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云翱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2016年1月5日在重庆、2018年4月26日在武汉后召开的第三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并就相关工作做出了具体指示,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南京“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出重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讲话,正是将其作为“长江经济带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的重要内容,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从“推动”、“深入推动”提升到“全面推动”的重要举措和新的实践要求,对确保长江经济带持续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
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全面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到长江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他对长江文化地位与价值的这种评价,几乎与他对黄河文化的评价一样,这就表明,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创造,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也都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资源与力量,这是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长江经济带覆盖面积广,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在长达100多万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圈。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建设长江经济带,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挖掘、培育、提高文化认同,推动长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发展,是不断增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动能的重要战略性行动。
第二,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首先要明确哪些是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依靠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专业力量,在广泛的田野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家底,明确对象,构建起长江文物体系和长江文化遗产体系以及长江文化保护体系,做到政府主导、依法保护、科技投入、社会参与并举,确保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永续传承。对长江文化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既是保护传承长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科学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目前,江苏还缺少专门的长江文化研究机构,建议有关部门创造条件,尽快在有基础的高校或社科研究机构设立长江文化研究基地或合作建立长江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全省社科理论界对长江文化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服务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践工作。在江苏,长江与大运河、与海洋联为一体,所以长江文化的研究还要与大运河文化、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相结合,以促进长江文化带与大运河文化带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事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第三,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深入挖掘长江文化中的江苏内涵,推动“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即在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要把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纳入建设目标中,让丰厚的长江历史文化、饱含生态文明价值的长江山水文化与城乡现代化发展相融合,建设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的城市和乡镇,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长江流域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安全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比翼齐飞和引领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域。
江苏是长江文化的富积区,江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过长江文化中的吴文化,江淮文化及起源期的大运河文化,楚汉文化,以南京和镇江等为代表的六朝文化,以隋唐扬州等为代表的盛唐文化,南唐文化,宋元到明清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为代表的江南文化,近代工商文化,民国时期以新四军抗日斗争为代表的“铁军文化”,以及享誉中外、大家辈出的书画文化、名著璀璨的文学文化、精美绝伦的工艺文化、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工细味和的饮食文化、衣被天下的丝绸文化、重教崇文的教育文化、天人合一的山水文化、“通江达海”的丝路文化等,无不展现了长江文化的博大深厚,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传承创新,同时推进历史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文旅融合、文创产业、工业设计、城乡建设、数字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等事业相结合,让长江文化遗产造福現代与未来。
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江苏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长江文化,江苏考古学界与文化遗产界为长江文物发掘、长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长江文化文博场馆建设、长江文化研究学术阵地开辟等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内长江一线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常州、苏州等城市也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江苏一直是长江文化研究和长江文化建设方面的重镇。近期公布的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有多方面内容涉及“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内容,包括提出“要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塑造‘水韵江苏人文品牌,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行动,传承弘扬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等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展现长江文化、江海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的时代价值,彰显水韵江苏、吴韵汉风的独特魅力”;“对外传播江苏文化标识和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一批富有江苏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沿大运河特色文化产业带、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今天,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发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指示时,江苏有责任也有条件率先行动,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共同发力,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直辖市以及各兄弟城市加强合作,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一定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让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而做出江苏贡献。
(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