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申,陈建,蔡弋(通讯作者)/DONG Danshen, CHEN Jian, CAI Yi (Corresponding Author)
沭阳是中国书法之乡,历代文人名士辈出,书风昌盛绵延。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沭阳籍的书法名家活跃在书坛,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奖兰亭奖每一届均有沭阳书法家获奖,形成了全国书坛特有的“沭阳现象”。
本项目也正是为了传承和发展沭阳的书法艺术而形成的。在项目的酝酿过程中,我们有幸接触到了沭阳当代书法家群体。这些书法家大都有着温文尔雅的古典文人气,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和温润使得他们身上蕴含着一种不紧不慢的从容感,但与此同时,现代的身份角色和生活方式又使得这种古典的文人气质更为内敛和隐晦。
我们脑中由此就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场景和空间是能够契合这些当代书法家气质的?似乎不应该是现在十分流行的非线性空间,也不仅只是江南园林小桥流水。这个美术馆整体氛围应该是安静的,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慢慢感受的,空间和材质应该朴素简洁但有韵味,建筑要成为背景,让书法作品成为空间的主角,让书法家身上的文人气质在这样的空间场景中被激发出来。
回到设计本身,建设场地在沭阳南部新城一块新开辟的用地上,周边广袤的平原被划分成了一块块待开发的建设用地,场地没有任何地形的起伏,没有任何现存的肌理文脉,在这样的用地情况下,创作思想的价值取向是唯一引导建筑设计前进的因素。
在沭阳美术馆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思考即是如何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人文气质抽象到建筑表达中,使人在这样的空间场景中感受到平和冲淡的氛围,迅速进入到书法艺术欣赏的状态中去。
好的书法作品讲究虚实、轻重、疏密等变化,其万千气象,皆可从这些关系中引申而出。
设计在色彩的选择上贯彻了纯粹的抽象性,从书法艺术中提炼出了最为根本的黑(墨)白(纸)红(印)3种色彩,黑白二色是中国书法的根源,所有的变化都离不开这两种颜色的相互关系,可以引申为轻重、繁简、心物、显隐等一系列东方文化要素。而印章更是中国文人书画的核心构成,在所有书画作品中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1 远景鸟瞰
2 近景鸟瞰
3 沿街透视
4 次入口
5 屋顶花园及室内灰空间
在美术馆的设计中,黑白两色的体量作为空间的背景相互间隔,沿街最大的展厅则为红色的体量,采用红砖外墙,局部以弧形削切的手法强化沿街的标志性,形成独特韵味。建筑屋顶曲面皆有飞升的意向,通过现代艺术的处理效仿古典建筑屋面“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意蕴。体量下部基座取厚重意向,如同一方端印,敦厚凝重,静置于案牍墨色之间。展厅的入口沿街处设置了一片宁静的水面以阻隔外界喧嚣,建筑主入口由一条水面上的平桥引入,通过空间的连续过渡,使得参观的游人在进入美术馆前能够迅速沉静心灵,进入状态。
6 入口空间
墨色的体量在角部均做了削切的处理,取其雄浑拙朴的意向。体量表面摒弃了任何多余的设计,纯粹表现为光洁水腻的整面墨色墙体,在蓝天的反射下呈现出微妙的色泽变化,营造安静的场所氛围。在设计意图中,墨色体量相对于白色体量是“重”的,是往下沉于土地中的,所以在设计中所有的墨色体量的底部均做了圆角处理,仿佛从地面中生长出来,以扎根于土地的姿态体现书法艺术中的厚重感。
7 入口水景
白色体量的墙面材料选用了预制混凝土挂板,表面均做了竖向凿毛的处理,如宣纸,如素帛,取其朴素粗糙的质感。在设计意向中,白色体量是相对轻盈的,与蓝天、流云和清风发生联系,所以在构造设计中,所有的白色体量的底部均作了凌空悬挑的处理,呈现出漂浮的状态,从而体现书法艺术在精神层面的超脱感。
屋顶花园和景观铺地以水墨晕开时的抽象图案为设计灵感,青石为底,流云相随,黑白体量错落布置其中,通过现代的方式营造古典意境,当游人们行走在窄巷庭院间,其微妙变化,需以禅心品之,静心观之,素手抚之。
8 屋顶花园及水墨铺地
9 削切弧面与砖肌理
10 墨色墙面
13.14 模型
11 黑白体量及沿街水面
12 白色墙面
在美术馆的建设中,由于投资有限,加之工人技术能力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做法都是以当地施工团队能够操作的低技方式完成的,使用的全都是土办法,力求材料便宜,构造简单。
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那5个削切弧面,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配合现场施工工艺,我们把三维的弧面按等高线的方式分解为不同标高的二维曲线,以20cm一道的方式现场逐层放样定位来搭建模板,逐渐逼近球形曲面,虽然费功夫,但也是在当地技术条件下卓有成效的建造方式。最终削切弧面的光滑度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为项目的最后呈现奠定了基础。
除了弧面的问题,几个墙面的处理同样也是难点,红砖展厅高16m,如按传统砖砌的方式底层墙体厚度惊人,建筑最后采用的做法通过逐层拉筋的方式在混凝土砌块外侧包裹了一层红砖表皮,红砖选用了宜兴烧制的陶土砖,保证了色泽的均匀,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又形成了3种砌法,下部砖丁头突出墙面,上部则退进墙面,在削切部分一丁一顺平砌,产生不同的肌理质感。
此外,为了追求建筑的整体性,设计中对第五立面的处理同样很花心思,建筑屋顶是黑白红体量的延续,墨色体量屋顶满铺黑色碎石,白色体量为白石,红色体量则红砖满铺。
水墨印象的铺地部分选用10cm×10cm的小花岗岩,按3种不同灰度拼铺而成,最终构成一幅飘逸灵动的笔墨画卷。
沭阳美术馆从设计到完成历时3年,期间与主管这个项目的业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正是由于业主和建筑师对于艺术品味的一致追求促成了这样一个作品的最终实现。
在美术馆的设计过程中,文人气质、安静、清雅一直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设计从理念、手法到工艺各个层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语境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平衡建筑所追求的知行合一。最终的完成效果也正是我们对沭阳书法家这一群体共同气质的诠释,是对传统文人气质的现代表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沭阳美术馆
业主:沭阳县委宣传部,沭阳县新城科教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地点:江苏省沭阳县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董丹申
设计团队:
建筑:陈建,倪剑,蔡弋
结构:魏开重,吴帅
给排水:周欣
电气:李平,叶劲
暖通:潘大红,张敏敏
景观:蔡笑昂,汪慧
基地面积:1.067 hm2
建筑面积:10,475 m2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钢结构
设计时间:2013.05-2013.09
竣工时间:2016.03
摄影:赵强
15 二层平面
16 首层平面
17 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