2.0~5.0 cm左右,石屑的粒径≤2.0 cm[4]。CFG桩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1)正式施工前,应当先进行试桩,数量≥5根,据此对施工参数进行确定。CFG桩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不得超出。施工中使用的混合料应当严格按照实验室给出的配合比进行拌制。
(2)当沉管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当及时进行投料。首次的投料量应使管内混合料面与投料口持平。在向上拔管时,如果发现料量不足,则应及时补充,桩顶的超灌高度≥50 cm。拔管的速度应控制在1.2~1.5 m/min,切不可在拔管时进行反插操作[5]。
(3)若是工程中设计的桩间距比较小,则可采用隔桩的顺序进行施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在冬季进行CFG桩施工,必须保证混合料的入孔温度>5 ℃,并对桩头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2.2.5 旋喷桩
在公路软基处理中采用旋喷桩时,为提高成桩质量,可用单管法进行施工。按照正三角形对桩位进行布设,桩径为600 mm,桩间距控制在1.2~1.5 m之间,水灰比为1.0。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1)正式施工前,应对高压喷射注浆的孔位进行复核,并按照土质情况、加固要求,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施工参数。
(2)当喷射孔达到设计标高后,便可进行浆液喷射,并在喷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按旋喷、定喷的工艺要求,对喷射管进行提升,自下向上喷射注浆,对于需要提高强度的部位,可进行复喷。
(3)高压喷射结束后,应将喷射管及时拔出,为避免浆液凝固收缩,对桩顶高程造成影响,可采用二次注浆的措施。
2.2.6 排水及堆载预压
在本工程中,厚度较大的软土层可通过排水预压的方法进行处理,预压时间≥180 d。预压过程中,可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对预压时间进行调整。如果软土层的厚度比较薄,则可采用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处理,借助路堤土的荷载作用进行预压,时间≥180 d。同时,可在堆载预压段设置厚度为50 cm的砂砾垫层。为确保预压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应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对冬歇期加以充分利用,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需要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借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现阶段,可用于软基处理的方法相对较多,为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应当根据工程特点,并结合软基的性质对处理方法进行选择,这对于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